一年级部编版语文上册教案5篇

时间:
lcbkmm
分享
下载本文

具有互动性的小组活动在教案中能够提升学生的参与感,促进知识的内化,教案的灵活调整能力使教师能够在教学中灵活应变,适应多样化的学习环境,发发总结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一年级部编版语文上册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一年级部编版语文上册教案5篇

一年级部编版语文上册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后鼻韵母ang 、eng 、ing 、ong和整体认读音节ying,读准音,认清形。

2.正确拼读声母和ang 、eng 、ing 、ong组成的音节,能够准确的拼读音节,正确的书写音节。

3.认识9个生字,正确朗读儿歌《两只羊》。

教学重点、难点

后鼻韵母的发音、声母和后鼻韵母组成音节的拼读以及认字是本课教学的重点,ing、ong的发音和三拼音节的拼读是难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做游戏,复习前鼻韵母,激发兴趣 。

1.出示多媒体课件:找朋友(出示ppt课件,红色的气球依次出现,随机点名学生读出学过的拼音。)

2.生读错的音节,教师范读,体会发音要领,学生可以跟着模仿读。

二、观察图片,导入后鼻韵母的学习

出示多媒体课件,情境图中隐含着后鼻韵母的读音,充分发挥情境图的作用,引导学生按照一定顺序仔细观察图画,用几句话说说图上有什么。在看图说话的过程中,借助学生提到的“床、窗、灯、婴、鹰、钟”等音节,呈现本课的相关后鼻韵母。

1.学习ang

a.读准ang的音。

①师指着图1读“窗”。(音稍微拖长,多读几遍,让学生们细听,并注意看老师的口型变化)指名说说“窗”是由哪三个音拼出来的。(“窗”是由声母ch,介母u和韵母ang拼出来的)

②出示ang,告诉学生把“窗”的韵母āng读的.平声就是ang的读音。

③将ang和an的读音比较,告诉学生ang叫后鼻韵母,是由一个鼻尾音ng组成的。

教师师范,知道发好鼻尾音ng。

④知道发准ang的音。告诉学生ang的发音方法。

⑤范读,领读,指名读,齐读。

b.教学ang的四声:出示āng、áng、ǎng、àng 学生自由练读,随即抽读。

c.师生共同小结学习步骤。

2.按以下步骤学习eng。

a.读准eng 的音。

①探究“台灯”的“灯”是由哪两个音拼出来的。

②发现eng与“灯”的韵母发音的联系。

③联系eng的发音。(先发e的音,紧接着发ng的音。)

b.学习eng的四声。

3.学习ing、ong。

a.读准ing和ong的音。

①看图读准鹰(yīng)和钟(zhōng)。提问:鹰(yīng)和钟(zhōng)的韵母是谁?

②根据后鼻韵母发音的方法,猜猜ing 和ong各自先发哪个字母的音。

③练习发音。出示后鼻韵母ing、ong告诉学生猜得很对,它俩就是我们要学的另外两个后鼻韵母。学生自己练习发音,同桌相互练习。

④检查自练情况,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⑤小组赛ing、ong 的四声。

4.学习整体认读音节。

①出示整体认读音节yīng。问:谁会读这个音节?告诉学生这也是整体认读音节,不用拼,他跟后鼻韵母ing的读音一样。

②学生组词,学习ying的四声。如:yīng(英雄,老鹰),yíng(欢迎、萤火虫)、yǐng(电影、影子)、yìng(软硬、答应)

三、指导书写

1.指导书写后鼻韵母ang、eng、ing、ong。(课件演示,教书板书,学生书写)

四、自主练习,巩固知识

1.对比识记ing 和ying,知道ying是整体认读音节。(课件提示发音要领)

2.比比谁拼的快,课件出示气球拼音, 看谁最先拼读出音节。

五、作业布置

1.在语文课本上找出含有“ang、eng、ing、ong”的拼音,找出十个摘抄在作业本上,并同桌互相交流一下。

一年级部编版语文上册教案篇2

一、复习检查

(一)认读卡片nenin,这些叫什么韵母?“-n”表示什么?该怎么发音?

(二)指名读音节,音节词。

二、提出任务

上两节课我们学习了3个前鼻韵母和2个整体认读音节,知道前鼻韵母都有一个前鼻韵尾-n,发音时舌尖抵住上腭前部,从鼻孔中出气。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2个前鼻韵母和1个整体认读音节。看谁学得最好,能认清字形,读准字音,并且会正确拼读音节。3.教学鼻韵母un。

(一)看插图说话引出un:图上画着什么?谁能用“蚊子”说一句话?(蚊子是害虫。蚊子最讨厌。我们要消灭蚊子。)

(二)读准un,认清形。

1.启发学生自己读准un,教师正音。(指名读,开火车,齐读)

2.练习un的四声,指出声调标在u上。

3.出示:—n→n拼读音节。

三、讲授新课

(一)教学鼻韵母ün及整体认读音节yun

(二)教学带ün的音节

教师小结:ün和un要和声母相拼,才能成为音节。jqx不与un相拼,只和ün相拼,所以jqx与ün相拼时,ü上两点省去不写。

(三)看图拼读音节。

1.看插图,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这些东西我们把它叫什么?它们都有些什么用处?你能看图说几句话吗?

2.拼拼读读图中的音节,你能用这些词语说一句话吗?

3.看图说话,图上画着什么?拼拼读读图下面的音节,(自由读、指名读、齐读)连成句子读一读,注意标点符号的`停顿。(请学生在图上标上方位词:远处、近处、左边、右边)

4.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拼音,学词语“蓝天、白云、草原、森林”。

5.指名读,齐读。

6.用“草”组词或造句。

(四)朗读儿歌,体会情感

1.出示带拼音的儿歌《家》,学生自由读一读。

2.读“家、是”的读音,试着用“家、是”口头组词或说一句话。

3.教师范读儿歌。

4.教师领读,学生跟读;指名读,分男女读,齐读。

5.教师: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就是我们的家。我们是中国人,我们要热爱我们的祖国。

(五)书写“lúnchuán”和“jnjiàn”

1.出示音节“lúnchuán”和“jnjiàn”,学生拼一拼,读一读。

2.学生说一说每个音节的声母、韵母、声调。

3.教师在黑板上范写,学生伸手书空。

4.学生拿出练习本,在四线格里正确书写音节词“lúnchuán”和“jnjiàn”。

四、归纳总结文章

一年级部编版语文上册教案篇3

教材分析

?江南》是一首选自《汉乐府》的古诗,描绘的是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诗句生动活泼,通俗易懂,文中所配图颜色鲜亮、形象逼真,将荡舟采莲、莲叶田田、鱼戏莲叶的漂亮情景呈现得淋漓尽致。因此,这是一首有景、有情、有韵的诗歌,学生读着不仅郎朗上口,也会心情开心,教学时应将朗读放在重要位置。

学情分析

本课是一首古代诗歌,对一年级学生来说,会读并不难,但是理解起来有些困难,可结合图画来理解字词的意思。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九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四个生字,做到笔顺正确、姿态标准。

2.借助汉语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感受诗歌情趣。

4.通过诗歌的学习,了解江南风景的特点,激发学生喜爱江南、喜爱大自然、喜爱生活、喜爱劳动的乐观情感。

教学重点

1.精确认读九个生字,正确、美观的书写“东、西、南、北”四个汉字。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从诵读中感受江南漂亮的风光。

教学难点

把握“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小朋友,大家喜爱学诗吗?我们上次学习了《一去二三里》这首写小村庄的古诗。今日,教师还要和大家一起学习一首古代人写的诗,诗的题目是《江南》。

2、教师在田字格中板书课题:江南。

3、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

学习“江、南“这两个字。谁能记住这两个字?写字的时候,你还有什么要提示小朋友留意的地方吗?

4、江南就是长江以南的地方,那里可是个漂亮的地方,请大家看!(出示图画,播放音乐。)这么漂亮的.地方,课文怎么写的呢?

二、采纳多种形式认读生字。

1、教师范读课文或放课文录音朗读。

2、指导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准字音。

3、指名读,集体正音,齐读。

4、听到同学们的读书声这么好听,诗歌里的生字娃娃快乐地跑出来了,咱们跟他们打个招呼吧!

5、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卡片:江、南、可、采、莲、鱼、戏、间、北

6、指名认读,正音,齐读。

7、学生说说自己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在哪见过它们?

8、引导:同学们读得真好,记字的方法也不少,有的同学很会在生活中学习学问,现在就特殊聪慧能干!现在生字娃娃又快乐地跑回诗歌里去了。已经能够熟悉它们了,信任大家这次会把整首诗读得更正确,更娴熟了。你情愿读给同桌听听吗?然后同桌相互说说读得怎么样?

9、请几位学生个别读课文,其他同学做评委,评出“播音员“.

三、设置情境,引导学生感知课文内容。

1、过渡:你们听,欢乐的小姑娘一边采莲一边还在背诗呢!放配乐录音示课件,请学生看画面,听录音。

2、请小朋友再读读这首诗,想想这首诗有几句话。把你喜爱的那句话多读几遍。(出示全文)(两句话)

3、喜爱读哪句话?还有谁也喜爱这句话,再来读读。

(学生看图)师:江南是个好地方,处处长满了荷花、莲叶。你们瞧!莲叶们谁也不甘示弱,一片一片地从水中探出小脑袋,争着向上长,去享受那暖和的阳光。它们呀,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好喧闹呀!多美的莲叶呀,“莲叶何田田“就是讲它们许多的样子。瞧!那边还有几个划着小船,赶来采莲的小姑娘呢,她们拨开莲叶,查找那一个个成熟的莲蓬。看,她们嘴角还带着微笑呢!她们心里确定很快乐。让我们也快乐地来读这句话。

4、小朋友读得真好。让我们来做一回欢乐的小鱼吧!

(1)示范表演:谁来做碧绿的莲叶,美丽的荷花,还有那调皮的小鱼?

师:(读得真好,掌声送给他们)小鱼,小鱼,你别走。刚刚你在莲叶丛中游玩的时候,你的心情怎么样?(快乐)你能快乐地读读这句话吗?

(2)找好朋友分组表演。

边表演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5、江南这个地方湖泊众多,河流纵横,荷花、莲叶随处可见。小鱼们在莲叶丛中东游西逛,可快乐了。让我们再去游一游漂亮的江南,做一回采莲的孩子。

6、学生齐读课文。指导停顿:

江南/可采莲,莲叶/荷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四、积存语言,指导背诵。

1、教师发觉有些小朋友不光能读好诗,还能背诗呢!

自己看图试背。表演背。(引导学生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有规律地游动)

2、齐背全文。(配乐)

五、作业:

1、给生字口头组词。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这首诗歌时,由于提前布置了预习,孩子们很快就会背诵这首诗了,但是诗中的词语比拟精炼,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些困难,例如“何”“田田”“间”等词语。因此在教学时我借助图画、课件等形式,把抽象的内容用图画展现出来,让学生在观看画面,有所感悟之后,结合详细的语境去理解,这比起只单一的讲解,只从字面上理解字词的意思,学生易于承受的多。

一年级部编版语文上册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名词和动词的学习及课外阅读认识生字,积累新词。能用“有时候……有时候……”,“在……在……在……在……”来描述自己的日常生活。

2、规范学生生字的书写。

3、熟读并背诵古诗《梅花》,培养阅读和积累古诗的兴趣,进一步感受梅花的精神。

4、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1、通过名词和动词的学习及课外阅读认识生字,积累新词。

2、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制作生字词卡片。(学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识字加油站。

1、发现识字方法,激趣识字。

学生反复自读每组词语,说一说从这几组字中你发现了什么?

指名说一说,然后小组采用不同行式进行熟读这些字词。

2、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3、识字游戏“开火车”。

二、字词句运用。

1、读一读:

迎上去穿衣裳甩甩头追上去披红袍摇摇头

2、在小组内演一演。

3、每一组词请一个小组的同学上台演示。

4、句子练习。

(1)学生自由读一读书上的两个句子。

(2)同桌互相用“有时候……有时候……”,“在……在……在……在……”来说一句话。

(3)请同学在全班交流练习说句子。

三、书写提示。

1、先观察,同学们互相提醒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2、请学生描红,描红以后再说说自己在写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学生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4、进行全班评比。

第二课时

一、谈话揭题,齐读课题。播放课件,板书课题,学习“花”。

二、初读诗文感知大意

1、教师范读古诗。

2、学生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得通顺、流利!

3、指名读诗文,注意纠正学生读错的字音。

4、教师与学生配合读诗,指导学生读准每个字音、停顿、节奏!

5、认识二类字

6、指名读古诗,齐读古诗。

三、细读古诗,进入诗境。

1、人们都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读了这么多遍古诗,你从古诗中看到了什么画面?

2、学习前两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通过诵读这两句诗,体会一下梅花不怕冷的品格。

3、学习后两句: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那一朵朵梅花被雪压住了,诗人王安石是怎样发现它们的'?请用诗中的句子回答。谁愿意来读读这两行诗?其他同学认真听,边听边想:这两句诗要告诉我们什么?通过朗读体会梅花的洁白和幽香。

4、同学们,你们喜欢梅花吗?为什么?让我们读出对梅花的喜爱!

5、师配乐读;请你们闭上眼睛,认真听老师读诗,想象画面。

6、生配乐读:哪位同学愿意用你的朗读,再次把我们带到那个梅花开放的地方?

7、同学们,你们知道古人是怎么读诗的吗?(摇头晃脑地读)我们一起站起来,学一学古人,用你的表情,用你的动作来表演这首古诗。

四、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中心思想:

?梅花》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安石写的。通过写梅花凌寒独放、真纯无暇,身处墙角依然散发幽幽清香,赞美了梅花高贵的品质和顽强的生命力,同时也表明了自己坚韧不拔、在逆境中洁身自好的心态。

第三课时

一、我爱阅读:分不清是鸭还是霞

1、读一读。

分不清是鸭还是霞(绕口令)

天空飘着一片霞,

水上游来一群鸭。

霞是五彩霞,

鸭是麻花鸭。

麻花鸭游进五彩霞,

五彩霞网住麻花鸭。

乐坏了鸭,

拍碎了霞,

分不清是鸭还是霞。

2、小组内赛一赛:看谁能最先背下来。

二、快乐读书吧。

读读童话故事

你读过《没头脑和不高兴》这本书吗?书里写了两个男孩,一个叫“没头脑”,一个叫“不高兴”。他俩一个做事丢三落四,一个干什么事都不高兴。有一天他们突然变成了大人,因为自己的缺点而闹了不少笑话。通过一个个教训,两个人决心改正自己的缺点,于是又重新变回到童年时代。

我最近读了美国作家阿诺德·洛贝儿写的《青蛙和蟾蜍》的古诗,可有意思了!

每次读完书,我都小心地把书收好,不把书弄脏。

1、读读材料。

2、给孩子一本书,让孩子找找书名和作者。

3、小组同学交流读书的好处。

4、小组同学交流书从哪里来。

5、讨论如何建立班级“快乐读书吧”。

三、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一年级部编版语文上册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学会单韵母e,能读准音和它的四声;认清形,能正确书写。

2、在教师的指导下诵读古诗,并背下来。

3、借助儿歌和图画让学生有兴趣地学习本课的韵母和音节。

教学重点:

e的认读和书写。

教学难点:

e的'发音。

教学方法:

引导、导读。

学习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教师:投影。

学生:拼音卡片。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a、o,重练声调

1、教师做a、o的口形,请学生猜是什么单韵母。

2、认读a、o的四声,重点抽读二、三声。

二、观察图画,学习读音,记字形。

1、小插图上画着什么?它在干什么?“白鹅”的“鹅”发一声该怎么发?

2、看老师发e时嘴巴是怎样的?(嘴巴扁,不动,面带微笑,声音响,长。)

3、学生照样子练习发音。

4、再看画面:发e音时,看见字母e就想到画面上的什么图形?怎么记住这个e。

5、请学生给单韵母e创编发音、字形口诀儿歌,并跟读。

三学习e的四声

1、让学生自主学习。

2、指名练读,教师相机指导。

3、按下列顺序练读四声,让学生感悟、掌握四声的高低升降规律。先横着读,后竖着读,最后随便指认读。注意采用激励的手法鼓励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性。

ā ǎ

ō ǒ

ē ě

四、游戏巩固e的四声

1、哪个音不见了。

2、教师做口形,比手势当哑巴,学生发音。

五、指导书写,注意姿势

1、学生观察e在四线格中的位置。

2、教师细心地范写,边写边讲解要领。

3、学生书空后,再动笔写。

4、指3名学生上黑板写,边写边讲解要领。

5、教师巡视学生作业,及时指正,同时提醒学生注意正确的写字、拿笔姿势。

六、读古诗,涂色添画

1、谁会背这首古诗了?背一背。

2、教师领着学生背诵。

3、鼓励学生拿上自己的水彩笔涂上颜色,添画一些东西,让你课本上的画面更丰富。

4、看看自己的画,再美美地背这首古诗。

一年级部编版语文上册教案5篇相关文章: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5篇

一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教案5篇

湘版音乐一年级上册教案模板5篇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6篇

一年级数学教案上册苏教版教案6篇

四年级语文教案上册人教版教案8篇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精选7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优质6篇

一年级上册数学位置教案7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最新8篇

一年级部编版语文上册教案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17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