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7篇

时间:
Anonyme
分享
下载本文

通过教案的整理,我们能够更好地进行教学反思,我们在写教案时,建议参考研究的最新成果,以下是发发总结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7篇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1

ai ei ui(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

一、游戏探秘,复习巩固

1.师生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在智慧老人的陪同下,走进了拼音果园。其实,拼音果园还有很多好玩的地方,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拼音果园,继续在拼音果园游玩探秘,好吗?(好。)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aieiui》

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3.复习旧知:要想走进拼音果园,先要闯关。(课件出示:拼音宝盒)打开宝盒的秘诀是开火车读拼音,(课件出示声母和ai、ei、ui的直呼)如果读对了,同学们就跟着读。注意,谜底揭开了(盒子显示一把钥匙,钥匙上有一句拼音句子)。谁能准确地读出来,谁就能最先打开拼音果园大门了!(学生读句子)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汉语拼音教学要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六七岁的儿童特别活泼好动,自控力差,注意力难以持久,面对抽象而枯燥的汉语拼音,常会由于缺乏感性的实践而出现厌学、怕学心理。设计闯关游戏,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过程中复习汉语拼音。使学生体会学习汉语拼音的乐趣。

二、自主探究,认读生字

1.过渡:拼音果园大门打开了,好一幅秋天的图画,(课件出示:秋天景物)让我们怀着愉快的心情,跟着ɑi、ei、ui,坐上马车到拼音果园走走吧!(课件出示:ɑi、ei、ui坐着马车,音乐《铃儿响叮当》。)

2.教师引导学生看图说话。(课件出示:课文画面)

到啦!同学们,一看到这景色,你最想说什么?

(引导学生有顺序地看图说话。)

3.了解图画大意,随机识字。

在这么美的郊外,老奶奶和小妹妹在干什么?

随机出示音节:mèi meinǎi naipái duì

(1)请学生自由拼读。

(2)开小火车拼读或同桌互拼。

(3)学生齐声拼读。

4.导学:是呀!小妹妹快乐地跑向老奶奶。

(1)认识轻声音节:同学们,请你仔细观察“妹妹”和“奶奶”这两个词语的音节,你发现了什么?(后面的音节都没标调,要读成轻声。)跟老师一起来读一读吧!(师领读--生自读--指生读--齐读)

(2)识记生字:现在拼读已经没问题了,那么,你们能记住“妹”和“奶”这两个字吗?跟同学介绍一下你的好方法吧。

(3)书写词语音节:你能把mèi mei、nǎi nai、pái duì这三个词语的音节正确书写在四线格里吗?在练习本上试一试吧。

(4)教师范写pái duì,强调两个音节间要留出大约一个字母的空隙,学生在本子上再次练写。

设计意图: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主认读汉字,渗透学生运用汉语拼音认字的意识,让学生明白识字和拼音可以相互帮助,逐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三、想象创新,练说故事

导言:同学们真了不起,一起来听听智慧老人对你们的评价吧!(智慧老人:孩子们,你们有丰富的想象力,张开你想象的翅膀,我们一起来练说故事吧!)

1.仔细看图说一说:同学们仔细看图,然后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2.展开想象编一编:现在,请同学们展开想象,在组内把图上内容说一说,同组队员可以补充,然后推选优秀代表全班交流!(小组练说、教师深入学生中随机指导)(出示学生活动设计卡)

3.集体交流评一评:(推荐或自荐在全班交流并师生评议:语句是否通顺,用词是否准确,想象是否合理。)

设计意图:将学习汉语拼音与培养学生想象创新能力相结合,做到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

四、自主学习,练读儿歌

1.过渡:这里这么热闹,把小白兔也吸引来了。(课件出示小白兔)同学们,你们喜欢小白兔吗?为什么?

2.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性认识谈论小白兔--有从外形上说的,有从习性上说的,有借助童话说的。(出示课文插图)那我们就一起打开书来读读文中的这首儿歌吧。

(1)教师示范读儿歌,学生认真听儿歌中每个字的读音。

(2)学生自主读儿歌,要求读准字音,不丢字、不添字。

(3)同桌互相读儿歌,互相纠正读音,圈画儿歌中(本课要求学会)的音节。说说用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4)识记生字,同桌互说记字的方法,在生活中找一找带有“白”和“皮”的词语。

(5)出示去掉拼音的儿歌,先自读,然后同桌互读,不认识的字可以问问同学和老师。

(6)指名学生读儿歌,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7)借助课件齐读儿歌,注意读准音节词的读音。(课件:出示儿歌)

设计意图:学习汉语拼音的目的主要是帮助识字,因此,在教学汉语拼音的同时,联系相应的汉字和语言,边学拼音,边读小韵文,学习内容多样化,容易引起儿童的学习兴趣,而且让学生及早尝到会拼音的成就感,在识字的过程中又巩固了拼读的能力。多层次地读儿歌,感知儿歌内容,让学生在语言情境中,发现要学习的复韵母,有效地将学习拼音和学习语言进行融合,做到了阅读与拼音同步发展。

五、总结收获,拓展积累

1.教师总结:同学们,通过你们的努力,我们顺利闯过一关又一关。在以后的学习中,只要你们认真地学习拼音,老师相信你们的收获会越来越多,本领会越来越强。

2.拓展练习:课后,同学们尝试用学过的直呼方法读一读故事书中带拼音的句子,给家长或小伙伴说一说、演一演。

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树立信心,使学生在闯关的过程中自己有所收获;利用所学的直呼方法,进行有效的阅读,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习惯。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关注了以下三点,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和提高。

1.注意了拼音与识字的联系。前面相拼的音节与后面接触的生字,有的是有联系的,所以教师在学习生字前,先复习拼音是有道理的,这样就减缓了学生借助拼音识字的难度。

2.教师把握了儿歌教学的规律。儿歌教学的重点就是朗读,能背的可以背下来,所以,教师在反复地强化朗读。由于孩子小,教师采取了领读、引读的方式,这都是很实际的做法。读的形式体现了多样性,特别让学生带着情感表演读,很符合孩子的需要。

3.教师尊重了学生的认知规律。识字教学是从感知开始的,然后强调学生记忆,联系生活丰富词语,在读儿歌中再次深化,最后还进行复习巩固。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2

4、操场上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八、入、大、天”4个字。认识5个偏旁“王、足、口、亻”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激发坚持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认字、识字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偏旁的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总49电45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八、入、大、天”4个字。认识5个偏旁“王、足、口、亻”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激发坚持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认字

三、教学难点:、识字

四、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启发谈话。

1、课间,小朋友在哪儿活动?你最喜欢参加哪些体育活动?(相机出示有关词卡)

2、看图,说说课间还可以开展哪些活动?(从图中找出刚才没说到的项目,出示相关词卡)

(二)、自读词语和儿歌。

1、小组练读。要求读准字音,画出生字多读几遍。

2、检查词语读音。做“登山”游戏。(师简笔勾勒一座山,山脚下帖几面红旗代表各个小组。师随意出示词卡,小组抢答,哪个小组抢答成功就把那个小组的红旗向上挪一步,最后看哪组最先到达山顶)

3、检查儿歌读音;竞赛“评选金嗓子”,小组派代表读儿歌,看谁读得准确、流利、响亮。

(三)、学习词语中的生字。

1、复习“”,说说学过的带“”的字。

2、找一找生词中带“”的字,说说你怎样记住它。

3、小组讨论:为什么这些字都带有“”?(都是指手的动作)

4、认识“”:(出示足球)这是什么?(足球)你怎么记住这两个字?

5、找一找生词中带“”的字,说说你怎么记住这两个字。

6、小组讨论:为什么这些字都有“”旁?(都是指脚的动作)

(四)、巩固练习。

1、连一连、读一读。

把下面的练习印在纸上,每组一张。小组成员有的负责连线,有的负责检查,有的负责上台汇报,比一比哪组又快又好。

拔、打、拍、跳、踢

气球、皮球、排球、足球、皮筋、河

2、找朋友。

把六组词打乱,用找朋友的方法分成两类。(一类是手部运动,一类是足步运动)

(五)、学习写字。

1、指导写好“”、“”两种撇的笔画。

2、比较“八”、“入”的异同。同:都是撇低捺高。不同:“八”起笔分开,“入”起笔相连。

3、“入”与“个”字撇捺相接的比较。

4、注意撇捺张开的角度要大,底部要平,保证字体的端正。

5、教师范写,学生描红练写。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五、作业布置:书写今天所学的生字。

六、板书设计:拔、打、拍、跳、踢

气球、皮球、排球、足球、皮筋、河

七、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总50电46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八、入、大、天”4个字。认识5个偏旁“王、足、口、亻”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激发坚持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认字

三、教学难点:、识字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开火车读词卡。

2、用“打、球、拔、拍、跳、高、跑、步、足”组词。

(二)、学习儿歌。

1、学习儿歌中的生字。

(1)自读儿歌,自学儿歌中的五个生字;

(2)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响—学习偏旁“”。

课—、果,学习识字加偏旁的识字法,学习偏旁“”。

真—注意“八”与“入”的不同。

身—与“真”的'上半部比较。

体—、本,学习偏旁“”。

(3)用生字口头组词。

(4)做“接龙”游戏:说说带“足、口、、、”的字。(学生说,老师写,看哪条龙接得最长)

2、指导朗读儿歌。

(1)借助拼音读正确。读准后鼻音“铃、声、响、场、上”。

(2)透露出欢快的心情,第二句要注意自然停顿。小组读—个别读—评议—集体读。

3、指导背诵。

(1)小组背诵;同学们在小组中讨论如何又快又好地背诵这首儿歌。

(2)交流:哪一小组背熟了?你是怎么记住这几句话的?

(三)、扩展练习。

1、课后读读画画:把你喜欢的活动涂上喜欢的颜色。书上没有的自己可以补上。

2、把自己喜欢的活动写在卡片上,教同组的小朋友读,并向大家介绍玩法。

(四)、学习写字。

1、仔细观察“大”、“天”,比一比,说一说。

2、仔细观察“大”、“天”两字的撇笔,并与“八”、“入”比较。注意:先直下,过了横之后再撇出,一瞥之中要有头、有肚、有尾,不可粗细一样。

3、在书上的田字格中描一描。

4、教师范写。

5、学生示范写,学生评一评。

6、用“八”、“入”、“大”、“天”组词。

7、学生练写。

(五)、作业设计

1、读一读,连一连。

沙拔跳跑足报电

纸球视河发步高

2、拼一拼,写一写,加一加。

shi

“十”加上一笔是()。

mu

“大”加上一笔是()。

五、作业布置:用“八”、“入”、“大”、“天”口头组词。

六、板书设计:沙拔跳跑足报电

纸球视河发步高

七、课后反思: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七、八、九、无” 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四季的特征,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

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认字和练习朗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朗读,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征,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工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师以四季的图画导入,让学生谈谈四季的特点,并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从而导入本课——《四季》

二、 新课内容

(一) 读课文

可根据学生的要求,在课件中点击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按钮,分别学习课文。也可利用录音领读。

(二)认字:

会写的字:“七、八、九、无”,有笔画顺序。

生字:11个

(三)练习

1.分角色读课文。

分配小朋友扮演草芽、小鸟、荷叶、青蛙、谷穗、雪人,每句话的一、二两行大家读。第三行分别由演草芽、荷叶、谷穗、雪人的小朋友读。每个演员都要尽情发挥,表演起来,开始。

2.分组绘画四季。

师:老师再给大家一个表现的`机会。我们学习了《四季》,大家能画出四季吗?现在老师给大家分四组,第一组为“春季”,第二组为“夏季”,第三组为“秋季”,第四组为“冬季”。你愿意画哪个季节,就到哪一组。(插“春、夏、秋、冬”小牌子。)

学生听音乐画画。

师:音乐停止,小朋友们也停下手中的笔,听他们说一说。

三、 总结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不仅画得好,说得也好。

播放音乐和四季的风景画面。

师:春天,温暖的阳光融化了山涧的冰雪;夏天,新嫩的绿叶有美丽的花朵为伴;不知不觉中,秋天便悄悄走近我们的生活,它无声无息,天空是那么开阔、高远;冬日,皑皑白雪珍藏了过去、而明天,将是一个令人欣慰的开始。

师:你学了这一课懂得了什么?

生:四季很美。

生:我们要保护自然,使四季更美。

师:最后让我们齐背课文,每位同学都可以尽情表演。

课后小结

春天,温暖的阳光融化了山涧的冰雪;夏天,新嫩的绿叶有美丽的花朵为伴;不知不觉中,秋天便悄悄走近我们的生活,它无声无息,天空是那么开阔、高远;冬日,皑皑白雪珍藏了过去、而明天,将是一个令人欣慰的开始。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4

ie üe er(第一课时)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课可以采用学生自学、师生交流、适当讲解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在教学中,先进行合作学习,然后交流反馈。这既体现了教师“导”的作用,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会探究,学生的评价能力也相应得到了提高。

课前准备

1.关于本课的多媒体课件。(教师)

2.复韵母ie、üe,特殊韵母er和整体认读音节ye、yue组成的音节卡片。(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1.谈话导入:小朋友们,我们今天到拼音乐园去秋游,好吗?瞧,拼音乐园里有好多气球。(课件出示:拼音乐园的上空飘着不同颜色、不同图案的气球,背面写着学过的声母、韵母、音节。)

2.生摘气球。

师:你们喜欢漂亮的气球吗?你喜欢哪个,老师就点击哪个。不过,气球背后都有一个小秘密,你得把它读给大家听,读对了,就会有掌声送给你!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教师通过课件创设出“拼音乐园”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复习了前面学过的汉语拼音知识,让孩子能够轻松愉快地投入到下面的学习中去。

二、学习ie、üe、er

1.师:孩子们,摘下了漂亮的气球后,想继续往前走吗?(想)可是拼音家族有几个复韵母又给我们带来一个小考验。它们说:“你们必须认识了我们,闯过了‘智力关’,才能继续往前走。”请回忆前面我们是怎么学习汉语拼音的?

总结方法:看一看、读一读、记一记、拼一拼、想一想。

2.出示第一幅图:

(1)看一看:图上画着什么?(椰子树)由“椰”的读音指导要学习的ie的读音。

师:ie怎么读?能说说它的发音方法吗?(口形由i快速滑向e发出来的。)

(2)记一记:看看谁是亮眼睛,能很快记住它。(i在前,e在后,挨在一起ie、ie、ie。)

(3)学习ie的四声。ie的妈妈给ie买了4顶不同的帽子,ie不知怎么戴,想请小朋友帮忙,谁知道怎么戴?你是怎么知道的?(复习标调歌)ie戴着帽子来了,谁给大家读?指名读→当小老师读→齐读→打乱读。(带手势)

(4)拼一拼:声母哥哥t来了,它要和iě做朋友,你能拼出tiě这个音节来吗?根据下面的内容,你还能拼出什么音?学生在小组内自由拼读。

(5)学习ye。同学们真了不起,不但学会了ie,还会读它跟声母组成的音节。ie的爸爸领着它出去买了件新衣服,可是这件衣服有点大,ie变了样子。(出示ye)它是整体认读音节,谁知道怎么读?指名读→范读→齐读。它戴上帽子来了,谁会读?指名读→男、女分读→齐读。

(6)教师讲解:ie是复韵母,不能直接给汉字注音,整体认读音节ye跟复韵母ie的读音一样,写的时候,要把i换成声母y。

(7)复韵母ie和整体认读音节ye的四声练习。(自由读、抽读、组词读)

yē 椰子树yé 爷爷yě 田野yè 叶子

3.孩子们刚才学得真好,按这样的方法,你们能够自己学习韵母üe吗?

(1)小组内按“看、读、记、拼、想”的方法,合作学习韵母üe,教师巡视指点。

(2)小组汇报学习情况:我们在图上看见一道弯弯的月亮,这个韵母读üe,它的四声读作……我们这样记它……

(3)小组汇报后,其他同学进行补充、评价。

(4)刚才同学们通过合作认识了üe,现在它戴着不同的帽子出来了,你还认识它吗?齐读→对读→接读。

(5)学习声母与üe组成的音节。出示n、l与üe相拼的图片。指名读→分组接读。出示j、q、x与üe相拼的图片。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复习j、q、x与ü相拼,两点的省写规则)齐读→指名读→分组接读

(6)学习yue。üe看见ye可以直接给汉字注音了,急得哭了,好心的y跑到üe的面前说:“别急,我来帮你吧,但你要先擦干眼泪。”于是üe变成了yue,(出示yue)它也成了整体认读音节。指名读→范读→齐读。戴上帽子谁会读?齐读→分组读→比赛读。

(7)学习yue的四声。

(8)游戏:我说你听。

“大约”的“约”是几声?(“大约”的“约”是第一声。)

“月亮”的“月”是几声?(“月亮”的“月”是第四声。)

4.自学第三个韵母er。

(1)猜谜引出er的教学。

师:这儿有个谜语,请小朋友猜一猜。

左一片,右一片,隔着山头看不见。指名说。(耳朵)

师:耳朵能帮我们干什么呢?

生:听故事,听老师讲课……

(2)编顺口溜记住er:er是个淘气鬼,从不和声母交朋友,喜欢独来独往,人们叫他“特殊韵母”,(学生跟说)只要戴上帽子,它就可以给汉字注音了,它们来了。(出示er的四声)

(3)用er的四声组词说话。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一是让学生在老师“由扶到放”的过程中,继续采用“看、读、记、拼、想”的步骤来学习汉语拼音,通过学生动眼、动口、动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自主学习中,初步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同时,注重拼音与识字、课内与课外的结合。

三、指导书写ie、üe、er

1.说说ie、üe、er这3个韵母的组成。

2.观察后说一说,它们在书写时应占什么格?

3.教师先示范、板书,学生观察后独立练习书写,教师巡视,纠正书写姿势、执笔方法。提醒学生两个字母要写紧凑。

4.展示学生练习,说说哪儿写得好,哪儿写得不太好,全班进行评改。

5.修改自己书写的字母,小组内互查书写是否规范。

设计意图:本环节指导小学生在认读的基础上进行书写的练习,有张有弛,有静有动,使课堂充满了灵气。及时评价学生的作业成果,引导小学生自我评价,开放互动,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最佳体现。

四、玩玩游戏,轻松巩固

师:今天认识了这么多韵母和音节,真是开心,我们一起玩个游戏轻松轻松吧!

1.游戏名称:打靶。

2.游戏规则: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快速开火车读,读准课件中出示的韵母、音节或汉字,答对一个计10分,得分最多的小组授予“神枪手”称号。

3.宣布比赛结果,激发课外练读兴趣。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生动的游戏情境,帮助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巩固知识,并在与学生共同参与的游戏中,引导学生逐步养成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良好品德,从而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获得认知与情感的全面发展。

五、谈话结束

师:小朋友,时间差不多了,我们该回家了。在拼音乐园玩得高兴吗?你在拼音乐园学到了哪些本领?大家一起来说说收获吧。

设计意图:交流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进一步深化、巩固,有利于教师及时发现不足,从而进行弥补、纠正。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学会前鼻韵母an en in和整体认读音节уⅰn及其四声,能够读准音,认清型,并能正确书写。

2.能正确认读由声母anenin组成的音节,会读拼音词。 √ √

教学重点难点设计 读准前鼻韵母anenin的音及其四声。

正确、流利地直呼音节词和拼音句。

教学媒体 拼音挂图、拼音卡片、课文录音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学生活动

一、情景激趣,自主设疑

1.复习韵母:(1)单韵母;

(2)复韵母。

2.师:“小朋友,请看图上画了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

二、研读感悟,自主探究

1.说画面;几个小朋友在看电视节目,遥控器一摁(еn),电视上映出了天安(αn)门,并响起了优美的音(ⅰnуⅰn)乐声。

2.教读语境歌:遥控器,摁一摁,荧屏映出天安门。色彩鲜艳音乐美,小朋友们越看越开心。

师:今天我们要学的.三个前鼻韵母和αn(安)еn(摁)ⅰn(音)这些音有关。

引出课题:anenin

三、多元导悟,合探解疑

1.教学“αn”。

(1)请看图:电视上的小朋友在哪儿唱歌?

(2)“天安门”的“安”的音就是韵母αn的音。

(3)教师范读。

(4)师:αn是由α和n快速连续发音,先发α的音,再迅速把舌头抵住上齿龈,不要放开,鼻子出气发音。

(5)让学生给αn的四声标调。

(6)练习读四声并组词,练习说话。

2.前鼻韵母еnⅰn教法同上。

(1)注意:区分“αn”和“еn”的发音。

(2)教整体认读音节уⅰn及其四声,组词说话。

(3)总结:发anenin的音,关键是发准韵尾n,也就是发声母n读音的前半段,舌头不要放开,所以我们叫它们为前鼻韵母。

3.指导书写

(1)教师范写。

师:前鼻韵母是一个整体,两个拼音字母要靠紧。 一、

说图

二、

1、说画面内容

2、跟读语境歌

3.读课题

三、

1.(1)看图回答

(2)记

(3)观察老师口型

(4)用各种形式反复练读

(5)标调

(6)练读四声

2.

(1)区别

(2)学整体认读音节

(3)记

3、描红、临写

4.抄写音节词。

提醒:(1)写字姿势。

(2)抄写要求:看一个词抄一个词。

5.拼读练习。

bɡbm

dɑnhuɑnpenqin

nchwx

让学生自由拼读。

同桌互读。

指名领读。

这是几拼音?在书上分析音节,并试读。声母下面画“○”,介母下面画“Δ”,韵母下面画“◇”。

全班齐读。

6.读拼音词。

shānshuǐzhěntoujīnyú

shānshānzhěnzhěnjīnjīn

自由拼读。

指名领读。

这是几拼音?在书上分析音节。在声母下面画“○”,韵母下面画“◇”。

音节下面画“Δ”。

7.认读拼音句。

我的积木真好玩,

搭架飞机飞蓝天。

自由拼读。

同桌互读。

指名读、齐读……

四、巩固深化、学用延长

1、把下列音节抄在四线三格里。

(1)αnеnⅰnyin

(2)shanbenwenzhenqinyin

jianzhuanqianchuanshuanɡluan

(3)给下列音节标上四声,再读一读。

anananan

enenenen

inininin

(4)找朋友(把两个音节组成一个拼音词),并抄写。

yījīǎnɡūshānɡyīndiàn

niɑnɡshɑnɡdāodiànhuàyuè

4.抄写

5.

(1)(2)(3)用多种形式拼读音节

(4)标记

(5)齐读

6.

(1)(2)用多种形式练读

(3)标记

7.

(1)用多种形式练读

(1)(2)认真书写

(3)标调、再一读

(4)连线组成词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6

设计说明

古人以图形作为文字使用,这些文字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象形字。象形字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易于学生记忆字形,了解字义。一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主体,对于图画情有独钟。因此,本课教学设计重在以图画构建识字情境,以图画贯穿识字教学过程,让学生在轻松的识字活动中感知字形,感知字义,并产生学习汉字的愿望。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学习卡片。(教师)

2.生字卡片,学习卡片。(学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导言:同学们,你们都看过动画片《机器猫》吧?机器猫有一个神奇的宝贝——“时光机”。只要坐上时光机,我们就可以回到过去。今天,我们一起坐上时光机到古代去看一看。

2.课件出示一个古代人物画像。引言:咦?这个人好像缺少了一些器官。哦,原来它们在老师的桌面上,我们来做一个拼图游戏把这些器官拼回去好吗?

3.互动活动:师生板前活动,拼贴器官。

设计意图:人们常说:“兴趣是的老师。”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富于幻想,喜欢动画人物,用动画片中孩子们熟悉的人物导入新课,是吸引他们认真学习的“良方”。

二、学习生字,掌握音、形、义

1.认识象形字。

(1)课件出示“手、足、口、耳、目”的古文字,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和字,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2)教师小结:这些很像图画的符号,是古时候的一种文字,叫做象形字。

2.图文对照,指导识记“目”“足”。

(1)对照图画和文字,猜猜它们是什么字?

(2)你是怎样猜出来的?和大家说一说你的想法。

(3)教师相机点拨,引导学生识字。重点注意:

目:教师出示“目”的字理演变图,简单介绍后让学生与图片进行比较,找出“目”的字形与实物的联系:外面的“”表示眼眶,里面的两横表示眼珠。

足:学生再次观察实物图片“足”和“足”的字理演变图,说一说“足”的字形与实物的联系。

(4)请学生做小老师领读生字“目”和“足”,并扩词。

(5)教师小结:认真观察图画,找一找图画和生字的联系,我们就能了解这个生字的意思,也能猜出它的读音,还能记住这个生字的字形呢!

3.小组合作,自主识记“口”“耳”“手”。

(1)课件出示三个字的字理图。小组合作,商议识字方法,教师巡视,点拨指导。

(2)汇报交流。

预设:

口:

①象形字识记。“口”字长得就像我们的嘴。

②数笔画识记。第一笔是竖,第二笔是横折,第三笔是横。

③用一用。“口”——口水、开口、口袋等,我能用它说一句话——看到红烧肉我就流口水。

耳:

①比较识记。“耳”和“目”长得很像,“耳”的两个长横都出头,右边的长竖下面出头。

②用一用。“耳”——耳熟、耳聋、耳朵等,我能用它说一句话——我很喜欢吃木耳。

手:

①数笔画识记。第一笔是撇,第二笔和第三笔都是横,第四笔是弯钩。

②用一用。“手”——左手、右手、双手等,我能用它说一句话——我有一双能干的手。

4.游戏巩固。

(1)连一连。

将金文、小篆、楷书分成三组,请学生“连连说说”,看谁说得正确。先在自己的学习卡上连一连,同桌对照,讲讲自己的理由。然后让一个学生到黑板上连。

(2)游戏。

学生有的拿图画,有的拿楷书,有的拿小篆,有的拿金文,自己找到对应的朋友。可让学生用“我的朋友在哪里”“你的朋友在这里”这样的'句子形式进行交流表达。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环节教学设计,猜字互动点燃了学生识字的热情,小组合作在观察和交流中感知字义,了解字形,使学生不仅学会,而且会学,为下一环节奠定基础。

三、朗读小文,认识“站”“坐”

1.学生观察书中第10页的插图,你能用一个字来说出他们此时的动作吗?(站坐)

2.教师板书两个生字(站、坐),指生朗读,并做出相应的动作。

3.课件出示两个生字的字理图,引导学生进行观察:

站:左边是一个人站立着,右边表示一个人站立的时候要占据一定的地方。

坐:两个人坐在一堆土上。

4.指导学生开火车读字,并扩词,说一句完整的话。

5.讨论:我们在站立和坐下的时候应该保持什么样的姿势,才是健康文明的呢?

6.出示小短文,自由朗读后教师利用课件出示标准的“站、坐”姿势图。请学生对照图画说一说小短文的意思。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中提到,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并学习独立识字。在认读剩下的两个字时,教师设计了动作演示和图画观察环节,使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并对汉字的演变产生兴趣,更加积极主动地了解汉字的字形与字义之间的联系。

四、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田字格,引导学生认识横中线、竖中线、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

2.教师在田字格中书写笔画“横折”“撇”“弯钩”,一边书写一边引导学生观察,并用手指练习书空。再在本子上练习书写。

3.教师范写生字,学生一边观察一边书空,然后在书中描红练写。

4.教师点评,重点注意“口”上大下小,不要把“口”写成方块;“目”和“耳”要注意中间两横间要留有距离,“手”注意弯钩要写在竖中线上,第二横是长横,写在横中线上。

设计意图:初次书写,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认真观察例字的好习惯。“三分写,七分看”就是这个意思。学生在观察中认识笔画,认识字形结构,为正确书写奠定最坚实的基础。

五、拓展延伸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认识了哪些生字?

2.我们的口、耳、目、手、足能做哪些事?

设计意图:学生在交流过程中不仅能体会这些的重要作用,产生爱护身体器官的情感,更对五个生字进行了巩固。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要求掌握的词语,认识7个生字,小学一年级《要下雨了》教案设计。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下雨前一些小动物的异常表现。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读好对话,特别是指导读好带有疑问语气、感叹气的句子。

2、掌握生字的读音和字形,结合词语理解字义,结合句子理解生词的意思。

教学准备

1、生字生词卡片。

2、教学挂图或投影片。

3、朗读课文的录音带。

4、抄有全文的黑板或准备投影仪放映全文。

5、让学生能了解能预测天气变化的自然现象。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联系生活,谈话揭题

1、同学们,夏天的时候,下雷阵雨之前,天气会怎样?我们会有什么感觉?

2、下雨之前,小动物会有什么变化呢?这堂课,我们就来学习16要下雨了

二、充分自读,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注意良好听读习惯的培养。

2、学生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看看文中先后出现了哪些小动物,做上记号。

3、学生汇报交流:课文中先后出现了哪几种小动物(教师板书:小白兔小燕子小鱼蚂蚁)?学生学习“兔”,引导学生联系小兔子的样子记住“兔”的。字形,初中三年级语文教案《小学一年级《要下雨了》教案设计》。

三、由扶到放,学习课文。

1、指导学习第一至三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学习生字“弯、直”,通过做动作理解词义。

(2)练习朗读第一自然段,可边读边做动作。

(3)教师引读第二自然段:小燕子从他头上飞过。小白兔大声喊——(学生读)

(4)引导学生看第一幅挂图:小燕子非得很低,小白兔奇怪地问燕子为什么飞得这么低。学生练习朗读小白兔喊叫的句子。提醒学生注意提示语“大声喊”和句尾问号。

(5)先指名读第三自然段,然后逐句以问句引读:

①教师指第一句问:燕子边飞边说——

②空气怎么样呢——(学生接读第二句)

虫子的翅膀可比鸟的翅膀小多了,薄多了,就像透明的纱一样,沾上了小水珠,就像人背上了铅球一样沉重,自然就飞不高了。再读第二句。

③那小燕子飞不高是什么原因呢?学生读最后一句,教师板书:捉虫子。学习生字“捉”,练习朗读句子。

(6)朗读第三自然段。

2、半扶半放,学习第四至六自然段。

(1)小白兔听了燕子的话,半信半疑。书上这句问句该怎么读呢?出示“是要下雨了吗?”让学生读。

(2)小白兔又看到了什么?听到什么?先自己读读第四到六自然段,然后同座位分角色读一读。

(3)检查、交流学习情况。

①换词理解“往”。可换“朝”、“向”。

②小鱼游到水面上来的'原因是什么?(板书:透透气)

③指名练习分角色朗读第四到六自然段。

看见燕子低飞、小鱼游出水面,听了燕子和小鱼的话,小白兔相信要下雨了吗?大家读读下面这段课文就知道了。

3、放手学习第七至九自然段。

(1)小白兔看到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又听了他们说的话,连忙挎起篮子往家跑。这里的“连忙”可以换成什么词?(立刻、马上、赶紧)

(2)他又看见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他是怎么做的?自己学习第七到九自然段,通过朗读来回答问题。

(3)学生朗读,教师相机指导学习生字词。(板书:搬东西)

“消息”一词可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小白兔把什么消息告诉了蚂蚁?小白兔这个消息是怎么得来的?联系前面小白兔看到的、听到的内容来理解。

四、练习分角色朗读全文

1、学生自由读全文,按小组练习分角色朗读全文。

2、指名分角色朗读。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开火车读生字卡片(包括要求认识的字)。

2、集体朗读全文。

二、识字、写字指导

1、启发学生利用学过的偏旁、部件及熟字记字形。先同桌互相说说自己是怎样记生字的,再指名说说是怎样知记某个生字的。指导书写时,要重点提示下面几个字。

兔、低:不要漏写最后一笔“点”。

往:左边是双立人,不要写成单立人。

弯:上半部不要写成“亦”。

直:下半部里边是三横,不要少写一横。

真:左后一笔是“点”,不是“撇”。

2、完成课后练习2。先观察生字笔画在田字格里的位置,再描、临写。

3、用“弯、直、低、捉”进行扩词练习,鼓励学生积累词汇。

三、词句训练

1、学生先自己口头试着用课后练习3里的词语组成句子,然后大家交流。注意每题可以组成两句。

2、让学生书面完成练习。

3、读课后练习4的句子。通过朗读、比较,使学生体会到这三个句子表达的意思,一句比一句具体。

四、扩展练习

让学生在课堂上交流能预测天气变化的其他自然现象。可以分组交流,也可以全班在一起交流。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7篇相关文章:

三年级数学教案下册人教版教案8篇

三年级数学教案下册人教版教案参考8篇

九年级人教版政治教案6篇

三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教案7篇

四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教案7篇

人教版4年级下音乐教案5篇

人教数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通用8篇

人教数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篇

四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教案6篇

六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教案5篇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14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