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结构应考虑到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以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框架,每个知识点的引入和总结,都应与教案整体内容紧密关联,发发总结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模板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准确、流畅地朗读课文,感受丁香的特点。
2、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来理解、感悟丁香结的象征意义和作者情感。
3、品味、积累文章优美而富有哲理的语言。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感受丁香的特点。
2、理解、感悟丁香结的象征意义和作者情感。
教学难点
1、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理解、感悟丁香结的象征意义和作者情感。
2、品味文章优美而富有哲理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认识一种看似普通却又非同寻常的花。展示丁香花图片,请学生谈谈对丁香花的印象以及了解,为理解“丁香结”的内涵做铺垫。
板书课题。
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文本,作者从“赏花”和“悟花”两部分描写了丁香花。你从哪些词句体会到了丁香的美?并体会词句的表达效果。
(二)品读文本,理解感悟。
1、细读课文,看看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哪四幅丁香图?
①城里丁香花
②城外丁香花
③斗室外三颗白丁香
④雨中丁香图
2、描写角度有哪几个?
①颜色
②形态
③味道
可结合练习“思考探究一”想想作者赋予了丁香什么样的品格?(赋予丁香灵动幽雅、洁白无瑕、可爱芬芳的品格。)
3、写出了丁香什么特点?
①繁密耀目
②幽雅的甜香
③娇俏灵动
④鲜润妩媚
4、赏析描写优美语句。
出示句子:
在我断断续续住了近三十年的斗室外,有三棵白丁香。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丁香结,这三个字给人许多想象。再联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它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是太平淡无味了么?
参考“问题探究”的具体分析,让学生深入文本,品味语句,理解文章意境。
穿插“思考探究”第二题,让学生边赏析,一边深入思考。阅读中,你看到了、想到了什么,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想象?
5、问题探究:
(1)“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入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作者在这两句话中用“积雪”和“莹白”替代“丁香”,有什么好处?
(2)如何理解作者把雨中丁香比作“印象派的画”?
(三)理解情感,品悟中心。
1、结合文章,进一步说说作者为什么把丁香花喻为“丁香结”?引发了作者对人生的哪些思考?
(1)出示丁香花蕾图和中式衣襟盘结图。丁香花蕾之所以称为“丁香结”,从外形上看,也许是因为它跟衣襟上的盘花扣很相似。
(2)理解古人何以发明“丁香结”:结合“积累拓展”第四题,也可以再补充其他诗句,让学生了解“丁香结”常出现在表达问怨、愁思的诗境中。
(3)理解作者流露的情感:结合文段的理解,此处的“丁香结”指的是生活中不顺心的事情,生活中解不开的`愁怨。
2、结合自身经历,赏析文中哲理性的语句。
“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是太平淡无味了吗?“给我们怎样的人生启示?
过渡:丁香这种看似普通却又非同寻常的花,引发了我们深深的思考,而郭沫若先生笔下那”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的石榴,与”丁香结“有着相似之处,我们来共同阅读吧。
(四)展开阅读,开阔视野。
整合阅读图书中郭沫若的《石榴》。
1、用简洁的句子或者词语去描述一下石榴。
2、在夏天,许多花都不再争奇斗艳,石榴花却开了起来,这表现了石榴怎样的性格?
3、说说”石榴“与”丁香结“的相似之处。
4、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想想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课后练笔:体会学习本文由事物引发联想的写法,选择你喜欢的一种花,写一个小片段。(150字)
板书设计
丁香——丁香结
①城里丁香花①颜色①繁密耀目
②城外丁香花②形态②幽雅的甜香无畏无惧
③斗室外三颗白丁香③味道③娇俏灵动
④雨中丁香④鲜润妩媚从容豁达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2
教学内容:《练习2》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按拼音写出汉字。
2、正确区分形近字。
3、读诗,体会父母对我们的爱,知道在父母的爱护下我们生活得十分幸福。
4、通过口语交际的训练培养学生与人相处的能力。画出自己的手,并说出手能为自己、他人做哪些事。
教学重难点:
通过口语交际的训练培养学生与人相处的能力。
教学准备:投影,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按拼音写出汉字。
2、正确区分形近字。
3、读诗,体会父母对我们的爱,知道在父母的爱护下我们生活得十分幸福。
4、画出自己的手,并说出手能为自己、他人做哪些事。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一题,说话【我的十分钟】
1、复习课文《人有两个宝》。
2、师:我们知道“手”是人的一个宝,它能帮助我们做好多好多事情,今天,我们就来把它画下来。
3、在纸上描画自己的小手。
4、小组讨论说说手能为你做哪些事情。
5、教学“拼拼读读”。
出示四幅图,自主品读词组,再交流,让学生说说画的是什么?说对一个出示相应的词语。
范读、指名读、齐读。
二、学习第二题:写字
1、出示“们、叶、江”。
2、指读。
3、这三个字都是什么结构的字?(左右结构的字)那么,我们应该按照什么顺序去写?(从左到右的顺序)
4、学生练写
三、学习第三题,读读背背
1、出示小诗(带拼音)。
2、自己读一读,要求:看汉字读,不认识的字再去看拼音。
3、重点指导音节:kuai xiao niao liang lai及轻声音节。
4、指名读,齐读
思考:为什么这首诗里把爸爸妈妈看作是“大树”,而把我比作是“快乐的小鸟”?
5、我们一起来把这首诗背一背。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口语交际的训练培养学生与人相处的能力。
2、训练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明确题意
1、出示两幅图。
2、自己看图,读一读要求。
二、指导
1、图上画了谁?
2、你们知道这两幅图说了一件什么事?
3、提出说话要求。
三、练习【我的十分钟】
1、自由练习说
2、同座互相借铅笔。
3、老师扮演小猴或熊猫与学生对话。
4、请学生上台来表演。
智慧瞬间: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3
教材分析:
?小小的希望》是长春版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10板块中的1篇课文。它以一个儿童的口吻,讲述她的一个小小的希望:希望自己能和小鸟做朋友;希望小鸟能听懂自己的话,她就可以告诉小鸟怎样能够躲避猎人的伤害;希望能和小鸟在美丽的树林里自由自在地交谈;希望能看到更多更美的树林和花园。
课文用儿童化的语言,表达了儿童纯真的心灵和盼望人与自然能和谐相处的美好心愿。文章结尾处以想象的手法,展现出一幅色彩绚丽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卷。通过教学,唤起学生对美好大自然的无限向往和对大自然的关爱之情,同时引导学生大胆想象,敢于表达。
教学目标:
⒈ 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字。
⒉ 通过学习体会作品中的人物的情感,唤起学生关爱自然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主动表达自己的意识。
⒊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
⒈ 识字、写字。
⒉ 理解文章表达的意思,唤起学生关爱自然的情感。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生词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⒈ 谈话导入,激趣引学。
同学们都是识字小能手,看这两个字宝宝谁认识?
⑴ 板书“希望”,请学生认读。
⑵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希望,老师也有个小小的希望,(板书“小小的”)你们猜是什么?
老师的`希望是我们班的同学都是爱动脑筋、爱表达的好孩子。
⑶ 有可爱的小朋友,(出图咋)她也有个小小的希望,她的希望是什么呢?我们学了这篇课文就知道了。(生读课题)
?设计意图:“希望”一词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比较生疏,通过猜老师的希望,不但拉近了师生距离,也能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希望”的含义,同时,通过设疑,激发了学生探求新知的意愿。】
⒉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听准字音。
师:老师读得怎么样?(生评价)只要你们好好练习,也一定能读好。(鼓励学生,激发读文兴趣)
学生自由读文。
要求:
①标出自然段。
②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它。如:对照拼音多读几遍,请教老师或同学等等。
师:同学们读得真认真,大家推荐几个同学来读一读吧!
⑴ 指名分段读文。(集体正音,评议)
?设计意图:教师范读,听准字音;学生练读,读准字音;指名读文,集体正音,使学生在充分地读中扫清字音障碍,有利于下一步的阅读教学。】
⒊ 品读课文,随文识字。
(1)学习第1、2、3自然段。
读了课文,你们知道作者这个小小的希望是什么吗?请你找出文中的句子读一读。(生读文)
师:你读得真棒!
①学习“真”。
“真”字怎么记?它还有一个反义词朋友是谁呢?(生交流)
你会用“真”组词吗?
②学习“讲”。
你怎么记住这个字的?(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设计意图:把识字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在语言环境中学到字词是活的,带着感情去记忆的东西是牢固的。】
师:想一想,小作者是多么希望自己的愿望能够实现呀!我们该怎样读呢?
③指导朗读前三段。
生练习读。
教师适时加以指导。
指名读。(根据读文情况加以评价,鼓励)
⑵学习第4—6自然段。
小作者为什么会有一个希望呢?这个希望表达了作者什么心愿呢?(播放4—6自然段动画片)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的运用,将学生带入意境中,增强了主体感受,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参与,体会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文中哪几段描述了动画片中的内容呢?(生自由读文)
比较识记“往”“网”。
这部分课文了有两个字宝宝还是亲兄弟呢,它们都读 wǎng,但是它们长得却不一样,你怎么区别它们?(学生进行比较记忆)
课件出示“网”字演变过程,帮助学生记忆生字。书空,记忆“同字框”,扩词。(根据学生组词,如:上网、互联网等等,引导学生体会到识字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师:“网”字在我们的生活中这么常见,我们得会写它呀!(教师指导,强调两个“ x”写得大小基本相同。生仿写。评议)
⑵ 识记“张”“捉”。
师:树林里张着网,它是做什么用的?(引出“张”“捉”,引导学生用动作演示记忆)
⑶ 指导读第5自然段。
师:原来树林里这么危险啊!这一段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指导学生动词要重读,生多种形式读文)
⑷ 小作者这个希望表达了什么样的心愿呢?(齐读第6自然段回答)
①学习“由”。
出示“由”,谁认识谁就读,交流识字方法。
师:“日”字加一笔还可以变成什么字?(旧、田、申、甲、旦……)
出示“自由”再读,用“自由”说句话。(通过由字到词的训练,发展学生语言)
②小组合作学习“着”“交”“园”。
师:这里还有几个字宝宝要和大家见面,现在我们就来认识它们吧!(小组合作识字)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培养学生合作意识、自学能力以及识字习惯。教师适当给予评价、鼓励。合理利用评价机制。】
(6)指导朗读底6自然段。
小作者的心愿这么美好,我们也来美美的读一读吧!
(学生自由读,想象画面配乐读,指名读)
教师重点强调几个动词读法。“躺着”“望着”“交流”等词语读得轻一些、慢一些,从而突出这一情景的美好。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地读,边读边想象文中的情景,既可以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课文内容,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对语言的感受力。】
⒋展开想象发展“我”与小鸟之间的对话。
师:同学们读得真美,让我们感受到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感受到“我”和小鸟就是一对亲密无间的好朋友,你能猜一猜“我”与小鸟都说了什么吗?(生畅所欲言,交流自己的想法)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想象,交流自己的想法,不但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也发展了语言。】
⒌课堂总结,情感升华。
师:小鸟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一定要尽自己所能地去保护我们身边的这些朋友。因为---(出示)人类与动物更和谐,我们的生活才更美好。(师生齐读)
⒍ 作业。
有感情读文。
第二课时
⒈ 复习引入。
⑴ 复习字词。
出示字词,学生各种形式认读。
⑵ 指名朗读课文。
⒉ 指导书写生字。
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那么多生字宝宝,这节课让我们来写一写它们,看谁写得最漂亮!
⑴ 写“草”。
认识草字头,书写时注意第8笔横的位置和长短。
你还知道哪些带草字头的字?
?设计意图:画棵积累树,积累带草字头的字,引导学生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⑵ 书写“有”“由”“间”“交”“春”
①引导学生观察字的笔画、结构。
②生随课件的展示书空。
③引导学生描红。
④再观察,比较。
⑤教师规范书写,学生练习书写。
⑥引导欣赏。(自我欣赏,组内欣赏,集体欣赏)
先圈画出自己比较满意的字,同桌互相看看,相互学习,教师深入学生中指导,评析,选出优秀作品在展台上展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看范字,书空,描红,感知感悟,学生会主动观察,细心书写,在交流体会时自己的想法得到肯定会有一种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会变成一种动力,从而激发他们主动地、自觉地观察字形,练习写字。将教师的示范指导放在学生试写感悟后,使教师的指导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这样的写字教学,学生写字兴趣浓,对写字的信心会更坚定。】
⒊完成课后练习。
⑴找朋友(读一读,连一连)
把内容分别写在卡片上,让学生拿着卡片一边读一边找朋友。
说说刚才发现了什么。
鱼网 lái wǎng 真心 zhōng jiān
来往 xī wàng 中间 zhuō chóng
希望 yú wǎng 捉虫 zhēn xīn
⑵读一读。
①课件出示词语,学生练读。
②像“树林里”“绿叶间”这样的词,还有哪些?(学生练说)
?设计意图:这部分内容不但巩固了识字效果,同时对这部分内容进行了延伸】
⑶ 指导背诵。
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
4拓展延伸,总结提升。
写一写或画一画,自己小小的希望是什么?(写后或画后交流)
师:同学们有这么多美好的希望,只要经过我们的努力,这些美好的希望一定会实现。
⒌作业。
预习下一课。
板书设计
小小的希望
人类 ———— 小鸟
和谐相处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4
一、教学目标:
1、能拼读音节,写出词语;能在实际运用中辨析几组近义词
2、能按要求把句子补充完整;能修改指定的病句
3、能给一段话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4、能独立读懂短文,回答问题
第一课时
一、读拼音,写词语
1、学生拼读音节
2、根据拼音写出词语
3、请两名学生到黑板上写,其他学生写在书上
4、核对,错的改正
5、自己再读读这些词语
二、选词填空。
1、明确词语的意思
2、学生自己独立思考,你觉得该怎样填
3、汇报,评议(这个词放进去合适不合适)
4、口头填空
5、读一读填好的句子
三、扩写句子
1、读题,明确要求
2、读一读原句
3、想想可以怎样扩写
4、点名扩写,评议
5、把扩好的句子写到书上
四、修改病句
1、学生独立修改
2、反馈,说说你怎么改,这样改的理由:句子不完整、内容不能与通顺搭配、惊奇的目光和奇怪地看意思重复
3、把改好的句子读一读
五、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1、读题目,明确要求(把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
2、想想该怎样补
3、点名回答
4、把补好的句子写到书上
第二课时
一、给下面的一段话加上标点符号
1、请学生读一读这段话
2、想想该怎样加标点符号
3、点名回答
4、其他学生评议,说说这样加行不行
5、把正确的标点符号加到书上
6、把加好标点符号的短文读一读
二、读短文,回答问题
1、读短文,给课文分段
2、说说每一段的段意(写了什么内容)
3、请一名学生读短文后面的问题
4、再读短文,找找问题的答案
5、点名回答
6、三读短文,并要求读后复述短文
7、学生可以先在四人小组中复述短文,小组中推选复述得较好的同学在全班同学面前复述
8、评议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学会前鼻韵母an en in和整体认读音节уⅰn及其四声,能够读准音,认清型,并能正确书写。
2.能正确认读由声母anenin组成的音节,会读拼音词。 √ √
教学重点难点设计 读准前鼻韵母anenin的音及其四声。
正确、流利地直呼音节词和拼音句。
教学媒体 拼音挂图、拼音卡片、课文录音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学生活动
一、情景激趣,自主设疑
1.复习韵母:(1)单韵母;
(2)复韵母。
2.师:“小朋友,请看图上画了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
二、研读感悟,自主探究
1.说画面;几个小朋友在看电视节目,遥控器一摁(еn),电视上映出了天安(αn)门,并响起了优美的音(ⅰnуⅰn)乐声。
2.教读语境歌:遥控器,摁一摁,荧屏映出天安门。色彩鲜艳音乐美,小朋友们越看越开心。
师:今天我们要学的.三个前鼻韵母和αn(安)еn(摁)ⅰn(音)这些音有关。
引出课题:anenin
三、多元导悟,合探解疑
1.教学“αn”。
(1)请看图:电视上的小朋友在哪儿唱歌?
(2)“天安门”的“安”的音就是韵母αn的音。
(3)教师范读。
(4)师:αn是由α和n快速连续发音,先发α的音,再迅速把舌头抵住上齿龈,不要放开,鼻子出气发音。
(5)让学生给αn的四声标调。
(6)练习读四声并组词,练习说话。
2.前鼻韵母еnⅰn教法同上。
(1)注意:区分“αn”和“еn”的发音。
(2)教整体认读音节уⅰn及其四声,组词说话。
(3)总结:发anenin的音,关键是发准韵尾n,也就是发声母n读音的前半段,舌头不要放开,所以我们叫它们为前鼻韵母。
3.指导书写
(1)教师范写。
师:前鼻韵母是一个整体,两个拼音字母要靠紧。 一、
背
说图
二、
1、说画面内容
2、跟读语境歌
3.读课题
三、
1.(1)看图回答
(2)记
(3)观察老师口型
(4)用各种形式反复练读
(5)标调
(6)练读四声
2.
(1)区别
(2)学整体认读音节
(3)记
3、描红、临写
4.抄写音节词。
提醒:(1)写字姿势。
(2)抄写要求:看一个词抄一个词。
5.拼读练习。
bɡbm
dɑnhuɑnpenqin
nchwx
让学生自由拼读。
同桌互读。
指名领读。
这是几拼音?在书上分析音节,并试读。声母下面画“○”,介母下面画“Δ”,韵母下面画“◇”。
全班齐读。
6.读拼音词。
shānshuǐzhěntoujīnyú
shānshānzhěnzhěnjīnjīn
自由拼读。
指名领读。
这是几拼音?在书上分析音节。在声母下面画“○”,韵母下面画“◇”。
音节下面画“Δ”。
7.认读拼音句。
我的积木真好玩,
搭架飞机飞蓝天。
自由拼读。
同桌互读。
指名读、齐读……
四、巩固深化、学用延长
1、把下列音节抄在四线三格里。
(1)αnеnⅰnyin
(2)shanbenwenzhenqinyin
jianzhuanqianchuanshuanɡluan
(3)给下列音节标上四声,再读一读。
anananan
enenenen
inininin
(4)找朋友(把两个音节组成一个拼音词),并抄写。
yījīǎnɡūshānɡyīndiàn
niɑnɡshɑnɡdāodiànhuàyuè
4.抄写
5.
(1)(2)(3)用多种形式拼读音节
(4)标记
(5)齐读
6.
(1)(2)用多种形式练读
(3)标记
7.
(1)用多种形式练读
(1)(2)认真书写
(3)标调、再一读
(4)连线组成词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模板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