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家风家教观后感6篇

时间:
Brave
分享
下载本文

观后感不仅是对影片的总结,更是传播其中积极思想的桥梁,写观后感帮助我们深入挖掘影视作品的内在价值和意义,下面是发发总结网小编为您分享的2024年家风家教观后感6篇,感谢您的参阅。

2024年家风家教观后感6篇

2024年家风家教观后感篇1

我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告诉我,人要善良的活着。渐渐地长大了,也就把善良当成了我们的家风。等到我有了家有了孩子,当听到儿子第一次叫我妈妈的时候,我就自己在心里说,孩子妈妈不希望你多优秀,但一定要做个真善美的人。也就从那时候开始,潜移默化的我就把“真善美”当成了我家庭的家风。

记得教孩子表演的第一个节目就是手语《感恩的心》。粉嫩粉嫩的小手,站不稳的脚步,唱不清的歌词,却让孩子成了我的老师。我爱孩子的认真,但我更想让孩子懂得:感恩,真的不是唱的,而是用一颗心用行动去实现的。从那一天开始,感恩的种子已经在孩子的心里发芽。

孩子四岁,我就开始领着他参加所有的公益活动。在敬老院,说话并不清楚的他却能大方的为爷爷奶奶唱《小燕子》,义工宣传现场,他是跑得最快发名片最多的一位,在募捐衣物的现场,他会在众多大人的眼皮下,拖着大大的衣服,向对面捡垃圾的老爷爷走去。不知不觉中,孩子已经有了一颗向善的心。

言传身教。参加活动越多,孩子的认识也越强烈。有一次在市场买菜,一转眼看不到孩子了。着急的寻找,才发现他在不远处一位卖菜的老大爷摊前。他把一张义工的联系卡给了老大爷,并告诉爷爷如果需要衣服和钱就找临淄义工帮忙。······我拉着他离开后问为什么这么做,儿子的回答让我很感动。“妈妈,你没看到爷爷脚上穿的鞋都破了个洞,衣服破破烂烂的吗?他家里一定很穷,义工不就是帮助穷人的吗?我是小义工,当然得帮他们了。”一刹那感觉儿子真的长大了。三天后,我和儿子再次见到老爷爷,给老人买了一双棉鞋,那位大爷激动的恨不得把所有的白菜都给我才能表达他的谢意。

一个人的真诚才能成就他的善良。孩子走进小学,成了一名一年级的孩子。攀比心也愈发的重。有一天他回来告诉我,让他当小义工的领导。我问为什么,儿子回答,因为我已经告诉同学,我是小义工的领导。我说,为什么呢。孩子说,因为义工是好人,小义工更是好人,我想当好人。我笑着告诉儿子,好人不是你当什么官,而是你做什么事。首先一个不诚实的人不配当义工。再说,并不是所有的义工都是领导,他们都默默地奉献爱心,做好事是不需要留名的。也因为此,我罚儿子写拼音表两遍,因为他向同学撒谎了。而就在两个小时前手拉手情系贫困小伙伴的现场,他把这番话讲给了同去的小孩。并严肃的告诉他,“如果撒谎会剥夺你当义工的权利”。

如今我们一家都在从事公益事业,每次儿子都会以能参加义工活动感到自豪。每天晚上他总是爱不释手的摆弄我获得的道德模范奖杯。他说,妈妈,你不用把你的名字改成我的了,因为我长大了也会得到这个奖杯。在他的心里,他也正在以做一个好人而严格要求自己。虽然还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是我只希望他快乐善良。

因为真诚而善良,因为善良而美丽。沿着真善美的家风之路,我相信孩子的明天会更灿烂!

2024年家风家教观后感篇2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是每个人都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对于我来说,还有一句话一直伴随着我不断成长——尊老爱幼,和谐温馨;道德立家,光我曹门。这是我们曹氏祖训的最后一段话,也是我们曹家家风传承的根本。

虽然我从小就知道这句话,也大致知道祖训的意思。但是真正让我对这句话有着深深的体会和刻骨铭心的记忆,是发生在我五岁左右的一件事。

这件事发生在一次去动物园的路上。那天,我和爸爸在公交车上有说有笑,商讨着到动物园后先看什么,再看什么,一切都是那么美好。车辆行驶途中,有一位老奶奶颤颤巍巍地登上了这辆公交车。老奶奶看起来已年过花甲,白花花的头发纹丝不乱,久经风霜的皱纹已经深深地刻在脸上,眼睛像一潭泉水深陷大山之中,衣着干净而朴素。爸爸看见老奶奶站在过道中间,弓着腰紧紧地拉着扶手,马上站起来走到老奶奶身边。扶着老奶奶慢慢地走到我身旁的座位(也就是爸爸之前所坐的位置)。老奶奶说着谢谢,并表示“小伙子,我没事,你坐吧”。爸爸在我一脸疑惑和不满中坚持站在座位旁,直到老奶奶下车。

我们到站下车后,我气嘟嘟地表达着我的不满“老奶奶已经说不坐了,你为什么还要把座位让给她”?爸爸一脸严肃地说:“你还记得我们曹氏祖训的最后一段话吗?”“知道,应该是尊老爱幼,和谐温馨;道德立家,光我曹门。可是,我还是小孩子,我想和你坐一起嘛”我开始撒娇。“既然你知道祖训,就应该知道,我们的祖训不单是让我们背诵的,更应该是让我们践行的,我们应该用实际行动来遵从祖训!这既是祖训也是一种孝道。”我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嘟囔着问爸爸“难道在车上扶老人也是孝道吗?”爸爸循序诱导,脸色缓和告诉我“是的,孝有很多种,孝敬父母和长辈是小孝;帮扶他人,热爱社会是中孝;而孝爱天下众生、不存偏见则是大孝”。

这件事让我不但加深了祖训的记忆,更理解了祖训的含义——尊老爱幼不但是一个人应具有的品德,更是和谐温馨的前提!只有时刻把“道德立家”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才能真正传承我们的家风!

2024年家风家教观后感篇3

我家曾经有四代人,四世同堂,有着严厉苛刻的家风,这样使得家族耕读文化传统得以代代传衍下去。

我的曾祖母是一个让我难忘的人,她出生在一个贫寒黑暗的年代里,几岁时候就成为孤儿,是好心的堂姐收留了她。后来条件好了,她仍不忘当初简朴的习惯,穿的衣服上不知有多少补丁了。家人都劝她,她也不听。最后,她是穿着打补丁的衣服离开这世界的。我的曾祖母时刻告诫我,简朴绝侈,才是真正热爱生活的做法。

我的爷爷虽然是一个农民,但他也同样注重文化教育,懂得知书识礼对人一生的重要性。他懂得农家孩子通过上学这一途径才能“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对我的父亲如此,对我也如此。每次回家,总能听到他的询问:”这一周有没有好好学习?“他从14岁就开始劳动,懂得生活的艰辛,深谙学习之重要性。从他每次并不多的话语中,我总能听出,这不仅仅是对我的一种关心,更是对我的一种期盼啊!

我的父亲是一位高中的语文老师,他爱好读书,知识渊博,我喜欢和他交谈,他话语十分睿智。有一次,他问我想考什么大学,我说,清华大学。我知道,像清华这样的名牌大学是很难进的,何况咱们中国人才济济呢。他没有否定我,而是微微一笑:”好啊!那就从现在开始就要打好基础,博览群书,心无旁骛,始终要有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读书要海纳百川,精读与泛读相结合;另外,格局要大,眼界要宽,要有一种家国情怀,更要有全球眼光。“,我想,他这也许是告诉我,对于理想,不能放弃,告诉我人贵在立志,志贵在长远。我记得前些日子,当国家领导人看望中国政法大学时,对广大青少年发出“要干大事,不要做大官”的号召,父亲在第一时间告诉我,要我牢记。现在回想起来,还真是一种激励!

简朴绝侈,立志求学,志存高远,这就是我家的家风,每时每刻激励着我。想起曾经看过《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曾国藩对其子孙的教育不仅启发了其后辈,就连当代人也被其深深影响,所以家风不仅作为家庭历代传承的文化,更成为中国特有的民族文化。

2024年家风家教观后感篇4

家,给人以温暖。它是人们的唯一定所,是人们的避风港湾。但是,家要有家的样子,不能乱七八糟,没有规矩。有句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如果一个家庭,没有规则,只有溺爱与包庇,那请问这是一个家吗?家原本是一棵参天大树,是一座巍然耸立的大山,万一。他忽然倒了,塌了。请问,这是谁造成的?是我们。爸爸没有威严,妈妈全是溺爱,我们变成一个个蛮横无理的人。家这棵参天大树一倒,大山塌了,我们后悔了,懊恼了,可惜晚了。

我记得寒假临近过年时,电视上出现了一种许久未听过的新词“家风”。这一词是新闻联播上所播出的,他们派出记者,随机提问,“家风是什么?家教是什么?”行人的答案各不相同。

家风,我认为是家里人的一种行为,是好是坏。我认为我家的家风是热情,爽快和执着,因为家中的每个成员都十分热情好客,遇到困难不退缩,说到做到,很少食言。

家教,我认为是家人的素质,是深是浅。家人如果不学习,将得不到知识,学不到文明。教育,是尤其重要的一点。从小,父母教育我们要认真做事,知错就改。现在老师教导我们分清黑白,认真做人,踏踏实实。将来,会是社会教育我们坚持不懈,守法牢记。每一天,我们都学到东西,学到知识,学会了文明,懂得了道理。

家训,我认为是家人的教训,是严是松。如果每个人都官官相护,隐藏事切,我认为就要使用杀手锏了。如果每个人都坦诚相待,大公无私,我认为规则没有必要了。家训,该用的时候,一定不能手下留情,不该时千万不要用,否则会铸成大错。

一个家,既要有令,也要有暖,二者不可缺。

2024年家风家教观后感篇5

学校发起家风调查。“家风是什么呢?”在回家的电梯里,我迫不及待的问妈妈。

妈妈微微笑着说:“你注意观察呀,其实,每天,你的行为,都在体现我们的家风。”

我怎么没有印象呢?我使劲挠了挠脑袋,疑惑的看着爸爸,爸爸懒懒的笑着说:“回去问问爷爷。”

我无奈的翻了翻白眼,知道他们肯定是不会告诉我了。只好自己观察吧!

到家,爷爷已经做好了香香的饭菜,我抢先拿了筷子,准备向美食发动强势攻击,这个时候,爸爸皱了皱眉头,说:“家风旅游去了吗?爷爷还没上桌呢,怎么可以自己先吃呢?”

哦,我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家风啊!我赶紧放下筷子,去厨房帮爷爷把最后一道菜端了出来,端正的坐在桌子前,等爷爷坐好了,爷爷说:“吃饭了”,我开动了筷子,大口大口的吃着饭菜。这时,老爸拍拍我的头,说:“对嘛,这才是孝顺懂礼貌的孩子嘛!”

“那我们家还有什么家风呢?”我大口嚼着饭菜,模糊不清的说。

老爸说:“食不言寝不语也是家风!不过,还有其他的家风,你练功的时候就能体会到了。”老爸说完,贼贼的阴笑了两声,我突然背脊骨发冷,掉了一身的鸡皮疙瘩,好可怕!

很快就到8:30了,妈妈说:“幺儿,该练功了。”这声音像天使的声音那么温柔,可我觉真得像是魔鬼在召唤我一样!

“o,no!”我痛苦的呻吟了一声,极不情愿的放下手里的书,慢慢腾腾的开始换衣服。

半个小时踢腿、下腰、劈叉之后,我迎来了终极的考验——靠墙劈腿!这个痛从心底里钻出来,跑到我的每个毛孔里,我痛的说不出话,连惨叫都发不出声音,我只想赶快结束这个魔鬼时刻!可是老妈说:“还有5分钟,坚持一下,艺术团在向你招手哦!要不要听首歌放松一下呀?”她的声音很温柔,但我真的很痛苦!为了进艺术团,我只有咬牙坚持,我忍!我开始做大口的深呼吸,调整自己的情绪,请求妈妈为我放首歌,慢慢的,我不觉得痛了,我知道已经超越了今晚的极限——我的腿麻了!

这时,老爸推门进来了,他嘻嘻的笑着说:“今天不错嘛,坚持的越来越久了!看你的样子,再坚持八十分钟也是有可能的嘛!你不是问我什么是家风吗?这就是咱们的家风,吃得苦,有毅力!”

我心里一阵春风吹,偶也,原来这也是家风,我做得很不错嘛!

我们家的家风就是这样的,你们家的呢?

2024年家风家教观后感篇6

家是花根,孩子是鲜花,家如阳光,鲜花只有在阳光的照射下才能清香宜人;家庭是种子,孩子是小树,家风如雨露,小树只有在雨露的滋润下才能茁壮成长。多才多艺的我就在这优良活水中健康生长。

有人说:“家是第一所学校,父母是第一任老师。”这话一点不假。在我家客厅里最显眼的地方,挂着一幅精致的毛笔字,我想这幅字也许就是家训吧!上面的“吃苦耐劳、持之以恒”却深深地刻在我心中。爸爸就以这六个字为人生准则,也同样用这六个字教育我。

虽然爸爸是个普通的工人,但一直教育我“吃苦耐劳、持之以恒”让我写书法得到荣誉。说起荣誉,记的一次,我每天去书法班练毛笔练的时间长了,有些厌烦,我灵机一动想:到“装”肚疼这样就不用去书法班了。一开始,爸爸以为我真疼还给我买药吃。就这样悄悄的骗了一次又一次。没想到这次让爸爸识破了,严厉的教育了我还给讲了一个故事:“明朝嘉靖皇帝朱厚熜幼时贪玩无心读书,他父亲兴王心中担忧,就将他关在书房里,反复罚抄一副家教对联:“读书练武好学好更好;创业难当权难知难不难。”规定每天抄100遍,否则鞭笞。朱厚熜整抄了100遍才领悟了父亲的苦心,痛哭下跪于父亲面前请罪。从此,他把对联挂在书房敦促自己用功读书。

听完故事后,我开始好好“勤学苦练、持之以恒”,每天晚上无论刮风下雨都要坚持去学习书法。老师一字一字的认真教我怎样下笔,怎样回锋,怎样把字写的出神入画,发挥我的“灵”性。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全县小学书法大赛”获得特等奖。还有“社会成人高等书法考级”已过5级等等。现在我在学校也小有名气,同学们叫我“小书法家”爸爸妈妈也为我骄傲、为我自豪。这些都是归功于我有一个良好的家风。它像是一部无字古典书籍,让我在这种柔和气氛中接受熏陶和洗礼。

家训是一曲启迪奋发向上的音符,家风是一首无词动听旋律的歌。它们是我不断前行的航标,它们也给了我不断前行的力量。

2024年家风家教观后感6篇相关文章:

2024年榜样8观后感通用8篇

2024年榜样8观后感心得7篇

2024年榜样8观后感推荐7篇

2024年榜样8观后感优质5篇

2024年绝密使命的观后感8篇

2024年灯塔第二十课观后感8篇

2024年榜样8观后感心得参考5篇

2024年榜样2观后感心得体会7篇

2024年禁毒读后感7篇

2024年过年读后感5篇

2024年家风家教观后感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1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