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不仅是教学的蓝图,也是实现有效课堂管理的重要工具,教案的全面性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与变化,发发总结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2年级音乐下册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2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从音乐中体验农业丰收带来的农家乐,了解社会的安定与发展。
2、用活泼热情的情绪,准确流畅的演唱,表现朝鲜族人民喜获苹果丰收时的喜悦之情。
3、通过聆听、感受、模仿,教师引导和指导、小组合作学习、自学等方式,正确的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等。用自然和谐的声音准确的演唱二声部合唱。
教学重难点:
1、第一乐段,乐句多是一字一音,速度较快,演唱时较难掌握。用舌尖弹唱等方法来演唱。
2、用自然、和谐的声音来演唱二声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导语:同学们,现在正值凉爽的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你们想不想和我一起到农村去走一走,看一看呀?那我们就一起去感受一下农家丰收的喜悦。唉,你们听哪里传来了欢快的鼓声。
二、节奏练习
1、节奏1的练习师敲鼓:____(先弱后强,先慢后快。)同学们,还等什么你身边就有鼓,想敲就和我一起敲啊。(反复敲三四遍)
2、节奏2的练习师:嘘,注意听,鼓声发生变化了。师敲节奏:______x.(先慢后快。)师:我们先慢速来敲。(敲好后速度加快)仔细听,速度加快了。
3、完整的节奏练习你们的耳朵真灵,敲的非常准确。那下面,请同学们看我的手势来敲,我伸一个手指你们就敲第一条节奏,我伸两个手指,你们就敲第二条。看谁的反应最快,准备好了吗?(出示节奏卡片)
4、为歌曲伴奏师:还是按老师的手势,让我们随着音乐来试一试。(可以敲两遍,这是让学生熟悉歌曲的一个过程。)放录音范唱。
三、了解朝鲜族风土人情,看风光片。(《苹果丰收》歌曲范唱作背景)师:唉,同学们快看,欢快的歌声和鼓声把我们带到了哪里。
问:你看到了什么?(生答:――――)长鼓是我国朝鲜族特有的一种民族打击乐器,同学们刚才看到的边击鼓边跳的舞蹈就是朝鲜的长鼓舞。
四、学唱歌曲
师:同学们,原来朝鲜族人民在载歌载舞的庆祝苹果丰收,让我们也来分享这份丰收的喜悦,和他们一起来唱一唱这首朝鲜族民歌《苹果丰收》。请同学们轻声随着录音唱一唱。(出示歌片)
1、学唱歌曲一声部
(1)听录音范唱自学第一声部的歌词。(两遍)
(2)随琴唱歌词。师:我听到同学们都能跟着唱了,一起随着老师的琴来唱一唱。(师弹琴生唱歌,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歌曲中每个乐句的第一拍,都使用了符点节奏,你们知道为什么吗?朝鲜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而符点节奏带有舞蹈感和动感。歌曲表现了姑娘们蹦着跳着采摘苹果的情景。你想,她们肯定要使劲跳才能摘到高处的苹果,所以我们在唱的时候,一定要突出第一个字,像我这样(师示范)一个个苹果都红红的,这麽惹人爱,你不喜欢吗?(教唱处理第三乐句的唱法)
(3)再完整的齐唱一遍。
(4)随音乐伴奏唱一遍。
2、学唱歌曲二声部师:苹果丰收了可不光是朝鲜族的姑娘们高兴,你们听,朝鲜族的小伙子也高兴的唱了起来。我来扮演朝鲜族的小伙子,和姑娘们一起来演唱这首歌,送给你们,看谁听能听出姑娘和小伙唱的有什么不同?
(1)教师随录音范唱二声部旋律,出示完整的歌片。师:小伙子唱的是歌曲的二声部。是用啦唱的。声音低沉,没有姑娘的歌声明亮。(你很会听,说的真好。)(2)学生模唱二声部旋律师:和姑娘们比起来小伙子的歌声好像有点弱,谁想帮帮我和我一起来唱?谢谢你们,让我们先随着琴用“啦”来唱一唱。(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教唱。)(结束句旋律下行了,更好的表现出小伙子浑厚的声音。)3、随录音练习合唱师:我们和朝鲜族姑娘们一起来唱这首歌,我们大家都来唱二声部。(师指挥生随录音范唱齐唱二声部)
4、师生或生生分组练习合唱师:下面我们分成两组,前面的这四个乐句大家齐唱,后面的合唱部分,第一组唱一声部,第二组唱二声部。老师来当指挥。好,第一组先来唱一遍一声部,第二组听的同时,在心里默唱你们声部的旋律。第二组来唱一遍二声部,第一组在心里默唱你们的旋律。
5、评价师:谁来说一说,我们两个小组配合的怎么样?好,发扬优点,弥补不足,我们交换声部在来一次。同学们,让我们像合唱团的小朋友一样站起来演唱一遍,起立。
五、乐器伴奏师:合唱歌曲给人演唱效果丰满的感觉,把朝鲜族人民都来忙着采摘苹果的热闹景象表达了出来。
1、为歌曲伴奏师:合唱歌曲给人演唱效果丰满的感觉,把朝鲜族人民都来忙着采摘苹果的热闹景象表达了出来。只有歌声好像不能更好的表达人们高兴的心情和热闹的场面。你们有好办法吗?这样吧,我们来合作一下,先请中间一排的同学来为我们伴奏,两边的同学来唱歌,根据歌曲的情绪前面用节奏
2,合唱部分用节奏
1,看我们能不能配合好。
师:说一说,我们的配合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2、换这一组来伴奏,这两组来演唱再来一次。师:有了鼓声的加入,把朝鲜族姑娘载歌载舞喜摘苹果的情景表现的更加生动活泼了。你们的表现都很棒。
六、小结:因为时间关系,今天的快乐农家旅行就要结束了,希望每一位同学都得到了不同的体验和收获,让我们共同期待下一次的快乐农家行吧,同学们再见!
2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木管乐器的形状、音色和演奏方式和波尔卡。
2、通过聆听《单簧管波尔卡》,感受单簧管的音色及表现力。
3、初步了解乐曲各个部分的旋律,培养学生对旋律的记忆力,并通过身体的动作来表现音乐。
教学重点:
通过聆听《单簧管波尔卡》,感受和表现音乐的情绪。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乐曲3部分的旋律,培养学生对旋律的记忆力,并通过身体的动作来表现音乐。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师:轻轻地,我们推开了音乐小屋的门,小屋里正上演着一场热闹的音乐会呢!今天的主角是谁啊?推开门,一起去看看。(播放ppt)。
师:哦,原来今天是木管乐器的专场呢!对了,同学们,你们谁认识我们的木管乐器啊?说说我们学过的乐器中谁是木管类乐器呢?
生:长笛、短笛、单簧管、双簧管、大管。
师:大家说的都很好,那么现在就让我们去认识一下木管家族的成员吧!(出示ppt,木管类乐器的分类)。
木管类乐器包括:长笛、短笛、单簧管、双簧管、大管。
师:木管家族的成员们看到有这么多的小朋友来看她们,想在音乐会开始之前,和我们来做个游戏,它们每个都身怀绝技,想考考大家,看看谁能听声音找到它们。(出示连线ppt)。
师:(播放双簧管演奏歌曲)大家觉得刚才的这首歌曲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生:优美的、温柔的。
师:那你能给它和自己的照片连上线吗?(生连线“双簧管”)。
师:(播放长笛演奏歌曲)和双簧管比,你觉得这种乐器的音色有什么区别?
生:稍微的欢快了一些,音色更加抒情了。
师:老师认为长笛的音色,像一个美丽的少女。
师:帮它找到自己的照片吧。
(生连线“长笛”)。
2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音乐《小青蛙》《野蜂飞舞》,表现出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2、能够自编动作参与表演。
教学重点:聆听音乐,表现对小动物的喜爱。
教学难点:自编动作参与表演。
教学准备:录音机、电子琴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起立、问好、入座!
2、复习歌曲。
二、基本部分:
1、聆听《小青蛙》
(1)完整地聆听乐曲两次,分辨青蛙的叫声。
(2)听乐曲,在课本的方框中划线条,表示听到的青蛙的叫声。
(3)听乐曲,分别学做青蛙的动作表演。
2、聆听《野蜂飞舞》
(1)完整地聆听管弦乐,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提示学生回答歌中表现的野蜂急促地上下飞舞的形象?
(2)复听歌曲,自编动作表现出野蜂急促地上下飞舞的形象,随着歌曲录音用自编的动作表演。
3、编创与活动:
(1)认识铃鼓,并在教师示范下学会演奏铃鼓的正确姿势。
(2)把演奏铃鼓的方法留给学生分小组讨论,怎样奏出短音?怎样奏出长音?
(3)试着用铃鼓为学过的歌曲伴奏。想一想哪首歌曲合适?选一首让大家唱,并有几个学生用铃鼓伴奏。
三、结束部分:小结。
教学内容与教学目的:
一、通过听《糖果仙人舞曲》、《小天鹅舞曲》,唱《小红帽》、《有一个人在林中》童话色彩的音乐和歌曲,感受体验乐曲轻快活泼的情绪。
二、主动参与编创动作表现歌曲,填唱名,选择打击乐等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学会用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
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聆听管弦乐曲《小天鹅舞曲》。
二、学唱歌曲《小红帽》。
教学过程:
一、聆听管弦乐曲《小天鹅舞曲》。
1、初听前可结合画片或幻灯,用生动的语言讲述《天鹅湖》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分辨乐曲的情绪。提示:听到音乐,你感觉小天鹅怎样跳舞?
2、复听音乐,让学生扮演小天鹅即兴舞蹈。
提示:看谁的动作轻盈,和上音乐。
3、引导学生选择一两件打击乐器和着音乐敲击。
二、学唱歌曲《小红帽》。
1、用听唱法学会歌曲。从感受入手,多听录音或范唱。
2、在学生跟唱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指导学生边唱边表演。可以启发学生表创与课本不相同的动作表演,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4、启发学生根据童话故事《小红帽》改表歌词,加入情节表演,可制作道具配合表演。形成唱歌———表演——唱歌。
三、小结,下课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一、聆听管弦乐曲《糖果仙人舞曲》。
二、歌曲表演《有一个人在林中》。
教学过程:
一、聆听管弦乐曲《糖果仙人舞曲》。
1、初听音乐,教师可不讲剧情,让学生静静的感受音乐的梦幻色彩。
提示:在音乐中听到什么奇特的声音?请你用动作表示(指钢片琴的声音)音乐使你想到了什么?
2、复听音乐前,教师可讲述《胡桃夹子》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
提示:请你想象剧中人的形象,边听音乐边表演。
二、学唱歌曲《有一个人在林中》。
1、用听唱法学会歌曲。听歌曲录音感受歌曲。
提示:那两句是一样的?有几处是相同的?
2、反复范唱两次,让学生找出相同得旋律,唱一唱。
3、跟着老师有感情的读歌词,填唱歌词。
注意弱起的第一个音不要吃掉,并注意音准,用模唱解决。
4、学会歌曲后,分角色表演歌曲。
提示:想一想怎样表演?
三、小结,下课
课后反思:
2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篇4
教学理念:
1.建立平等互助的新型师生关系。
2.建立良好的音乐课堂氛围。
3.鼓励学生的音乐创造,重视音乐实践。
教学内容:聆听歌曲《我有一双万能的手》表演歌曲《粉刷匠》
教学目标:
1.能了解手的用途,理解劳动的愉快;能用自信的声音,较准确的音高、节奏有表情地演唱《粉
刷匠》。能够在《粉刷匠》的歌表演活动中参与表演,并从中体验上音乐课的乐趣。
2.用身边的材料模仿打击乐的声音为歌曲配伴奏。
3.通过编创动作和表演,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创造意识。
教学重点:
1.了解人们的双手不但能劳动,还能传情达意。
2.通过音乐创造实践,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创造意识。
3.在为(粉刷匠)编配伴奏的过程中,掌握歌曲的基本节奏。
教学难点:能用探索式的学习方法掌握碰铃、响板的多种演奏方法。
教学方法:游戏导入法、示范法、比较法、听唱法、参与体验法。
教具准备:电子琴、多媒体课件、打击乐:碰铃、响板(瓷杯、瓷砖、玻璃杯、铅笔、钢笔等)
教学类型:1综合课型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感受音乐,激发兴趣。
1.律动《口哨与小狗》拍手进教室。
2.欣赏幼儿歌曲《小小手》,师生一起做手指游戏。
二、游戏导入、激活思维。
1.猜一猜(两棵树,十个杈,不长叶,不开花,吃饭劳动全靠它)打一身体器官。(教师在投影灯下做手的动物灯影游戏,请同学们猜猜)师:今天这节课,老师首先要用双手模仿一些动物的造型,请同学仔细观察投影仪上有些什么动物?
2.学一学(模仿动物的叫声或有特点的动作)师:谁能用自己的声音模仿一下他们的叫声,或者模仿一下他们的动作。
3.说一说(说说手的用途)师: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能干的手,它们能干些什么呢?
4.做一傲(教师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对手的描述,到台前表演示范,然后教师带领学生将学生的示范动作按节奏重做一遍。)
5.看一看影视资料、图片(生活中有关手势的内容:劳动、做事、舞蹈、各类手语。如胜利、真棒、ok等手势。)
三、参与学习,感受体验
1.听一听(欣赏《粉刷匠》,初步感受歌曲情绪)师:我们的双手能做各种各样的事情,下面我们
来听一听《粉刷匠》唱了些什么?他们的双手都做了什么?
2.学一学(复听歌曲,随着歌曲录音,模仿粉刷匠做各种动作。)
3.试一试(为歌曲编配伴奏)
a.认识碰铃,并在教师示范下学会演奏碰铃的正确姿势。
第一步:让学生用碰铃为歌曲配伴奏(节奏谱x―|x一|
第二步:让学生尝试用笔敲瓷杯、玻璃、瓷砖、两支钢笔对敲等方法模仿碰铃声,并用这种自制的碰铃为歌曲伴奏。
b.认识响板,并在教师示范下学会演奏响板的正确姿势。
第一步:学生用响板为《粉刷匠》配伴奏。(节奏谱xx|xx|)
第二步:引导学生找找身边的“响板”并敲一敲,然后用自制的“响板”为歌曲伴奏。
四、情蛀表达,育歌子乐
1.议一议
a.师:如果你是粉刷匠,或者帮妈妈做了一点事,得到妈妈的夸奖,你的心情是怎样?
b.方法:可展开讨论,结合歌词“小鼻子变呀变了样”讨论小鼻子为什么变了样,由此让学生懂得劳动要不怕脏和累,理解小粉刷匠忘我的劳动精神和看到劳动成果的喜悦。
2.演一演
a.听课件伴奏音乐,试着编创自己的动作,也可试着用旧报纸把自己打扮成粉刷匠的样子,边唱边表演。
b.教师根据学生自愿将学生分成三组(碰铃组、响板纽、表演组)进行综合艺术表演。
五、创作表现,延伸课堂。
1.听一听(欣赏《我有一双万能的手》)师:我有一双万能的手,样样事情都会做……听听下面的小朋友是怎样唱的?
2.学一学师:为什么妈妈说我是一个好孩子?劳动会给你们带来什么样的心情?(师生共同讨论,历数一双手的功劳:洗衣服等家务劳动;订图书、平操场等爱校园的劳动;拾麦穗、拔野草等生产劳动,真是样样事情都会做,使学生明白劳动光荣的道理,要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3.表演唱跟着音乐边唱边模拟歇中的情景表演。音乐反复,学生随着音乐表演走出教室。
摘自2006年6月《儿童音乐》
2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篇5
教学内容:
1、听:《梦幻曲》
2、认:小提琴与大提琴
3、动:音乐游戏《都睡着啦》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梦幻曲》,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兴趣。能用简单的动作表现音乐的 情绪,理解乐曲所表现的内容;
2.通过欣赏,感受音乐中动人的抒情风格和芬芳的幻想以及每一段落所表达的不同音乐情境;能区别乐器小提琴和大提琴。
3.通过音乐游戏《都睡着啦》,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及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听赏乐曲《梦幻曲》,让学生初步了解西洋乐器大提琴独奏营造谧静甜美的表现力,感受乐曲跌宕起伏,婉转流连,探索、表现乐曲表现的情境。
2、难点:能随着乐曲的情绪把自己的幻想用动作表现出来。
教学过程:
课前把学生分成四组,分发四块粘贴板;并要求学生给自己组里起个好听的名字,如:“梦幻队”“梦想队”等等。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好,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小客人,(看课件,闭着眼睛的小姑娘)可是这个小客人不理我们,她在干什么呢?(引导说出听音乐)对,她在听音乐,是什么音乐这么好听,让我们也来听一下。
(三)新课教学
a、初步完整感受
师:请同学们边听边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课件出示:听这首乐曲你联想到什么?心里有怎样的想法?
播放乐曲,生静听
师:噢,有些小朋友说听了想打瞌睡,有些小朋友说想睡觉,那小朋友你们平时是怎样睡觉的呀?
师:你是倒在床上就睡着的吗?
师:噢,有的小朋友上床了还要想想今天有哪些有趣的事情才睡觉,有的小朋友友睡不着要翻几个身,那你能听着音乐表现一下你是怎样准备睡觉的吗?
b、分段聆听
a第一乐段
师:天色暗了下来,四周静悄悄的,小朋友要睡觉了,你是怎样睡觉的吗?
播放第一段音乐,让学生边听音乐边用动作表演准备睡觉。
师:小朋友,你们觉得这段音乐是怎样的感觉?很吵闹吗?(平静,柔和)
师:小朋友你能把这段音乐用线条或颜色画出来吗?(在课本上练习)
b、第二乐段
师:好,现在有好多小朋友“睡着”了,老师想知道小朋友你们平时睡着了会怎样?
生:做梦
师:你会梦见什么吗?假如你现在睡着了,你会想些什么?
师:我们来看看我们那位小客人,她在做什么梦?
播放第二段音乐,及课件图片(小姑娘变成了一只小鸟,在森林里快乐的飞翔舞蹈,看见美丽的花朵,摘了几朵,飞去送给了她喜爱的妈妈和老师,祝她们节日快乐)
师:恩,原来这个小客人是个很细心的小姑娘,我们一起站起来学习一下小姑娘好吗?
师:小朋友你们听了这段音乐,你们会做怎样的梦?请小朋友听音乐表演,可带上自己喜欢并相配的头饰,要求学生站起来自由表演,给有创新的组分别粘上彩旗。
师:小朋友都表演的非常好,那你们知道这首乐曲叫什么名字吗?(请学生为乐曲起名字)
师:舒曼叔叔也给这个乐曲起了一个名字叫《梦幻曲》(让学生读课题),现在老师请小朋友看黑板出示主旋律彩页
师:大家看,这几句句子音比较多,旋律有较大的起伏(教师手势上下演示),我们一起来听音乐哼唱一下,好吗?
师生听音乐哼唱,教师要做相应的上下手势,表现旋律的跌宕起伏。
师:你们的声音真好听,老师都被你们吸引住了,再唱一遍给我听好不好!
师:好,小朋友想想我们这一段音乐用哪一种线条或颜色来表现呢?学生练习。
师:老师已经看到了小朋友的好多梦想,你们的理想是美好的,是伟大的!但梦想不能光靠想,只有梦想醒后勤奋的人才能将梦想变为现实。小朋友你们能做个勤奋的人吗?
c、完整体验
师:舒曼叔叔写的《梦幻曲》好听吗?喜欢不喜欢?那好,咱们再听一遍,
把你感受到的和学到的知识都表现出来!
师:你知道这么好听的音乐是用什么乐器演奏出来的吗?(大提琴)
介绍大提琴:(用课件对比认识)出示大提琴与小提琴的图片,主要让学生看图片和听声音来区别和掌握认识大、小提琴。
(附教师参考表)
大提琴琴身:木制结构,以槭木和云杉为原材料配合制造的音色
琴弦:金属丝
琴弓:马尾
小提琴琴身:木制结构,以槭木和云杉为原材料配合制造的音色
琴弦:金属丝
琴弓:马尾
乐器特色:属提琴族乐器里的下中音乐器,音色浑厚丰满,具有开朗的性格,擅长演奏抒情的旋律,表达深沉而复杂的感情。
乐器特色:属提琴族乐器中的高音乐器,艺术表现力丰富, 音色优美、表达含蓄、变化多端,具有歌唱般的魅力。
师:这首乐曲好听吗?它还有用钢琴来演奏的,你们想听吗?
欣赏钢琴演奏的《梦幻曲》。
(四)综合游戏
师:大家积极性这么高呀!那我就再领大家做一个《都睡着啦》游戏
教师带学生跟音乐做音乐游戏,在游戏中要节奏练习“他 睡着 啦 ”
(五)小结
师:今天的音乐课大家都学到了什么?
师:看来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收获,老师真为大家感到高兴。今天我们通过听赏优美的《梦幻曲》,共同感受了舒曼叔叔抒情、遐想的作品风格。有机会我们再共赏他的更多作品,同学们再见!
2年级音乐下册教案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