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写教学计划是教师必须要掌握的一项重要技能,提前制定一份教学计划对开展我们接下来的教学工作有很大帮助,发发总结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幼儿园科学领域教学计划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幼儿园科学领域教学计划篇1
一、幼儿情况分析
小班幼儿由于年龄小、他们对一些简单的学习10以内自然数及其加减运算、感知物体的数量的理解能力差。对数与数之间的落差关系理解能力差,对于身边自然环境中常见的事物不能够理解,由于这些意识还没有养成,还有待进一步培养。
二、科学领域的目标和内容
(一)科学领域的目标
1、知识方面
(1)在生活中观察和摆弄各种物体、探索各种现象,获得对事物特征及其联系的粗浅理解。
(2)在生活,游戏及其他活动中理解建立初步的数学关系。
2、能力方面
(1)运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并能用适当的方法表达和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2)借助具体的事物和形像进行初步的逻辑思考,运用以有的科学知识和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情感方面
(1)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喜欢探究和思考,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关心和爱护周围环境中的事物,亲近自然,珍惜自然资源
(二)科学领域的内容
1、科学、(自然、科技)部分
认识身边自然环境中常见事物,包括有生命物质(动物、植物等)和无生命物质(砂、石、土、水、阳光、空气等),通过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了解它们和生活的具体联系。
2、数学部分
学习分类、排序和对应、包括:按物体的外部特征及多种特征进行分类,按物体内在的包含关系,按物体量的差异及按某种规律进行排序;将相关物体进行一一匹配,用一一对应的逻辑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等。
学习10以内自然数及其加减运算,包括;感知物体的数量理解数的实际意义,理解数与数的数差关系,认识数的组成,体验部分和整体的关系、认识数字理解数字的含义、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掌握10以内整数加减运算的计算技能。
认识几何图形,辨认常见的正面图形、理解平面图形的特征以及图形之间的简单关系认识立体图形,应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
认识量、区别和比较物体和各种量的差异,感受量的守恒,在比较量时初步理解量的相对性。
学习生活中常见饿数学知识,如认识人民币、认识空间、认识时间和时钟等。
三、科学领域活动的实施
1、内容的广泛性
科学的内容涉及很多自然科学的学科内容十分广泛,同时决大多数的科学内容的各种形式呈现在幼儿的常生活中,吸引着幼儿去注意、去探索。
2、知识的逻辑性
科学知识揭示的自然世界中的逻辑联系,因此逻辑性是它的重要特点,而数学知识所缺的事物之间抽象的数量关系,更是一种逻辑性知识。
四、教学进度安排
1、我会放玩具(数学)
19、云朵朵(科学)
2、甜甜的糖果(科学)
20、自然角里的小乌龟(科学)
3、喂宝宝吃饼干(数学)
21、高大的梧桐树(科学)
4、感官游戏-奇妙的口袋(科学)
22、小树叶找妈妈(科学)
5、分糖果(数学)
23、开汽车(科学)
6、感官游戏—神奇的罐子(科学)
24、踩影子(科学)
7、水果有几个(数学)
25、冷冷的水(科学)
8、种大蒜(科学)
26、冻冷花(科学)
9、大大小小的树叶(数学)
27、暖暖的帽子(科学)
10、一串红(科学)
11、小小送货员(数学)
12、苹果娃娃(科学)
13、铺地板(数学)
14、我喜欢的水果(科学)
15、放烟花(数学)
16、有趣的核(科学)
17、娃娃超市(数学)
18、照镜子(科学)
幼儿园科学领域教学计划篇2
一、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科学进入课程实验的新阶段。通过两年的学习,学生有了自己的科学思维方式,对科学探究过程有所了解,并能运用这一方法解决问题。但前两年的学习相比,本期课外实践活动增多,对观察和记录的要求很高,还需要长时间地观察和记录。要求学生有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新教材中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和学生以前所学相比,难度较大。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生动活泼,有很大的弹性和开放性。注重突出科学、环境、社会、技术(stse)的联系,加强了和其它学科的联系。本册教材引入专题研究这一教学内容。教材围绕“生物与环境”这一组统一概念组织“生命世界”和地球宇宙“中的相关内容。包括六个单元:生物生长的需要、生物与环境、人与环境、冷与热、地表剧烈变化、环境与保护。根据新科学课程标准,本册重在培养学生以下几种科学素养:
科学探究:知道科学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能进行观察、实验、制作等探究活动。对生物、地球运动等科学内容进行探究。
科学价值观:保持与发展想知道,爱提问、大胆想象、乐于探究的愿望。关心科学持新事物及stse之间的联系。正确的理解科学,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互助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学习中尊重事实、注重环境保护和与自然和谐相处。
科学知识:使学生了解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世界的一些基础知识。以及运用知识进行科学探究活动。
通过本册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的兴趣,使学生在科学探究、科学价值观、科学知识、stse各方面得到发展。
三、教学措施:
a)开展生动的科学课,引领学生进行主动地探究学习。
b)建立科学文件夹,记录学生在科学课上的学习进展情况。文件夹包括以下内容:科学课笔记本、自己搜集的文字、;图表、图片、照片、观察报告、实验报告、记录表、评价表等。并在期末对学生做的文件夹进行展示与评比。
c)发挥评价对学习和教学的促进作用。教材提供了活动评价、单元自评、综合评价等到三类评价工具供教师和学生使用。采用形成性评价,使评价渗透在教学过程中,更好的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d)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把科学探究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与科学知识目标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技能与社会生活相联系,逐步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e)重视科学与技术的联系。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技术设计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f)树立安全意识。培养学生具有安全参与探究活动的知识、能力和习惯。
g)积极参与新教材实验。
h)开展环境,进行生物种养殖的课外实验,研究生物与环境间的关系。
四、潜能生培养措施:
根据对学生情况的了解,结合科学课的特点。潜能生主要表现在:
1、对学科知识无学习兴趣;
2、无科学探究意识,科学探究能力差;
3、缺乏合作意识;
4、实践能力不足。
针对这些情况,首先以生动的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供合作与参与的机会,培养他们科学探究的能力;在自由分组中安排他们进入较好的组学习,并开展“一帮一”的活动帮助他们。
五、课时安排:
本册教材以单元为内容单位,在课时安排上也以单元为主,并包括随时评价所用课时。
幼儿园科学领域教学计划篇3
学情分析:
四年级共有18名学生,这班的学生比较活泼,生性好动,好奇性强。从上学期的科学活动情况来看,学生对活动非常喜欢,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兴趣浓厚,但由于学生还有许多对科学课的不适应,不知道如何最有效的观察、探究、描述、总结、不会实际应用或联系实际。通过以前对科学课的学习,学生的学习有了很大的变化:课堂学习的注意集中了,小组合作探究更融洽了,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更强了,对&“科学&”也很自己的见解。不是说孩子是天生的探究者吗?所以我们要创造更多的机会,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待改进的是学生课堂学习的规范性和个别学生的学习习惯。另外科学探究小组的探究态度和习惯要进行着重培养。
教学目标:
(一) 充分展开教学过程,让科学素养的培养真正落实在每一课的教学活动之中。
(二) 加强对学习主体的研究,构建以儿童心理发展为线索的科学探究体系。
(三) 适当扩大单元规模,使学生能够在一段较长的时期内深入研究重要的科学概念。
(四) 更加注重科学程序的培养,探究方法不断丰富。
一单元:
1.组织学生经历一些典型的科学活动:
2.明确一些安全用电的常识,并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养成安全用电的习惯。
二单元:
1.知道花的各组成部分的名称;在对一棵油菜的花进行观察后能推测花的变化过程,并用科学画的形式记录下来;学会这种科学思维方式。
2.认识几种常见的植物散播种子的方式;认识各种植物的种子和果实在外部形态上是不同的,都有其独特的传播方式;认识种子和果实的结构与种子传播方式之间的联系;激发探究植物种子和果实的兴趣。
三单元:
1.交流讨论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成分的经历。
2.检验脂肪、糖类的活动经历。
3.观察生、熟食物,使用酒精灯烧熟食物,进行简单的观察和描述活动的经历。
4.观察变质食物,比较新鲜食物和变质食物的活动经历。
5.观察霉菌的经历。
四单元:
1.收集、观察岩石特点、对岩石成因和变化的探索。对岩石产生更大的研究兴趣,让学生获得丰富的研究岩石的愉悦心情。
2.获得有关岩石和矿物构造、成因、变化等方面的科学知识。
3.引导学生初步树立起保护、利用岩石的可持续发展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能用一根电线、一个电池,使一个小灯泡亮起来,以及用更多的材料使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
能在检测25种物体是否导电的活动中找到导体、绝缘体的特点;并且将感性的材料转化为理性的自己对导体和绝缘体的理解认识。
2.知道什么是完全花和不完全花、雄花和雌花、单性花和两性花;知道蚕豆种子的构造:由种皮
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技术;
幼儿园科学领域教学计划篇4
中班孩子对周围事物好奇,有必定的求知欲,喜欢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在操作活动中能积极动手,能及时跟伙伴沟通探索实践过程及结果。喜欢倾听动植物故事,愿意亲近和关心动植物,大多数孩子能通过实物进行点数,认识基本图形,但是孩子年纪反差大,有的孩子不能很好的按老师要求进行操作活动,不能用完全和精确的语言沟通观看到的过程和结果。因此,本学期我们将重要进行幼儿操作习惯、沟通习惯的培养。
一、总目标
1、帮助幼儿获取有关自然环境中动、植物及沙石、水等无生命物质及其与人类关系的具体经验,了解不同环境中个别动、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2、帮助幼儿了解四季的特征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观察常见的自然现象,获取感性经验。
3、引导幼儿获取周围生活中常见科技产品的具体知识和经验,初步了解它们在生活中的运用。
4、帮助幼儿学会综合运用多种感知事物特征,发展观察力。
5、帮助幼儿学会按照指定的标准,对物体进行简单的分类。
6、帮助幼儿学习运用简单的工具进行测量的方法。
7、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发现并与同伴、教师交流。
8、指导幼儿学习使用常见科技产品的方法,运用简单工具进行制作活动。
9、发展幼儿的好奇心,引导幼儿探究周围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自然物和人造物,愿意参加制作活动。
10、培养幼儿关心、爱动物、植物和周围环境的情感和行为。
二、内容
1、能自动参加科学活动,喜欢探索周围世界,关心、爱护周围的动植物和自然环境,愿意进行探索、尝试。
2、懂得四季的特点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获取简单的自然现象知识。
3、综合应用多种感官感知事物特点,并进行物体的简单分类;学习应用简单的工具进行测量,并能与他人沟通观看结果。
4、懂得生活中一些科技产品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观看、比较、判断10以内的数量关系,逐步建立等量观念;并能尝试解决生活中的艰难,促进推理和迁移才能的发展。
6、能自动、专心地进行科学操作活动,并在老师指引下,关注周围生活中物体量、形状、地位的改变,能依据物体的特点分类。
三、具体方法
1、通过亲子活动让幼儿亲身对周围物质世界进行感知、观看、操作、发现问题、追求答案的探索活动,应用合适的指引来满足幼儿的好奇心。
2、在指引幼儿认识五官时,首先让幼儿体会感官的作用,体验感官的协调才能。通过用眼睛观看事物,能应用视觉感受颜色的改变,提升幼儿的观看力,体会视觉暂留现象。并能应用视。
3、本学期,我们将指引幼儿认识空气、阳光、水等,通过看故事等懂得人类、动物、植物的关系,通过观看社会环境、湘江水源等懂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觉以外的感到途径探索事物如:触觉、味觉、嗅觉。
4、在数学地区中及时投放操作材料,指引幼儿在地区中练习数与量关系,图形与空间的关系。应用各种各样的操作材料指引幼儿认识数1~10,精确感知10以内的数量,知道它们能表示相应数量的物体;应用“一一对应”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会用“多”、“少”、“一样多”的词语;能按物品的属性分类,学习比较物体的远近、深浅、高矮、厚薄等。
5、在日常生活中指引幼儿感知时间的概念,认识不同面额的货币及币值;通过游戏活动和生活经验学会估算,逐步建立等量的观念。
幼儿园科学领域教学计划篇5
一、指导思想:
以贯彻落实《纲要》的理念及“科学领域”的精神为宗旨,以本园《幼儿园“生活、学习”课程构建的研究》课题为研究方向,积极创建“生活化的科学活动”这一特色课程体系,注重生活与科学的紧密结合,通过比较典型的课例设计与展示,使课程更加适合幼儿的发展需求,使我园的科学活动真正走上“生活化”的道路。
二、研究目标:
(1)立足儿童早期科学探究精神的培养,构建幼儿园小班、中班、大班不同年段幼儿科学的目标体系。
(2)从幼儿兴趣和生活环境出发,注重地区资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探索适合儿童科学探究的生活化和生成性科学内容,形成本土化幼儿科学的内容体系,形成具有本园特色的生活化的幼儿园科学课程。
(3)提高教师自身素养、丰富拓展科学教学方法,提高对科学的实践研究能力,为幼儿在科学活动中的合作能力的培养提供展示的平台创设支持性环境。
三、每月工作安排:
1、每月提炼一个较高质量的生活化的集体科学教学活动
3月份:实践一个以“人的身体”为素材的集体科学教学活动(大班)
4月份:实践一个以“纸”为素材的集体科学教学活动(大班)
5月份:实践一个以“瓶子”为素材的集体科学教学活动(小班)
6月份:实践一个以“水果”为素材的集体科学教学活动(大班)
2、每月提炼三份生活化的科学区域方案及教学案例,大、中、小各一份
3月份:设计以水为操作材料的区域方案。
4月份:设计以纸为操作材料的区域方案。
5月份:设计以瓶子为操作材料的区域方案。
6月份:收集源于生活中的素材所设计的教学案例。
四、具体措施:
1、以幼儿生活为来源、兴趣为基础、发展为根本选择科学内容,以幼儿的社会生活为基石,抓住幼儿身边的物和事来组织活动。依据各年龄段科学目标和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将科学渗透于活动、游戏和区域活动、家庭亲子等活动中,形成小、中、大科学内容系列。
2、围绕科学,投放和不断丰富班级活动区材料。引发幼儿的观察、探索、研究、操作;提供一个科学实验室,其中许多幼儿在探索过程中可能用得着的专门操作材料,如显微镜、天平、试管等;创设并不断丰富图书阅览室,不断丰富和收集一些百科全书。
3、在幼儿现实生活的真实情景和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多观察,多提问,引导幼儿大胆的思考假设、在生活的现实情景中去自主探究;支持鼓励幼儿大胆提问;接纳幼儿不同的见解、探究方式和发现途径;给予激励性的评价;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方法记录他们探究的过程和结果;鼓励幼儿间的交流和分享,引导同伴间的合作学习;调整师生关系为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关系。
4、充分利用社区和家庭资源,倡导家长们在家庭生活中多鼓励孩子们积极大胆地对自己的问题和猜想加以验证,使孩子们不由自主地把已有的知识储备与实境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探索更贴近生活。
五、预期的成果:
(一)实践成果:
(二)理论成果:
预期完成论文《让幼儿科学活动闪烁生活的光彩》、《让科学与生活更加贴近》。
幼儿园科学领域教学计划篇6
一、指导思想
在素质方针指导下,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对科学奥秘的探究意识,进一步推进学校科学工作,传播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激励科学创新,提升学校综合实力。
二、活动目的
1.学得开心,玩得开心。在学习中培养兴趣,在游戏中学习科学。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进取的科学素养。
3.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三、活动时间及地点
1.时间:课外活动时间
2.地点:科学实验室。
四、活动内容
选取较简单的实验,准备好实验材料,创造机会让学生动手做实验,让学生参与其中,亲历实验过程,真正经历科学学习过程。
五、活动措施
1.根据不同的实验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实验活动。老师可减少不必要活动前准备,多让学生自己进行准备,选取最适合的实验材料进行活动,提高活动效益。
2.活动时老师要作适当讲解,进行必要规范的演示,学生分组要团结合作。
3.实验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巡视指导,以保证学生实验成功率达到100%。
4、注意注重安全,对较危险的实验应多强调注意事项,要求学生严格规范操作。
5、鼓励学生动手的同时多动脑,大胆地创新。引领学生实验胆大心细,在活动中满足孩子童真的天性和激发孩子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六、注意事项
1.自愿参加,注重兴趣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
2.积极参与各项学习活动,有秩序,有热情。
3.自觉维护科学实验室的整洁环境。
幼儿园科学领域教学计划篇7
在孩子的笑声中,一个学期又过去了,今个学期我们小二班根据园工作要求胶及本班的实际情况,开展科学汉字和珠心算,通过一年以来的实践,幼儿的识字量语言表达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我们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科学:
一、每周专门设置两节科学汉字活动
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我们在每周二、周六早上第一节开展科学识字活动,上学期我上科学汉字课,都是先以游戏复习字卡—学习新课文—游戏认生字—欣赏单元课文,可能每节课都是这样,幼儿每到上科学汉字活动,就一副很无奈的样子今学期由于整合课程的开展,我改变了以往的教法,把科学识字与整合课程结合起来,如:五月份我班的是《可爱的小动物》,于是我在认识“小蚂蚁的家”活动中插进了听读游戏19课“小蚂蚁”还进行了歌表演,幼儿在表演中自然而然的认识了字宝宝, “蚂蚁”“想”“搬”。
二、结合幼儿的年龄特征,设计生动有趣的识字游戏
小班的幼儿都是喜欢模仿的特点,于是我设计了识字“蝌蚪找妈妈”“帮鸡妈妈找蛋”的游戏,在“蝌蚪找妈妈”游戏中请小朋友戴着小蝌蚪头饰,大家一起念儿歌做动作,“小蝌蚪,游呀游,小河里面转圈游,转呀转,东过游来西过游,闭上眼睛想一想,妈妈妈妈在哪里?” 说完小蝌蚪睁开眼睛站起来去找小字卡,幼儿在快乐轻松的游戏中学会了字宝宝,在“帮妈妈找蛋”游戏,活动准备时把相应的蛋形的小字卡放在空地,教师扮妈妈找到了一个蛋,蛋上有xx字宝宝,鸡妈妈说:“谢谢”我们班的幼儿现在变得很喜欢玩这些识字游戏连最调皮的张溢明一下课就嚷“老师我们玩‘帮妈妈找蛋’吧”!
三、把识字继续灵活贯穿幼儿一日生活中提供机会让幼儿科学识字
在餐前饭后孩子们都爱围成一堆,进行识字活动,你考我,我考你,大家比一比,有一次幼儿在饭后阅读图书时,黄裔熙惊讶地伏在我身边“老师,我认识这两个字是‘大灰狼’这两个字是‘青蛙’”。平时,我尝试无声教学。把生活中的指令写成字宝宝如:“请安静”“集体回答”“散步”一天反出示,幼儿自然而然的认识了,在户外活动中,我们玩“小兔拔萝卜”的识字游戏“风神来了”的识字游戏,就这样把本来枯燥无味的字宝宝,变了一双脚,走到孩子们的世界里。
四、培养幼儿科学识字常规要求
学期初,幼儿看书,读书都有个坏习惯,读到第8课翻到21课去了,总之哪里的课文插图好看,他们就翻到哪里去今个学期,我加强了听读常规要求,要求他们听音乐传书,一页一页的翻书,小组长收书的方法,培养听读常规:手指字,耳朵听眼睛看书读轻声,坚持不懈地抓常规,幼儿学会了良好的阅读习惯,而且阅读图书、画报、报纸的能力有很大的提高。
五、做好每周每季度每学期的字宝宝小结
根据本班的.年龄特点,幼儿对字宝宝的遗忘率很高,今天学的明天问他们又忘得一干二净了,于是我们就按计划把字宝宝归类总结如:动物:“刺猬、蜘蛛、蝌蚪、蚂蚁、蜜蜂等”动词:“跑、打、搬、喝、钻、张开等”颜色:“黄、绿、红、蓝、黑、白等”由于归类幼儿对字宝宝的学会了。
六、引导家长配合科学汉字工作
我们班的家长对科学汉字都比较重视,如:吴泽霖、梅韵宁、刘诗颖家长每天晚上都会陪读听读游戏识字半小时,果然幼儿在家长翻的陪同下有明显的进步。
在珠心算方面,我们主要是学习0—5的拔珠清盘和正确姿势,经过一年的学习,班上90%的幼儿基本学会看算盘上表示1—5的事物和进行简单的脑像。
以上是我们小二班一个学期科学实践总结,当然还存在不足之处如:幼儿年龄较小,难读的字音发音困难如“蜘蛛”“银丝”。在珠心算方面,幼儿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在下学期工作中,我们会不断创新,为幼儿整体素质的提高奠定坚实基础。
幼儿园科学领域教学计划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