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优质课教案6篇

时间:
Animai
分享
下载本文

注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结合,是现代教案设计的重要原则,教师应定期回顾和更新教案,以适应学生的变化和需求,发发总结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蝉优质课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蝉优质课教案6篇

蝉优质课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能选择与实物相吻合的色彩,均匀地涂色。

2、大胆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表达对色彩喜好的倾向。

3、体验色彩构成的画面感觉。

4、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

1、能正确识别颜色,知道名称。

2、5cm见方的正方形白卡纸若干(幼儿使用),彩色笔,大图画纸一张,胶棒。

活动过程:

1、请幼儿在幼儿园环境中观察并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种色彩以平涂的方式绘制在卡纸上。

2、教师将幼儿平涂好的卡纸整齐拼贴在大图画纸上,组成一幅色彩构成的图画,请幼儿欣赏。

3、请幼儿说出自己平涂的颜色名称。这种颜色在幼儿园什么地方看到的?为什么最喜欢这种颜色?

4、请幼儿谈谈看到这幅画五颜六色的图画,他们有什么感受,想到了什么?

5、根据画面色彩给人的感受,请幼儿给这幅画起个名字。

6、可将这幅画装裱,形成有特别的墙饰。

活动延伸:

1、欣赏成人色彩构成的图画。

2、尝试其他的色彩构成。也可剪贴废旧画报,作无色彩构成。

教学反思:

本节活动让幼儿深刻地感受到了色彩的美。让幼儿在观察、实验中认识了几种颜色,使用颜色,并在调色活动中充分地感受到颜色的丰富多变。色彩是直观地,如果幼儿不能有意去感受,就会视而不见,因此本人让幼儿在实验活动中去体验发现的乐趣,在调色活动中感受颜色的多变,大大地激发了幼儿对色彩的关注,同时让幼儿观察周围的东西,让幼儿对周围的色彩产生了兴趣,就能主动去认识各种颜色,在配色活动中,也让幼儿对科学的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调色、配色,幼儿兴趣浓,而且大大激发了他们探索的欲望。但是在给幼儿操作调色的活动时,我没能充分地引导和组织幼儿探讨活动中遇到的各种现象,使得幼儿的兴趣停留在操作上,没能达到进一步探索的愿望。

蝉优质课教案篇2

教学要求:

1、认识6个生字,会写5个字,积累成语,理解词语含义,并学会用这些成语说话。

2、培养学生欣赏漫画的兴趣,感受幽默的魅力。

3、使学生养成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理解成语的含义。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同学们,你们喜欢看漫画吗?你能说一说你看过的漫画吗?(学生介绍)

那么你们知道三毛的故事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国漫画家张乐平笔下的三毛形象幽默《雨后春笋》

二、欣赏漫画,理解图意。

1、请同学们默默地把这几幅漫画看一看。

2、老师看见有的同学发出了会心的笑,那说明你看懂了这几幅漫画的意思,体会到了其中的幽默。

三、逐幅讲解,相机识字。

1、齐读课题,出示生字“笋”是下舌音,你们知道什么是“笋”,老师分析:笋sǔn形声字,是竹子的嫩芽,可以食用,笋生长迅速,故从旬声,注意第八笔要出头。

2、下面请同学们仔细看第一幅图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组内交流,这幅漫画的目的是“悠然自得”师领读,指名读、齐读,出示“悠”字认读组词,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那么“悠然自得”是什么意思?你能用它说一句话吗?

3、出示生字“欲”。

①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吗?

②“谷”+“欠”就念欲

③组词;

④这个字在第二幅图,同学们看一看,读“随心所欲”,你能说出意思吗?能否说一句话。

4、再观察第三幅图,学习生字“津”组词,看看三毛在干什么?那么“津津有味”是什么意思?能否说一句话。

5、三毛正津津有味的看着书却睡着了,他睡的很香,很畅快地进入了梦乡,这就叫“醋然入梦”领读词语指名读。

6、同学们观察五、六幅图,一场大雨把三毛浇醒了,看到了自己的帽子长高了,三毛怎样了,同学们齐读“大吃一惊”也就是非常吃惊,谁能用“大吃一惊”说句话。

6、三毛看着帽子心里在想什么?

(心里不明白,找不到答案)这叫“疑惑不解”指名读、齐读,说一句话。

学习生字“解”;

①字理识字:用刀把角分割下来就念“解”。

②组词。

四、理解幽默;

1、观察:三毛的帽子和那根竹笋一起长高了,三毛摘不到自己的帽子了。

思考:为什么会这样呢?

2、再观察:前三幅图中没有下雨,后三幅图中下了一场雨,竹笋就是因为这场雨长高的。

3、思考:课题:“雨后春笋”的意思,原来就是下雨后,竹笋生长的非常快,三毛仅睡了一觉,帽子就摘不到了,谁能具体地说说“雨后春笋”的意思。

雨后春笋:春天下雨后,竹笋长得很快,很快,现在比喻新鲜事物的大量出现。、

4、看了这组漫画,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五、总结;

同学们漫画能带给我们快乐,能让我们在欢笑中学到知识,能让我们更喜欢学习。张乐平关于三毛的作品还有《三毛的诞生》《三毛从军记》《三毛流浪记》等,希望同学们收集一下,好好品味。

蝉优质课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探索更多的方式、方法,使瓶(罐)子发出更好听的声音。

(2)使幼儿感受到音乐就在自己的身边,许多物品都可以成为乐器。

(3)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4)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活动材料准备:

1、请幼儿自备各种常见材质(如:铁制、塑料、玻璃、纸制……)的瓶子或罐子若干。

2、教师提供各种辅助瓶子发声的工具和材料(如:筷子、勺子、铅笔、大米、小石子、沙子、豆子、水、透明胶带、绳子……)若干。

3、各种大小不等的纸箱、盒子;各种厚薄、质地不同的纸张若干。

幼儿能力知识准备:

幼儿已进行过《会唱歌的瓶子》活动。

活动建议:

1、先请每位幼儿自选一种瓶(罐)子当乐器,用自己觉得最好的演奏方法,跟随音乐演奏节奏乐。

2、教师请幼儿闭上眼睛,分别用手、筷子敲击某种瓶(罐)子,请幼儿猜猜是那种瓶(罐)子发出的声音。

教师可引导幼儿思考:"用手和用筷子敲击瓶(罐)子后,发出的声音一样吗?"

3、教师出示部分辅助工具与材料,引起幼儿思考:"想办法让这些东西与瓶子结合起来,使瓶子唱出更美妙的歌声。"

4、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探索,启发幼儿用多种不同的方法,使瓶子发出各种声音和节奏型。

(1)引导幼儿用不同的工具敲击瓶子的不同部位,仔细听一听,声音一样吗?哪个声音较高?那个声音较低?

(2)引导幼儿将不同种类、不同数量的材料装进瓶中敲击或摇晃,试一试声音会变化吗?变高了还是变低了?(如:将水注入几个玻璃瓶中,用筷子敲一敲,看看水多的瓶子声音较高还是水少的瓶子声音较高呢?)

(3)引导幼儿把瓶子捆(粘)在一起,用筷子刮一刮,听听是什么声音?

(4)引导幼儿把薯片罐子由低到高排列在一起,用筷子按顺序敲一敲,声音是怎么变化的?

5、请创造出不同声音或不同节奏型的幼儿逐个表演自己的`操作方法。使幼儿感受变化多样的音色、音高和节奏。

6、出示各种纸张、纸箱、盒子,启发幼儿分组尝试用不同的方法使它们也能发出不同的声音和节奏型,并请个别幼儿展示。

7、请幼儿找找自己身边还有那些物品也会唱歌。

引导幼儿有节奏地敲敲活动室内的其它东西。(如:桌子、椅子、玩具、门、窗、黑板、柜子、地板……)了解不同的物体经过敲击后都能发出声音,它们发出的声音不一样,只要动脑筋,身边的很多物品都可以成为乐器。

教学反思

音乐欣赏课《森吉德玛》,我感觉很难,真的很难。它不像唱歌课,当我们看到课题,稍加思索马上就会有清晰的教学思路。它不像唱歌课让你上起来那么轻松那么自如。更不像唱歌课让你感觉那样欢快活泼。把这节课上了几遍,每一次我都有不同的感触,因为讲台下的孩子对音乐的理解是不同的,对音乐的想象是不同的,其实包括我们听课的老师在内,哪一位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是一致的呢。有的孩子说音乐是悲伤的,也有的孩子说乐曲是优美的,还有的孩子感觉是沉闷的。音乐的不确定性在这里表现的淋漓尽致。所以我不敢给学生加框架,所以有时候我有些无措。所以这几天我静静的思考,深深的反思。领悟了:教无订法,学无止境,在音乐教学的路上我还只是个新手,还是个需要加倍努力的探索者!

蝉优质课教案篇4

活动一:我认识的蒙古族

目标:

了解蒙古族的文化。

准备:

1、经验讲述:我认识的蒙古族。

2、欣赏影碟带。

幼儿讲述看到的蒙古族文化特点。

3、选读幼儿调查表。

4、制作统计表

我认识的蒙古族

蒙古族(人) 民居 饮食 乐器

活动二:表演与创造

歌曲:草原牧歌

目标:

1、感受蒙古族歌曲的风格,培养幼儿的`感受能力。

2、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想象力和表现力。

准备:

1、幼儿每人一张纸,一套彩色水笔。

2、介绍蒙古族

过程:

1、告诉幼儿曲名,初步欣赏歌曲。

2、欣赏歌曲,感受音乐的风格,提问:你觉得这首歌是什么样的?(慢、很抒情、很宽广、辽阔、很优美)。

3、再欣赏歌曲,幼儿做动作要求动作舒展,符合音乐的性质。

4、学习歌词

a、欣赏歌曲,提问歌词内容

b、欣赏歌曲,幼儿跟着哼唱

5、欣赏音乐作画要求每个幼儿画一幅画,要求符合歌词内容,表现歌曲的意境。

6、边欣赏音乐、边绘画,在音乐声中,教师逐一展示幼儿作品。

蝉优质课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学习小伙子及妹妹善良、乐于助人的高尚精神。

2、掌握本篇小说的三个要素。

教学重点:

理解陈静、小伙子及妹妹三个不同人物的特点及小说是如何刻画的这三个人物的。

教学难点:

小说的主人翁是谁?为什么?

教具:

幻灯机、幻灯片

授课时数:

1课时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导入新课

助人为乐是雷锋精神的精髓,雷锋同志的`这种精神像春雨滋润着我们的社会,又像接力棒一代又一代的传了下来,我们的社会变得越来越美丽了。今天我将和大家一起学习《醉人的春夜》一课,和主人翁一起去分享助人为乐给我们带来的幸福!

二、传授新课

(一)请同学们仔细的阅读课文一遍。

要求:

1、了解故事的情节

2、将不理解的字词用铅笔画出来,自己动手查字典弄清出意思。

学生读完后,教师进行反馈。让学生复述课文的大致内容;让学生说出下列字词的意思。(用幻灯仪)

喟叹矜持讷讷爱莫能助踌躇沮丧娇嗔

(二)学生仔细朗读课文,读完后处理以下几个问题:

1、将下列任务性格连线

陈静善良、机智、幽默、乐于助人

小伙子直爽、坦诚、快人快语

妹妹矜持、内向

2、学生完成后让学生说明理由,并让学生找出课文中反映人物性格的例子。

3、学生讨论问题:

a、作者在刻画这三个人物时运用的方法一样吗?都分别采用了哪些方法?

讨论、明确:作者在刻画人物时所运用的方法不一样。在刻画陈静时,主要运用的是心理和行为描写;在刻画小伙子时主要是行为、语言、肖像;在刻画妹妹时主要是语言描写。

b、小说的主人翁是谁?(学生可能认为是陈静,这时教师要点拨)

讨论、明确:小说的主人翁是小伙子,因为小说的是通过小伙子表现出来的。

(三)分角色朗读课文,再次品味人物语言的精妙。

(四)作业:

1、试将小伙子和妹妹的性格互换一下,用自己的语言,将课文改写一遍。

(五)板书设计:

陈静善良、机智、幽默、乐于助人(行为、语言、肖像)

小伙子直爽、坦诚、快人快语(语言)

妹妹矜持、内向(心理和行为)

蝉优质课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及几百几十数的口算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计算。

2、 进一步体验除法的意义,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口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能够迅速正确的计算

教学方法:探索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教师的教学设计:

学生的活动教学反思:

一、复习

口算练习,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

二、新授

1、 出示挂图,引导学生看图,渗透环保。提出问题:可以分多少组?

2、 将学生列的算式及方法板书。并用全班学生一起复述,使每个学生弄白算法。

3、 将答案完成在书上。

4、 完成试一试第1~2题。

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

第2题先说说用什么方法作,然后由学生完成。

三、练习。

完成p11 1~3题

第一题,学生独立完成

做完后交流算法。

第2题:先让学生看图,明白图意,然后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第3题:先让学生看图,明白图意,然后根据问题选择有用的数字信息。

四、课堂小结

说说这节课学了什么? 自己学得怎样?

学生听算,做完后交流。

学生看图,从图中获得数学信息。

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探究算法,与同伴进行交流。

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交流算法。

从图中获得信息,然后独立完成。

学生自己完成,个别学生给于适当辅导。

学生互评,自评。

蝉优质课教案6篇相关文章:

幼儿园科学活动蝉教案5篇

幼儿园科学活动蝉教案最新5篇

小班蚕和蝉教案反思7篇

幼儿园科学活动蝉教案优秀7篇

小班蚕和蝉教案反思通用5篇

小班蚕和蝉教案反思推荐8篇

蚕和蝉绕口令大班教案8篇

小班蚕和蝉教案反思最新5篇

幼儿园科学活动蝉教案精选7篇

山行优质课教案优质8篇

蝉优质课教案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16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