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合理的教案安排,教师能够有效管理课堂秩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精心设计的教案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提高课堂效率,下面是发发总结网小编为您分享的钱的课文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钱的课文教案篇1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26课,请大家齐读课题。(出示ppt),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提出读书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其实今天,还有一位朋友跟我一起来到了课堂上,它就是小鸟波比。波比想请大家去它居住的森林里看看。咦,怎么出现了一些词语宝宝?只有打败了它们,我们才能继续赶路。
(1) 出示带拼音生词,小老师领读
蓬松 活跃 鸟巢 崭新 木牌
扑棱棱 叽叽喳喳 蹦蹦跳跳
扑棱棱 “棱”单独读一声,组成词语是变成了轻声。(放在什么地方?)
扑棱棱,小鸟在做什么?(它在挥动翅膀呢)请学生做动作体会。
扑棱棱,你能再说说这种形式的词语吗?(abb)
词语宝宝一看大家读得这么好,一下就把帽子摘掉了,你还认识它们吗?
(2) 去掉拼音自读,排火车读
现在只剩下了生字,大家加油啊!
(3) 去掉拼音读生字:同位互读 齐读
大家识字这么棒,一定都有自己的方法,谁来说一说?
(4) 交流识字方法
大家都说得很好。下面我给大家出一道看图猜字
出“鸟窝”图—古文“巢”——巢
我们的祖先用类似图画的符号记录自己的生活,这种字就是象形字。演变到现在就是“巢”
我们终于赶上了波比,快跟它走吧。
三、学习课文
这里就是波比生活的森林。(视频,小鸟在林中)如果你是生活在这里的'小鸟,会有什么感觉?(快乐)
教师随机板书:小鸟 快乐
那让我们用快乐的语气来读一读第一小节。
大家都注意到了,第一句是问句,读出了疑问的语气。请大家再读一下第一句让我欣赏好吗?我学会了,下面老师问,大家答,合作读第一小节。
找同学读第一小节
你读得真好,我仿佛看到小鸟就在我眼前,一会儿唱歌,一会儿梳理蓬松的羽毛。
谁还能用一会儿,一会儿来造个句子。
3学习第二小节(出示第二小节)
其实,清晨的林中,小鸟不光快乐,它们还最(指着活跃)
教师随机板书:活跃
请同位互读第二小节。
它们在忙什么?(捉害虫)
你都知道哪些益鸟是捉害虫的?(生答)
大家知道的益鸟真不少.咱们一起来看看。
小鸟们棒不棒?有了它们,小树才能健康茁壮的成长!谁能再读读第二小节,夸夸这些小鸟呢。男生女生互问答。
有了你们的夸奖,小鸟捉害虫就更起劲了!
1学习第三小节(出示第三小节图)(这里需要多读一边课文吗?放在哪里?)
师问:翠绿的树林中,小鸟一边捉害虫,一边唱歌,它们在赞美谁呢?(红领巾)
红领巾指的是谁?(少先队员)
原来加了引号的红领巾指的是少先队员呀! 板书:少先队员
自读第三小节,回答。
少先队员来做什么?(“放鸟巢”) 还做什么?(放木牌)
(出示空木牌)你认为这块木牌上会写些什么呢? (小组互相讨论,指名说)
2“红领巾”为小鸟做了这么多好事,小鸟会说什么呢? (指名说:)
让我们带着感谢的心情来读一读最后一个小节吧。
但是,不是所有的人都像“红领巾”一样爱护小鸟们。(图片)
你想对这样的人说什么?
所以,我们要做到(ppt)
当堂检测:照样子写词语。 aabb 来去
3指导书写
(1)(出示本课生字“跃“)仔细观察这个字,它是什么结构?
(2) 仔细观察“跃”你觉得在写这个字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
(3) 老师范写,学生书空
(4) 学生在书上练习写一个
四、扩展阅读
小鸟活泼可爱,不仅少先队员喜欢它们,爱护他们,古人也有爱鸟护鸟的意识。
(出示古诗,齐读) 画眉鸟 [宋]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 不及林间自在啼。
板书: 26红领巾真好
放鸟巢 快乐 晨
少先队员 小鸟
立木牌 活跃
钱的课文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我会认“涛、陈”等7个生字。
2、我们要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我们要懂得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重点:
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要懂得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明确学习目标
1、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则谜语,仔细来听:云儿见它让路,小树见它招手,禾苗见它弯腰,花儿见它点头。打一自然现象,是什么呢?(风)
2、你都知道哪些风?(生自由说:春风、龙卷风、北风等等,引导学生用动作来表现。)
3、看不见、摸不着的风能画出来吗?这节课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三位小朋友画风的故事。(板书课题,齐读。)
过渡:同学们的声音真响亮,把风姑娘也吸引来了,她还给我们带来了任务呢!
4、出示学习目标,指名读
大家好,我是风姑娘,今天和我一起探寻风的足迹吧!我们每到一站还有任务哦!
第一站:我会认'“涛、陈”等7个生字。
第二站:我们要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我们要懂得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过渡':大家有信心完成吗?真棒,每个小朋友都信心十足,就让我们带着这份自信和智慧进入学习的第一站吧!
二、自学导航??
1、小组合作学习课后“我会认”的生字。
方法:组内交流识字方法、组词,并说一句话。
2、自由读课文,想一想文中都有谁在画风,用——画出他们的名字。
方法:自己完成。
(一)小组合作学习,师巡视。
(二)汇报展示
1、小组派代表交流识字方法。
过渡:听到你们说的这么好,生字宝宝都开心地跳起来了。瞧,他们跳到了小朋友的名字中了,你认识吗?
2、出示:赵小艺、陈丹、宋涛(指名读、齐读)
师:第二个问题解决了吗?文中都有谁在画风呢?看,这三个小朋友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让我们和他们一起进入学习的第二站吧!
三、自学导航二
1、读一读,想一想:文中的三个小朋友是怎样画风的?用曲线画出描写他们画风的句子,并有感情地读一读。
2、试着用下面的句式,说说他们的画。
风来了,风把——吹——了,风藏在——。
方法:先同桌对学,再组内交流。
(一)小组合作学习。
(二)汇报展示
1、学习赵小艺的画
(1)指名读第四段
师:哪个词让你感受到了风?
生:飘。(板书:飘)
师:这儿有一幅赵小艺的画,想看吗?(出示课件)从这幅图上,你感受到了什么?
师:谁能给这幅图配上书上的话,美美的读一读?(指名读、评价)
(2)出示句子,对比
a、赵小艺眨眨眼睛,想了想说:“我能!”
b、赵小艺说:“我能!”
(第一句话比第二句话具体,而且第一句话是经过思考说出来的,第二句话没有思考直接就说出来了。)
师:带着你的理解,再读读第4小节。
过渡:赵小艺还画了什么?
(3)指名读第8段。
师:你从哪个词中可以感受到有风?(板书:转)谁能读出这种感觉?(指名读,评价)
师:赵小艺真聪明,她用旗子飘和风车转的方法吧风表现出来了,你用下面的句式说说她的画吗?
风来了,风把旗子吹起来,风藏在飘着的旗子里。
风来了,风把风车吹转了,风藏在转动的风车里。
过渡:瞧,现在你成了一名小诗人了,那陈丹又是怎样表现风的呢?
2、学习陈丹的画
(1)指名读第6段
师:哪个词让你感受到了风?(板书:弯弯)
师:想不想看看陈丹的画?你觉得陈丹的画怎么样?她的画中有风吗?
师:谁能给这幅图配上书中的文字读一读?(指名读,评价)
(2)补充句子
风来了,风把——吹——了,风藏在——。
过渡:我们来看看宋涛的画吧!
3、学习宋涛的画
(观察图画)你从他的画中感受到了风吗?那文中是这么写的?
(1)指名读第7段
师:你从哪个词中感受到了风?(板书:斜)
(2)指导朗读
(3)补充句子
风来了,风把——吹——了,风藏在——。
过渡:我们把这几句话连起来就是一首小诗了,一起来读一读吧!
4、齐读小诗《风来了》
过渡:我们欣赏了三位小朋友的画,还给他们的画配上了一首小诗,现在我们都是小诗人了。听,这是什么声音?(播放风声)风来了,所有的景物都动了,想看看这些动起来的景物吗?
5、理解最后一小节
(1)播放动画
(2)瞧,这些景物都动了,显得更美了,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3)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这是说他们画得好,是对他们的赞美。)
6、是啊,这三个小朋友经过认真的思考,画出了这么美的画,得到了大家的赞美,那你喜欢这三个小朋友吗?为什么?
7、说的真好,老师知道你们也是爱动脑筋的孩子。下面我们就来大显身手,也来说说你想怎样画风?(生自由说)
师:孩子们,你们真了不起,设计了一个个精妙的创意来画风,我们又成了一名小画家了!
四、回顾目标,谈收获
1、这节课已经接近尾声了,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风姑娘给我们提出的任务完成了吗?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3、师总结:你们的收获可真不少,我们知道了这三个小朋友经过动脑筋、想办法,从不会画风到学会了画风,这件事告诉我们(出示课件,齐读)遇到问题要善于动脑筋,勤思考,想办法,才能获得成功。在今后的生活中,你们能做到吗?
过渡:下面到了考验大家的时候了。
五、达标检测
1、我会选
gǎn gān zhuàn zhuǎn kōng kòng
旗杆( ) 转身( ) 天空( )
一杆秤( ) 转动( ) 空地( )
2、我会填
一( )风 一( )雨丝 一( )风车
一( )树 一( )红旗 一( )云
六、作业
喜欢画画的你:用你的画笔画出不同的风。
喜欢写日记的你:把你想到的画风的方法写下来。
喜欢创新的你:声音、气味和风一样,也是看不见摸不着,请你试着画出来,还要配上一段介绍哦!
板书设计:
15 画风
赵小艺 旗子飘 风车转
陈丹 小树弯
宋涛 雨丝斜
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钱的课文教案篇3
活动目的
1、通过班会活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奋斗目标,认识到立志、勤学、成才之间的关系,认识到个人发展与国家强盛、民族兴旺之间的关系,引导同学要“志当存高远”。
2、通过班会活动,激励同学们为理想,为未来而更加努力学习,不断地完善自我。
3、通过班会活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树立为新世纪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而奋斗的理想,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以这次班会为新的起点,向更高的目标奋进。
4、通过班会活动,在明确个人奋斗目标同时,明确班级奋斗目标。
活动准备
1、确定主题,选择主持人;
2、讨论班会内容及过程;
3、组建辩论队,确定主辨手。
4、编写主持人串词
5、主辨手带领本辩论队组织材料
6、布置会场。
活动过程(共30分钟)
第一项:主持人发??
第二项:故事表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第三项:诗朗诵:圆明园,你在哪里
第四项:主持人宣布辩论赛程序及规则,开始辩论
一、赛制
四对四组团体辩论赛
二、辩论赛程序
1、宣布辩论赛开始
2、宣布辨题
3、介绍参赛代表及所持立场
正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反方:为自己而读书
4、介绍参赛队员及嘉宾
5、宣布辩论规则
(1)时间提示
(2)辩论规则
6、开始辩论:
(1)正方一辨发言(2分钟)
发言内容:我国地大物博,上有5千年的文明历史,可以说中国在世界上享有一定的盛誉,可是近代的中国,抗日战争……签下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使原本富强的中国一下子跌入谷底,沦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处处受到外国人的欺压,侮辱。这段历史成为中国人心中难以磨灭的痛。对于侵略国这样的野蛮行径,我们有血有肉的中国人强烈抗议,每一份签名!每一份控诉!都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爱国之心!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学生,作为振兴中华的主力军,作为祖国未来的希望,我们又该做什么呢?无法改变中国现状的,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国家不仅仅依靠单纯的爱国热情就能建立起来,更需要的是知识、科技、人才!以天下伟人,努力拼搏,积极进取,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因此我方认为:我们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反方一辨发言(2分钟)
发言内容: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的文明古国,历史有值得我们回忆和歌颂的,也有我们的耻辱,不过。那都已经是过去式了,面对当今这个激烈竞争的社会,我们不应该沉浸在战争的年代,我们要加强自身的素质、文化知识,强大自己的才能,然后再强大国家,俗话说“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我们应该强大自己的实力,才有能力去与外界抗衡,综上,我方认为:为自己而读书。
(3)正方二辨选择反方二辨或三辨进行一对一攻辨(1分钟30秒)
(4)反方二辨选择正方二辨或三辨进行一对一攻辨(1分钟30秒)
(5)正方一辨进行攻辨小结(1分钟30秒)
(6)反方一辨进行攻辨小结(1分钟30秒)
7、自由辩论
本阶段正反方辨手进行流水发言,发言辨手落座结束另一方辨手必须紧接着发言,同一方辨手的发言次序不限。(8分钟)
8、观众自由提问
观众提问阶段正反方各回答观众提出的问题,一个问题回答时间为1分钟,如一个辨手回答时间未满,其他辨手可以补充。
9、结辨
辩论双方应针对辩论赛整体态势进行总结陈词。
三、总结辩论赛
1、班主任及嘉宾评析发言(略)
2、诗朗诵: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3、主题班会结束
四、活动意义
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说过:“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蔡元培先生早在上世纪初就提出了“国民教育以养成健全人格为标准”。爱因斯坦说:“优秀的性格和钢铁般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重要……智力上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格的伟大。”所以,我认为,在悄无声息中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是每一个教师都应该做好的一项工作。
五、配套活动计划
1、观看电影《周恩来》
2、系列主题班会:
(1)做个有责任该的人
(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钱的课文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 了解文言文常用词的含义,增加文言文阅读能力。
2、 认识白描手法。
3、 体会作者复杂而微妙的情感
教学重点:在理解写景特点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杭州西湖自古以来以美景而名扬天下,文人墨客慕名而来,纷纷留下颂扬的诗文。如苏轼的“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装浓抹总相宜。”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以及他的另一首《春题湖上》:“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然而我们发现诗文多描写西湖春的娇,夏的艳,对秋冬的萧瑟与凄清很少提及。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张岱却与众不同,描写了西湖美丽的雪景。今天就随着张岱去《湖心亭看雪》吧。
二、出示目标(略)
世上没有机器猫,没有时空机,我们不能跨越时空去当年的西湖观看雪景,与张岱作面对面的交流。可是文字的魅力恰恰在于只要我们静下心来,透过文字走进文章,用心去品读文章,走近作者,像朋友一样用心来交流,去体味他的喜怒哀乐。
三、检查预习
1.读准字音;
2、有节奏的朗读。
四、重点词语及课文内容的理解。
此过程中,老师提炼出几个重点的字词句,以方便学生记忆。(板书)
崇祯五年 更定 独往 雾凇 湖上影子 铺毡对坐 痴
五、共赏雪景
阅读课文导语,提出问题:雪后西湖景色如何?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描写雪景的句子。
你比较喜欢哪一句?说说你的看法。
小结: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简练自然,不事雕琢,却抓住了景物的突出特征,寥寥数语露出马脚已勾勒出一个亦真亦幻、凄清淡雅的雪世界,颇有意味。这种写作手法就是白描。它可用于写景、写事和写人。
问题:空阔的雪景使得大地间呈现一股肃杀的冷寂来,在如此冷寂的雪景中,作者的心境如何呢?
先思考,然后看资料,了解张岱的生活经历和当时的时代背景,对张岱家国之痛的深切感受。
讨论:
(1)这篇文章写于明亡后.而作者仍用明朝纪年,表现了作者的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作者会在凌晨这个无人的时刻来到湖心亭看雪,可见作者当时的心态如何?(独——淡淡的愁绪)
(3)“独往湖心亭看雪”与“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有没有矛盾?(与从不同的情趣,芸芸众生中,知己难求,而舟子在犹如不在,由此可见他的清高孤傲。
(4)遇客后“强饮三大白”,为何?(偶遇知音的欣喜)
对于这样一个人,你认为哪个字最能体现他个性?(痴。确实,这是对张岱最确切的的评价。他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以一种孤芳自赏的心态凌晨来到湖心亭看雪。
拓展:其实,从古到今,像苏轼这样的痴人并不少,本册中就有学过的。回忆一下:苏轼“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陶弘景“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周敦颐“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其他的还有:李白 杜甫 陈子昂 柳宗元等。
教师小结:曹雪芹有一句话说得对:“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言作者痴,谁解个中味?
钱的课文教案篇5
学习目的:
1、熟读课文,认识“镶”“嵌”等八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想象画面,感受异国风光。
3、积累“膘肥体壮”“辽阔无垠”等词语和喜欢的句子.
4、感情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荷兰的无比喜爱之情,激发对美好大自然的向往之情.
学习重难点:
重点:积累词句
难点:培养通过语言文字想象画面的能力。
学习过程:
一、 交流资料,激发学习欲望。
今天呀,我们将要走出国门,来到欧洲西部的花之国、水之国、牧场之国——荷兰,去看一看那里的田园风光,感受那里的田园诗情,一睹那独具特色的域外风情,好吗?
齐读课题。课前让大家查了资料,谁能说说你了解到的荷兰?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你看到了哪些田园风光,荷兰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简单交流,不作深入要求。)
2、你知道荷兰在哪里?那里的风光如何吗?(初步了解荷兰)
简介荷兰(出示几幅荷兰风光图片)(观看图片,初步感受荷兰的美丽)
3、生通读全文,质疑。
三、 抓住重点,品读感悟
1、过渡: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流动的奶牛,鲜艳的郁金香,剽悍强壮的骏马,悠然自得的动物、宁静的夜晚……这就是荷兰的田园风光,这就是荷兰留给我们的印象!
2自读自悟
再来读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你最喜欢的地方,并多读几遍。边读边想象景象,边读边体会情趣。
3、小组交流:把你最喜欢的地方读给小伙伴听,把你最深的感受与组内同学分享,把你的困惑拿出来大家一起讨论,等会我们请小组派代表把你们看到的和感受到的说给同学们听。
4、交流体会:那么,你最喜欢哪一处美丽的风光呢?它又让你感受到怎样的诗情画意了呢?
(1)小组发言。
(2)大组交流反馈:
a、读自己最喜欢的句子
b、说说为什么喜欢?
c、同学补充或看有关图片
d、有感情朗读
5、大组交流反馈
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从这句话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呢?
6、同学们说的多好呀,看来我们大家不虚此行!是的,这就是荷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现在看来,你又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真正的荷兰是指怎样的荷兰呢?
四、拓展延伸
课件展示异国风光图片,欣赏完后再用一段话介绍介绍,可以用课文中学过的词句。
五、作业:
小组合作办一期异国风光的剪贴小报,并配以简短的说明,课外展览并分小组评比。
钱的课文教案篇6
教学要求:
1、了解翠鸟的外形特点及生活习性,激发学生喜爱生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认真朗读课文,读懂每一节的意思。弄清课文从哪几方面抓住特点写翠鸟外形的,读懂描写翠鸟捕食小鱼时动作敏捷的句子。能说出第三节的主要内容。
3、认读本课生字,理解透亮、灵活等词语,能结合语言环境辨析希望、愿望、失望的词义,积累词语10个。
4、背诵第一节。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认真朗读课文,读懂每一节的意思。弄清课文从哪几方面抓住特点描写翠鸟的外形的;并读懂描写翠鸟抽鱼时动作的重点词、句,体会其动作的敏捷。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读通课文,自学生字);
2.课外收集对鸟外形描写的精彩片段。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出示课题,齐读
翠鸟,又名叼鱼郎、小鱼狗。它体长约15厘米,头大、体小,嘴长,它是一种很可爱的小鸟,以鱼虾、水生昆虫为食。
2.这篇课文是通过动作、住处、外形三方面来描写的翠鸟的(出示),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找出这三方面各有什么特点,分别用两个字来概括,然后给这三方面排序,说说哪几节写了这三个方面,。
3.检查,出示:外形美丽(1)
动作敏捷(2、3)
住处安全(4)
二、学习课文
(一)学习外形
1.下面我们来玩一个电脑填色游戏,出示一幅翠鸟白描图。
同桌互相帮助,把第一节背出来。哪一组先背出,老师就请哪一组上来做填色游戏。(请2-3组)
2.齐背。
3.师:课文对翠鸟的描写,是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言之有序地描写的。
4.课外补充:
?丹顶鹤》《可爱的燕子》《鹦鹉》
①齐读;②你最喜欢哪一篇;③请你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整体到局部;有生动的比喻)
5.同学们在课外已经收集了不少有关对鸟外形描写的精彩片段,所以知道任何一篇文章要把它写好,都要做到言之有序。请拿出自己收集材料我们来交流一下。
(二)动作敏捷
过渡:翠鸟的外形是那样得美丽,它的动作更是敏捷。
1.默读课文2、3节,划出表现敏捷的词句,请你用朗读表示出来。
2.指名一生朗读,大家评价一下,他哪些词句读出或没有读出表现翠鸟敏捷的词句。
3.生边交流,师边在电脑上红色点出。然后齐读。
疾飞,一眨眼,锐利,隐约可见,像箭一样,刹那间,叼,只有那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
4.看录象《翠鸟捕食》。
5.读课文2、3节,读出语气。
(三)住处安全
过渡:这么可爱、机灵的小生灵,我们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这个愿望能不能实现呢?
1.请同学自由朗读第四节,找出表达作者喜爱的词语。交流,朗读表示。
2.出示选词练习口答(题3),多媒体出示
3.老师和同学配合朗读填空。
4.老师读老翁的话,你们读作者喜爱的话。
三、总结
1.今天,我们不但学习了课文,了解了翠鸟外形美丽、动作敏捷、住处安全,而且课外还收集了资料,说明我们的收获还真不少呢。
2.通过对翠鸟课文的学习,我们也对翠鸟产生了感情。下面,我们就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钱的课文教案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