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学习到各种不同形式和结构的作品,为我们的作文提供更多的创新和突破,作文是一个培养自己耐心和毅力的过程,让我们坚持不懈,下面是发发总结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家乡节日作文推荐7篇,感谢您的参阅。
家乡节日作文篇1
全世界有很多节日,中国有很多传统节日,我的家乡韶关也以其独特的方式过着属于我们的传统节日。在众多的传统节日中,我最喜欢端午节。原因不是因为屈原,不是因为什么。就因为我是在端午节那天出生的。
端午节是个非常热闹的节日,家家包粽子、吃粽子,这是端午节必定的习俗,各式各样的粽子都有形状多多,在农村,我们还会包个书包形状的送给弟弟妹妹们挎在腰边带回学校边走边吃。味道多多,有甜的、咸的、香的、辣的,甚至连苦的都有。不过好像因为地方不一样,包出来的粽子各味不相同,每个地方的人基本上只习惯于自家包的,对于其他地方包出来的味道些许人都不太习惯的。比如说我就不习惯,因为馅料不一样,我还是喜欢吃自家包的粽子
在端午节还有一个不可缺的活动——划龙舟。在宽广的江面上,放下三四条龙舟,十几个人奋力划动船桨,一人坐龙首敲锣,一人坐舟中打鼓,众人齐喊“一、二”“一、二”,其阵势可与惊涛骇浪相媲美,岸边围观的群众顶着热辣的阳光,还依然不忘为自己喜爱的龙舟呐喊助威。再观向江中,几条龙舟犹如猛斧破江早已赛得你死我活。外国来的友人纷纷拿起相机快速地拍下这一幅幅壮观的'场面,生怕以后再也见不到如此的伟观。
每逢佳节倍思亲,就是连肚子也是想家的,心里装着亲戚们,肚子用来想家里的美食。这不,肚子又呱呱叫了。
家乡节日作文篇2
一年结束了,除夕是团圆的日子,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庆祝一年平平安安的结束,新的一年总是会有好的景象。这就是家喻户晓的节日——除夕。
我的老家在湖北,所以有许许多多从古至今的除夕习俗,古有:放鞭炮、吃年夜饭。今有:抢红包、逛夜市。我们一般除夕早上出发,经过六百多公里,六七个小时的奔波,终于抵达老家。一到家,就看见太奶奶在切菜,后来我才知道,太奶奶凌晨就出去买菜,连一分钟都没坐下来过,为的就是丰富的年夜饭,到时候一定要感谢太奶奶一下才行。于是,我坐在床上,玩了会手机,吃了点水果,就开始围桌吃年夜饭啦!我眼望去,“哇!这么丰盛。”桌上有香气四溢的烤鸭,有烤得通红的番薯,还有让人直流口水的肉馅糯米团。“哇,”于是大家就开始吃,由于太美味了,一桌年夜饭不到五十分钟,桌上的饭菜已经被大家吃个精光,“哇,肚子好撑”。然后,大家开始逛夜市活动了,我听妈妈说:“逛夜市相传在古代除夕是一定要买吃的和玩的。”我说:“这只是个传说而已,又不是古人人人都要买的。”“哈哈,被你猜对了,我只是唬你的。”妈妈说。“哼,我早就看穿你的伎俩了。”我说。妈妈无言以对,于是,我要了串冰糖葫芦和抽陀螺就回家了。
一回到家,“哇,那可叫爽,二十几个红包手都拿不下,哈哈,变成富翁了,”我说。起数了数。“比去年得的多多了,多了整整一千多元,太棒啦!”我又说。
过年太有趣了,要是天天过这样的日子该多好啊!
家乡节日作文篇3
我的家乡在巴彦淖尔市磴口县,我的家乡景色迷人、物产丰富、节日繁多,如:一月一日元旦节、三月八日妇女节······过节时也分外热闹。
现在我将带领大家来到热闹非凡的元宵节。
元宵节是在正月十五,过节时处处张灯结彩,人们还都要去参加灯会,等会里的灯成百上千,每个单位、每个学校、每个工地,都会把他们的代表灯早早地挂到灯会上,让人们参观,人们参观后便来到旺火旁,正转三圈,倒转三圈,自己及家人在新的一年里红红火火、万事顺心如意。
随后,人们来到广场,广场上人山人海,人们脚尖碰着脚跟,肩膀擦着肩膀,都到广场观看节目表演,人们有的唱,有的跳舞,十分热闹。
在元宵节这一天,人们还要烦那个鞭炮,尤其是那些调皮的小朋友,每人拿着一支点燃的炮竹,兴高采烈地玩起来。每家每户都像办喜事一样,红火而美丽。在这一天,人们还要吃元宵,元宵圆圆的,里面有不同的口味,吃起来香甜可口,全家人在欢声笑语中吃着元宵,那是再好不过的安排了。元宵象征着团圆、美好,也祝愿自己和家人永远团圆。
家乡节日作文篇4
每年到农历5月5日的时候,都是全国人民过传统节日端午节的日子,这是我过的法定假日,也是为纪念伟大诗人屈原所定的节日。
古时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纵身跳入汨罗江中,当百姓听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们忍着悲痛前来打牢屈原的身躯,并且把包的粽子扔到汨罗江里喂鱼,希望江里鱼儿不要伤害屈原的身体,一年又一年,人们都会这样做,出国为你提供,因此这种习俗渐渐的就保留了下来,希望人们不要忘记伟大的诗人屈原。
这一天里,我们小孩还要挂香囊,这一天里孩子佩香囊,有着避邪驱瘟的意思,也为自己的形象多了一点点缀。小小的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系起来,可以做成各种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每到端午节这一天,我们家家户户都会包粽子来吃,粽子有咸粽子和甜粽子两种口味。甜粽子有莲蓉,豆沙,栗蓉,枣泥:咸的呢,就是咸肉啊,烧鸡,蛋黄,干贝,冬菇,绿豆,叉烧等材料。包好的粽子放在一个锅里煮,等粽子熟了以后,会闻到淡淡的竹叶香,清香四溢,弥漫整个厨房……。
解开扎藤,剥开粽子叶,甜粽子里藏着白白的粽肉,咸粽子里红红的粽肉都升腾着蒸汽,散发着一种特有的蒸棕香。两粽子用盘子放在一起,活塞两颗亮晶晶的红白宝石,糯米在灯光下晶莹透亮散发着撩人扑鼻的浓郁糯米香,是帮极了!最最令爱吃甜食的我深爱的还是枣红般的甜粽子。端午时节,家里包了一大把粽子,总要送亲戚朋友一大包,一大包的。其他人也用自家包的粽子作为谢意送给我们。
故乡的端午节哟,你给了我多少喜悦和欢乐啊!端午粽飘香,龙舟响当当,好事成双双!端午节流露出的是地道故乡情,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是对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一种钦佩,赞颂。吃着正宗的家乡粽子,看着精彩的家乡龙舟赛,心里头别有一番滋味。
家乡节日作文篇5
端午节于屈原的故事:爱国诗人屈原出了一个能够富国强民的好主意,但是没有被国王采纳,他反而被逐出宫中。屈原气得不得了,跳进了汨罗江。当地的渔夫得知后划着小船把竹筒里的米撒向汨罗江给屈原。后来,大家把竹筒盛米改为粽子,把划小船改为赛龙舟来纪念屈原。我们全家都非常敬佩屈原,因此,我们家每年都过端午节。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就是吃粽子。我们家有一个名副其实的包粽子好手――我的妈妈。每年端午节的时候,我们全家都能吃到可口的粽子。妈妈常说:用芦苇的叶子包的粽子最香。所以,每年端午节妈妈都用芦苇的叶子来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准备工作:把芦苇的叶子放在水里煮一煮,把准备好的糯米和枣分别洗一洗。等芦苇的叶子凉了以后,她就开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叶子,将这三片叶子卷成一个圆锥体,然后先放一个枣,接着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间再夹几个枣,最后用线把叶子捆好,一个粽子就包好了。她包的粽子又肥又大,活像一个个老佛爷在睡觉。等粽子包完后,妈妈把它们放在高压锅里蒸四十分钟,再放三四个小时,使其入味,然后就可以吃了!妈妈包的粽子十分香,香得使我一见到粽子就会大口大口地吃起来。所以,每当吃粽子时,我总是吃得很多!
过端午节除了要吃粽子,还要赛龙舟哟!
我最喜欢看赛龙舟了,几十个水手都拿着桨,奋力地划着,擂鼓的水手士气高昂,用力地敲着。“加油,加油!”场外的拉拉队激情洋溢,发出雷鸣般的呐喊声、助威声,水手们听了不得不更加使劲划船。整个赛龙舟的场面非常壮观、热烈。
家乡节日作文篇6
相信大家都听过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吧!而后人为了纪念大禹的英雄精神,在大禹的故乡绍兴举办了一年一度祭禹仪式,也为了让大禹继续保护绍兴,治理大水。
祭禹这个活动是从公元20xx便开展的,是大禹的儿子为了纪念自己父亲的英雄事迹,也想让后人有这种精神。于是在每年规定的日期,会举行隆重而盛大的仪式。
而在20xx年4月19日,绍兴人再一次在祭禹大广场举行了祭禹仪式。祭禹大广场与大禹陵遥遥相对,在大广场上有着水上祭禹台而参加祭禹的人们则是以古装的形式入场,突出了人们对大禹的尊敬和对祭禹的重视。
人们先是在站台上对着祭台肃静雅立1-5分钟,以表对大禹的思念。再由“乐师们”一起奏乐,呼唤大禹,再让“奴人们”抬上贡品贡品里有一坛老酒,猪头、羊头、牛头和一些珍贵的瓜果,体现出了人们对大禹的崇拜。再由“奴人们”站到老酒的封口上,撕开封口,舀出一小坛老酒来,给下面的人,再由下面的人分成一小勺,倒入贡杯中,让“侍女”恭敬的把贡杯放到供台上。
贡品献完后,就进入了敬香环节。每人手中拿一柱香,在“法师”的口令下,向祭台鞠躬三次。敬完了香,再由壮丁敲鼓、撞钟。接着,“乐师”再一次演奏了起来,烘托祭台的气氛,奏乐停时,场中一片安静。有一位 “法师”在祭台的左侧,开始恭敬的朗读诵文。祭祀马上就接近尾声了在乐师的'伴奏下,人们唱起了大禹的颂歌在唱歌的同时,另一边,“舞姬”跳起来优美的祭舞。这次活动也结束了。
这次祭禹让我明白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悠久,更让我了解了大禹的英雄事迹。
家乡节日作文篇7
每年农历六月初一,是家乡的鬼节,到这一天,十里八乡的人们都要提上贡品去给死去的亲人上坟。贡品里有一样最特殊,那就是卷卷,卷卷是什么呢?
六月初一的前一天晚上,家家户户都要洗面,把和好的一大块面团放入盛满清水的盆中,使劲儿揉,渐渐地,面团越来越小,清水也变成了白白的面汤。你可千万别小看这些面汤,它可是做卷卷的原料。
六月初一的早上,奶奶早早的起了床,开始摊卷卷。先把锅烧热,倒点油,用勺子舀一勺面汤放入锅里,晃动锅,让面汤均匀的铺在锅里,面汤“滋啦滋啦”作响,不一会儿,一张卷卷皮就摊好了。
摊好的卷卷皮现在还不能吃,皮里还要放上馅,馅的种类很多,有白糖馅,红糖馅,韭菜鸡蛋馅,把馅料洒到卷卷皮中,用手一搓,一个卷卷就做好了。
卷卷做好了,这也是小孩子们最快活的.时候,因为终于可以解解馋了,但奶奶告诉我,先要拜祖宗,祖宗吃完我才能吃。
太不公平了,为什么祖宗吃完我才能吃?等奶奶转身去拿其他贡品的时候,馋急了眼的我早已从盘子里拿出一条已经切成小段的卷卷,迫不及待的猛咬一口,啊,松软的卷卷皮伴着香甜的馅料在嘴巴里跳舞,好吃极了。吃完红糖馅的,不解馋,再来一个韭菜鸡蛋馅的,还觉得不过瘾,再来一个……眼瞅着盘子里的卷卷越来越少,这可怎么办?
奶奶回来了,发现卷卷少了好几条,一边点香一边问我:“卷卷怎么少了?”
我急中生智:“叫祖宗吃了呗!”
“我看是叫小馋鬼吃了吧!”奶奶笑着说。
我不好意思地笑了。
家乡节日作文推荐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