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编制事迹材料时,务必秉持客观公正原则,不可渲染过分,事迹材料的编制要基于事实,不能够加入个人的主观臆断或者猜测,下面是发发总结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朱有勇事迹的心得体会最新5篇,感谢您的参阅。
朱有勇事迹的心得体会篇1
有人说教师的献身精神像蜡烛,燃烧自己却照亮别人;有人说教师的高尚品格像春蚕,对教育事业奉献的是一生的忠诚。这些赞誉对那些优秀教师来说,可谓受之无愧,实至名归。
学习了洛阳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刘文婷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我深受感动。在刘老师身上,我们看到了她那种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事业为重的高尚品质,对工作一丝不苟的高度负责的敬业精神。“正是这种责任心支撑他对特殊教育的热爱和对智障孩子爱。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对孩子的热爱与关怀,是一股强大的力量,能在人身上树起一种美好的东西,使他成为一个有理想的人。所以我们要不断学习、刻苦钻研,不断提高自身的学术修养。面对瞬息万变的社会,面对知识需求越来越多的学生,我们不能停滞不前,只有投身学习刻苦钻研,才能不断增加知识和经验,才能不断带给学生带来新的收获和体验。作为一名教师,在今后工作中首先应该以优秀教师为榜样,学习他们献身教育,甘为人梯的崇高境界。学习优秀教师以德立教、爱岗敬业、忠于职守,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真正热爱特殊教育事业,以教育为快乐,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扎扎实实地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我将用自己的行为实践教师的责任。
朱有勇事迹的心得体会篇2
20___年2月18日,大年初三,杨雪峰同志在渝北区石船镇渝长东街十字路口疏导交通,对一起摩托车违法超载进行纠违后,被犯罪嫌疑人持刀刺伤,因伤势过重,经抢救无效,不幸因公殉职,年仅41岁。
臧克家老先生诗里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而杨雪峰就是 “还活着的人”,英雄虽逝,但精神长存,他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在他热爱的土地上守护者他爱着的人民,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而我们也将始终践行作为人民警察的庄严承诺,践行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要求,像杨雪峰同志一样,守护长治久安、万家团圆、平安幸福。
杨雪峰同志爱岗敬业、真抓实干,时刻牢记自身工作职责,把使命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坚持原则、敢于担当、公正执法,把党和人民之所望作为履职之所向,以实际行动落实“两点”“两地”定位和“四个扎实”要求。杨雪峰同志始终奋战在公安基层一线,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忠实履行人民警察神圣职责,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上,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主动回应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满腔热情地帮助人民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英雄已逝,精神长存。杨雪峰同志的先进事迹,值得深入总结、大力宣扬,让平凡的我们可以从他身上汲取力量,成为“大写”的人;让我们携手奋进,紧跟时代步伐,踏踏实实的把每一件事做好,让忠诚闪耀在我们平凡的岗位上。任劳任怨、埋头苦干、坚守岗位、无私奉献、忠诚履职、不计得失,这是对杨雪峰同志最好的告慰。
朱有勇事迹的心得体会篇3
2018年8月,湖南省政府批复同意炎陵县等5县脱贫摘帽。炎陵县为全省第一批脱贫的县,不少干部直呼“没想到”。
“炎陵脱贫摘帽,是我们向20万老区人民兑现的一个庄严承诺,是向长眠在这片红土地3万余名革命先烈英灵奉上的一声真情告慰。”黄诗燕曾说。
脱贫,黄诗燕带着大家干。2015年起,黄诗燕联点帮扶大源村,几乎一个月进村一次。“隔三差五就能见黄书记到村里来。一个七品官,每个月都进来村里,不容易!”村民曾昭华老人说。
道路硬化电网改造路灯安装自来水,图书室…几乎凡是村民提到的生产生活上的困难,黄诗燕都尽力去协调解决。如今,大源村青山环绕,新居白墙黛瓦掩映在绿树丛中,水泥路直通农家院,果树遍布山间,犹如一幅山水画。这个霞阳镇最偏远最落后的大村,成了远近有名的风景村。
村民们没想到,黄诗燕最后一次下村,竟是他们与黄书记的最后一面。“这样的书记,少见,难得!”村民们说。
扶贫攻坚是黄诗燕眼里的头等大事。山高不如脚背高,路长没有脚板长,这是黄诗燕经常说的一句话。湖南海拔最高的山在炎陵,海拔1500米以上的山,炎陵最多。8年多时间,黄诗燕走遍每一个村,翻越了炎陵的每一座山,有的村子多次去。“120个村他都去过,差不多每个月都有一周在村里走访贫困户。”炎陵县民政局局长吴集会说。
黄诗燕带着同事们,坚持以发展产业增加收入作为脱贫的关键,围绕特色农业生态工业文化旅游“三大支柱产业”持续发力。吴集会给记者算账:黄桃白鹅菌类等特色农业带动6548户21701名贫困人口户均年增收6800元;绿色工业带动2692名贫困人口人均年增收2.5万元;39个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48家休闲山庄354家“农家乐”带动2112名贫困人口人均年增收1.8万元……
脱贫攻坚倾注了黄诗燕全部心血。大到扶贫产业选择重大文件制订重要举措出台,小到贫困户建档立卡手册,他逐一梳理逐一审定。
县委办副主任陈德望说,在脱贫攻坚战场上,黄诗燕既是一线总指挥,又抓铁有痕,踏石留印。连一本扶贫手册,他都细致入微研究设计。
过去为压实扶贫干部责任,表格较多,包括扶贫手册收益核算卡贫困户退出确认书等,加重了基层扶贫干部的文案负担。黄诗燕很早提出来,化繁为简,把多如牛毛的表格压缩为一本简洁明了的手册,涵盖脱贫攻坚方方面面内容。扶贫部门完成手册初稿后,黄诗燕和相关部门一起,一行一行对照检查,字斟句酌讨论每项内容。“从2017年到现在,炎陵都在用这本手册,国家省里来评估考核,都说这本册子做得好。”
2014—2018年,炎陵全县累计脱贫6647户22907人,54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发生率由16.57%降至0.54%。2018年2月通过省核查评估,在全省5个同类县中,贫困发生率最低,为0.6%,群众认可度最高,为98.49%;当年6月,炎陵县通过国务院专项评估检查,错退漏评“零反馈”。
8年多时间,炎陵解决了15000多户农村居民住房安全保障的问题,新修或改造800多公里道路,全县群众都用上了安全的饮用水。
如今,在炎陵,最旧的是县委大院,最漂亮的是学校医院。
朱有勇事迹的心得体会篇4
29岁小伙徐前凯为了拯救即将被火车撞上的68岁老太,右腿被车轮轧断,不得不进行截肢手术。手术醒来后,当问到徐前凯后不后悔做了这个决定时,他回答:“牺牲一条腿,救回一条命,我不悔!”以下是第一心得范文网整理的徐前凯事迹心得体会,欢迎阅读。
徐前凯事迹心得体会(一)
徐前凯同志动人事迹感染了很多人,他不顾个人安危救下一位横穿铁路的老人,自己却永远失去右腿。面临生死攸关之际,有的人会坐视不理,有的人会冷眼相对,但是徐前凯同志只作了一个“简单”选择,用一条腿换回一条命,这一行为彰显了一名共产党员崇高的价值观,体现了舍己救人、见义勇为、不怕牺牲、甘于奉献的优秀品质。通过这次对徐前凯同志先进事迹的学习,我感触颇深,为中国共产党有这样的好党员而感到自豪,也从内心深处也产生了对徐前凯同志的无限敬佩之情。
面对21世纪飞速发展的时代,市场经济占据了我们的生活,无私奉献的精神显得难能可贵。徐前凯同志一心为他人,从未想过自己的精神值得每一个党员学习,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世界展现了共产党人的风采。
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不仅要学习徐前凯同志舍己救人的精神也要学习他无私奉献的精神。在面对最复杂的群众工作,我们要以徐前凯同志为标杆,时刻鞭策自己,至始至终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放在心上,将人民群众的难处时刻记在心头,以无私奉献的精神,竭尽所能为人民服务,做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
徐前凯事迹心得体会(二)
很多人都说如今是一个信仰缺失的社会,人们之间人情冷漠,亲人之间也会因利益反目成仇,陌生人就更不用说了,但徐前凯用自己的行动给了这些冷漠的言论一记响亮的耳光,这个年纪轻轻的小伙子面对群众生命安危和自己生命安危时本能的做出选择,让共产党人的风骨傲然屹立在这个时代之巅!
徐前凯,男,29岁,中共党员,是成都铁路局重庆车务段荣昌火车站的一名值班员。7月6日15时49分,荣昌火车站值班调度员李胜在对讲机里听到同事徐前凯的呼救,同一时间,火车站副站长柏英也听到了,他俩急忙赶往现场,看到了令人揪心的一幕:徐前凯躺倒在地,右腿膝盖以下被车轮轧断,鲜血直流。他不顾个人安危从急刹滑行的车列跳下,救下一位横穿铁路的老人,而自己却永远失去了右腿。
“来不及多想,救人!就这么简单。”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显示出一位共产党员的不简单,一个党员“时刻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提倡共产主义道德,为了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在一切困难和危险的时刻挺身而出,英勇斗争,不怕牺牲。”徐前凯做到了,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这是一个优秀党员的品质,试问有多少人在这样的危机关头能抛开自己的生死勇敢的救人,徐前凯的行为值得所有的人为他点赞,但是也不禁替他惋惜,因为他才29岁啊,还没有结婚。
徐前凯当过两年兵。这是英雄成长的重要的人生履历。在部队培养铸就的钢铁般的意志和品质,为他的人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由此启示我们:一个人,从小就立志做一个英勇无畏的人,做一个乐于奉献的人,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是多么的重要。一个人的内在品质和内在素质的养成,要靠长期积累和沉淀才能形成。可以肯定地说,一个没有坚定理想信念的人,是无法在这样的生死关头做出如此的英雄壮举。
看到徐前凯的事迹,我们能不感受到震撼吗?我们要像徐前凯那样做一名好党员。历史的接力棒传到了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上,时代赋予我们新的历史使命,我们不能坐而论道,我们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我们要打牢思想根底,更加强化理想信念;我们要攻坚克难,迎难而上,去争取更大的胜利。我们没有理由懈怠,没有理由不努力作为,没有理由不把职责使命担当扛在肩上。践行好共产党人的价值观,需要我们坚韧不拔、义无反顾、无私奉献。
发掘英雄的先进事迹,宣传英雄的先进事迹,践行英雄的先进事迹,就是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足本职岗位,创造一流业绩,报答党和人民。这个时代需要徐前凯这样的英雄,我们的心灵在英雄的行为下必将受到洗礼,愿帮助别人,奉献爱心作为每个共产党人的一种本能,长久的相互感染,传递下去,徐前凯,我们为你而骄傲!
朱有勇事迹的心得体会篇5
自从2月6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了天津机务段机车钳工赵明浩班组奋战春运,抢修机车确保春运输正点的典型事迹,在天津机务段职工中反响极大,同时也掀起了向赵明浩班组学习的热潮。
?新闻联播》节目的导语是这么说的:半小时之内,往返多次从零下十几度的户外进到70度的机车内,对一般人来说几乎受不了,天津机务段内燃机钳工赵明浩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十多年,对这种冰火两重天的感觉已经习以为常。”然后记者实地记录了赵明浩从零下十几度的户外进入到70度机车内处理故障和马上被其他同事叫去返回户外处理其它故障的经过。赵明浩从机车内的汗流浃背再到户外处理故障时的头顶脖子冒着白气儿,这一连串儿的工作时间不长,赵明浩他们终于规定时间内处理完故障,把机车头顺利送入轨道。
赵明浩说的很简单:时间长了发现这些毛病不过几秒钟,处理起来也不过十几分钟,可一旦造成故障,上千上万人不能准时回家。这听起来很朴实的话语透出以赵明浩为代表的铁路人为了能让列车顺利、平安出行付出的辛劳,更反映出铁路人的责任和担当。
赵明浩只是二百万铁路职工的一个缩影,在他们身上体现出的正是我们铁路人顾全大局、无私无畏、甘于奉献的优良精神风貌。他们没有像样的饭桌和舒适的床,也几乎很难正点吃饭和休息。节假日,是与家人团聚的日子,但对于铁路人而言,确是比平时更忙碌的日子:添乘、蹲点、现场盯控、检修设备等,以确保节日期间运输设备安全、一事不出,因为在他们心里,保证全国人民过一个祥和、平安的节日是最大的任务,为了国家的大利益,就要舍弃自己的小利益。
春运中,正是有像赵明浩这样千千万万个铁路人的付出,才使得我们回家的路更顺畅、更安全!
朱有勇事迹的心得体会最新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