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通过事迹明白了成功的背后有着辛苦付出,大家在写事迹的时候要注意语言简洁明了,避免使用复杂或晦涩的词语,以下是发发总结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就业先进个人先进事迹7篇,供大家参考。
就业先进个人先进事迹篇1
第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的第二天,在福建展位上,一位年轻帅小伙制作的古香古色的福州油纸伞吸引了许多人的眼球。小伙子1986年出生,学的是电子工程专业,却做着如此“古典”的事。
简单的梦想需要不断的努力
小伙叫严磊,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接触到了福州油纸伞。“民宿刚流行的时候,有朋友托我在福州买油纸伞来装饰他们的民宿,他们说在网上看到福州油纸伞有名、质量又好,但我在市场上却买不到,好不容易才从父辈那里打听到制作油纸伞的师傅。”严磊说,朋友提出定做伞,并提出相应的想法。于是严磊和制伞师傅打成了一片,师傅说你要求那么多,你自己学好了。
之后,严磊真的开始学习制伞,他说,“常有年轻人到师傅那里学,但最终剩下的就我一个人。”
学了三年的严磊出师了,相比于制伞,严磊更加头痛的是销路。
他在2010年开了一个“坊巷书生”油纸伞工作室,在南后街有了一个摊点。制作的方法是遵循100多年的老工艺,棉线得一圈一圈的上,桐油得一遍一遍地刷,一批200个油纸伞要花上20多天,天气不好还得更长一些,“这活急不得,你得慢慢来。”
发朋友圈推广油纸伞
严磊说,85后这代福州人都听说过“福州三宝”,牛角梳、脱胎漆器这两件不会错,但第三件通常会说成寿山石。油纸伞史料记载是王审知入闽时带过来的,有着上千年的历史,“我想让福州人遗忘的油纸伞重新回归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来,不仅是一件伴手礼,试想一下,到了每年三四月,雨季来了,路人打着油纸伞,那是何等风景!”
其实父辈并不赞同严磊做油纸伞的生意,他们会问严磊,“你确定赚得了钱?你确定每个人都需要吗?”严磊说,“我的合伙人如今都退出了,第一年一直在亏本,他们顶不住来自家庭的压力,只有我坚持下来,接下来的日子开始慢慢赚钱了,比起我的那些在电子厂流水线上上班的同学,我觉得我做的事有趣和有意义多了。”
如果你在南后街那排铜像附件,看到一个油纸伞展示的摊位,那就是严磊的,游人可以免费与油纸伞合影。严磊说,“我没做任何广告推广,他们会将最美的笑容和福州最有特色的油纸伞一起发到他们的朋友圈,这便是最好的推广。”
就业先进个人先进事迹篇2
小张,男,现年63岁,视力残疾一级,医疗按摩主治医师,营子区盲人协会主席。他于1987年进入保定按摩专业学校学习。毕业后回到营子区从事按摩工作,在营子区残联的帮助下成立了盲人按摩诊所。通过几年的刻苦努力,取得了国家盲人按摩主治医师资格证书,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在《按摩与导引》《按摩与康复医学》等杂志发表了中医推拿按摩论文,带出了2名徒弟。
小张掌握了一技之长,有了稳定的收入,他没忘记在自己困难时是许多好心人伸出援助之手,他尽自己力所能及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熟悉他的人都说他有一颗最善良最纯粹的心。30年如一日,他坚持为困难群众和老年人免费按摩,为他们祛除病痛。栾大姐多年的腰椎间盘突出,周大娘的颈椎病,还有许多的或熟悉或陌生的人受到他的帮助。在营子区实用技术培训活动中,他耐心教授常见病和保健按摩知识,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
就业先进个人先进事迹篇3
小勇,现年47岁,肢体三级,兰草镇梁桐村1组居民。
90年代初外出务工因机械事故导致右臂扎断截肢。他没有因身体的残缺自暴自弃,而是勇敢地面对现实,笑对生活,不甘于落后,有股不服输的勇气。为了撑起整个家庭,想方设法寻找生存之路。于是开办菜籽油加工、从事生猪养殖和建筑施工,创造年利润40余万元。通过言传身教,培养二孩考上重点大学,在村交通要道自建楼房,努力实现了人生价值,是全村发家致富的带头人。
他的先进事迹于20xx年12月被县电视台宣传报道,20xx年被县残工委表彰为脱贫攻坚自强不息先进个人。
就业先进个人先进事迹篇4
1986年,xx凭着38元的起家费走遍了几十个省市,起初经营鲜花生意,慢慢总结经验,然后回到家乡(原xx县xx乡峤山村桂花组)种植了两叁亩花木作为试验。通过试验,吸取其中的各种经验教训,将花卉种植业在xx乡逐渐发展壮大。
通过经营鲜花生意,xx看到了花卉市场的大好前景,联想到自己家乡的各种环境以及实际状况,决定回到家乡发展花卉产业。起初自己种植了两叁亩花木进行试验,并及时总结经验,联系销路。xx在试验种植的同时,也一直想着如何把鲜花产业在xx乡发展壮大,希望通过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带动父老乡亲一起发展。
有了这样的想法,xx更是下定决心,认真研究花木种植,总结失败经验,吸取成功之精华,采取一切办法让花木种植盈利并在xx乡进行推广。凭着他对事业的执著,对花卉种植技术的掌握快、体会深,在亲身实践中不断创新,他的种花名气渐传开来。
因为xx乡的气候条件和土壤质量都适合花木生长,又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再加上xx的不懈努力,终于成功实现花卉种植,并带动家乡农民种植花卉,()发展种花卉大户并成立公司,总种植面积上千亩,总产值超几十万乃至上亿元。从原来两叁亩的规模发展到如今已经有叁佰多亩种植基地,年产值叁佰万元以上,解决了农民务工佰多人。
在这二十几年的发展中,xx乡的花卉种植已成为一个地方产业。在2003年,xx创建了xx县xx乡花卉专业经济协会,并担任会长。在2012年,xx又成立了xx县青源花木股份合作社,担任总经理职务。
xx为了改变父老乡亲的生活现状,不仅带动村民发展花卉产业,解决农民务工问题,还深切关怀农民的日常生活,因了解了xx乡密园村农建组长期没有自来水的情况,于是在2012年6月份为密园村农建组的108户安上自来水。
在这贰拾几年发展中,在xx的带动和技术的指导下,将xx乡的花卉事业发展壮大。为了把xx乡的花卉事业做大做强,扩大自己的经营范围,xx开展了花卉直供业务,形成了花卉生意链,保证了花卉的供应与销路问题。如今与xx乡花卉事业息息相关的商家就有xx娇艳绿化公司、陈名祥花店,忠县冉国清花店,xx的文金田花店,重庆市花卉市场的谭兵花店。
就业先进个人先进事迹篇5
翟玉军,男,汉族,今年43岁,高中学历,家住佛坪县袁家庄镇黄家湾村。2010年10月,他带头创立了佛坪鑫农食用菌专业合作社,主要从事食用菌、木耳、香菇、平菇、猴头菇、天麻、猪苓和脱毒魔芋的制种、人工栽培及技术推广。2011年被汉中市农业局、汉中市科协授予“汉中市优秀农村实用人才”称号,2016年被省农业厅认定为陕西省高级职业农民。
翟玉军高中毕业后,因家里经济情况较差,便毅然放弃上大学的机会,回到祖祖辈辈生存的乡村里务农。他从1992年就开始从事食用菌生产,并在自家地里试验栽培,技术日益成熟。魔芋、香菇产业在当地发展很快,但由于缺乏技术时常腐烂、减产,给农户造成损失。2010年,翟玉军赶赴湖北学习魔芋组培育种、高效栽培、病虫害防控等先进技术,并和恩施州魔芋研究所达成协议,在本县上沙窝村建成140亩魔芋良种繁育基地,带头推广试点新品种、新技术大获丰收,栽培猴头菇试验也获得成功,当年10月又注册成立了鑫之塬魔芋专业合作社,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科学发展。2012年投资改造了现代化魔芋组培室一个,连栋温室720平方米、年产60万袋食用菌菌种厂一个、60吨保鲜库一个,建成全县最大的魔芋和食用菌研发、培育、生产、销售基地,推动当地特色产业增量提质,个人年创收30多万元,带动当地群众科技致富,他领办的合作社也荣膺“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称号。
2014年翟玉军通过培训考核被认定为汉中市中级职业农民。为帮助他坚定投资信心、增强投资能力,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经营水平,县政府制定出台具体的激励措施和扶持政策;县农业局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加大对合作社发展的扶持力度;县培育办建立包抓帮扶机制,组织农业技术人员对他的生产进行跟踪服务指导,帮助解决生产难题、提升产业效益。同年,翟玉军参加了省农广校组织的高级职业农民培训。通过系统的技能岗位学习和经营管理知识学习,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路,提升了境界,树立了现代大农业的理念。积累了更多宝贵的知识财富,理论知识、实践经验都有了进一步提高,更进一步增强了他带动一方百姓共同致富的才干。在培训学习的同时,结交了许多创业青年朋友,利用QQ群和微信进行交流,互通信息、资源共享,拓宽了发展空间。
做一个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是翟玉军内心坚定的信念。2014年他所在的合作社发展魔芋栽培1000多亩,承担了佛坪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15。4万斤的魔芋良种供应任务。2015年,他领办的合作社现已发展会员300余户,合作社年产香菇10余吨、猪苓种子30万斤、魔芋1000万斤,在西安蔬菜批发市场和汉中市风景路蔬菜批发市场共设立3个直销点,实现年产值600多万元。通过自己的基地厂房和冷库优势,对产品统一收购包装进行反季节销售,大大提高了农民经济收入。同年11月成立佛坪县康之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经营魔芋良种繁育、魔芋种植、食用菌、药用菌技术推广与销售。作为中国魔芋协会会员单位,以科技创新和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为思路,围绕全县魔芋产业发展,引进中国科学院老专家技术中心富硒魔芋栽培技术进行千亩示范种植,努力将魔芋产业打造为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产业,全面促进佛坪农民群众增收致富。
为当好群众致富的“领头雁”,他为自己设定了更高的发展目标:一是建成一条年产100吨的魔芋深加工生产线,解决当地农户社员魔芋的销路,丰富市场农产品种类。二是打造佛坪地道农副产品山货品牌,统筹当地特色山货农副产品资源,构建电子交易平台,实现农户足不出户的销售渠道。
就业先进个人先进事迹篇6
小敏,现年47岁,肢体二级,系平昌县板庙镇大石社区居民。
20xx年遭遇火灾导致全身重度烧伤。他并未因此怨天尤人、自暴自弃,始终顽强不息地与命运抗争。为了摆脱贫困,他决定自主创业,利用自学的养殖技术探索建立了以养殖业为核心的脱贫模式,启动建设土鸡养殖场。通过不断艰辛努力,现每年出栏土鸡15000只,存栏7000只,实现销售额近70余万元,成了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他知恩图报,引导周边村民养鸡并毫无保留地免费传授技术,低于市场价提供鸡苗,并帮助村民推销。还引导村民摒弃“等、靠、要”的落后思想,树立“安贫可耻,勤劳致富”的观念。
20xx年被四川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授予四川省脱贫攻坚奋进奖,20xx年被县残工委授予脱贫攻坚自强不息先进个人,被中央、省、市媒体报道脱贫致富不忘帮乡邻的优秀人物。
就业先进个人先进事迹篇7
xx响应政府号召,离岗创业,与爱人共同创办了“xx有限公司”。
公司成立以来,他一直奉行“真诚守信、追求卓越”的经营理念,对外,诚信待人,获得了很高的市场信誉,对内,加强生产管理,质量稳步上升,在严格把关的同时,他很注重人性化管理,加强职工的思想教育工作,通过各种办法提高职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主人翁精神,使大部分职工都能做到以厂为家、约束的精神,因此,企业规模逐步扩大,实力稳步加强,到年底,已拥有正式员工104人,实现产值两千万元,上交税收二十万元,有效的解决了周边乡镇部分闲散人员再就业的问题,并带动了当地企业的发展,同时,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带动网农村种桑养蚕,使众多家庭脱贫致富。
3月,经公司申请,乡党委批准,正式成立“xx有限公司支部”,xx任书记。支部成立后。他积极组织党员活动,学习国家政策,掌握当前形势,分析企业与个人的关系,要求党员结合本职工作,制定奋斗目标,同时,及时吸收入党积极分子,并通过党员及积极分子的带头作用,带动全厂形成“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厂风,在私营企业中党支部活动能发挥作用是难能可贵的,5月12日汶川地区发生大地震后,他时刻关注着灾区,他拟草倡议书,召开支部大会,决定为灾区募捐,5月16日支部在厂里进行捐款,共接收职工善款3320元,他个人又拿出6000元,统一交到乡民政办。
xx始终严格要求自己,时刻提醒自己是一名党员,不断强化“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意识,一个好的企业家不仅仅是强化纳税意识,更多更应该做的是回报社会,关心公益事业和弱势群体。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建厂伊始,当他得知xx中学初三学生以高分考入xx中学,却因家庭贫困而面临缀学,他在资金特别困难(合伙人拆资)时,他毅然决定资助这名贫困学生,每年拿出8000元为她支付学费、生活费、购买衣服、学习用品,该生今年要参加高考,xx表示将一直资助该生到大学毕业;每年“六一”节和年底,他都主动向学校、敬老院献爱心,拿出、3000为孩子们购买学习用品,为老人送去慰问金和衣被。
他十分注重个人修养,通过自学和参加有关单位组织的一些集中培训,把握国家政策和国际形势,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他生活作风端正,无任何不良影响。同时,关注社会问题,积极向各级政府献言献策,致力推动社会的健康和谐。
就业先进个人先进事迹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