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事迹材料能够让人感受到希望和力量,激励人们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事迹材料的撰写需要真实客观,有助于认识自身的优劣,下面是发发总结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勤俭节约少年事迹7篇,感谢您的参阅。
勤俭节约少年事迹篇1
她叫小红,xx年10月2日出生,她有一个快乐的家庭,从一年级开始,她每天就自己穿衣服,洗漱干净,和小朋友一起上学,不用父母操心、代劳。
在学校上课时,她认真听讲,做好笔记,遇到难题总会独立思考,实在不会就请教老师和同学。学校举行活动,她总是积极参加,与同学们一起为班级出黑板报、参加演讲比赛、绘画比赛、作文竞赛,运动场上的竞技,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义务劳动……哪一样都少不了她。同学们遇到困难,她上前去帮助她们,她是勤劳善良,乐于助人,不论在何时何地,只要周围的人有需要,她就会伸出援助之手。
勤劳节俭,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传统美德,所谓勤劳节俭,勤劳指的是人们对待劳动的态度与品格,作为道德规范,它要求人们热爱劳动,积极参加劳动,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和丰富自己的生活,所谓节俭,指的是人们对待个人生活欲望的态度,它要求人们节制自己的生活欲望,约束自己的消费行为,节约生活,节约财用,勤劳节俭,是她们的祖先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不讲吃穿,不乱花钱,不摆阔气,爱惜劳动成果,节约用电,用水,用粮,养成良好的艰苦奋斗的勤俭习惯。
但是,现在富裕的人越来越多,生活中自然出现了铺张浪费。其实,浪费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是一种罪过,想想旧社会的苦日子,想想三年自然灾害给神州大地带来的饥荒,她们没有理由摆阔,没有理由花钱如流水,人们要做到节俭并不难,只要把钱花到刀口上,把有些能用的物品“废品利用”从思想上提高认识,做一个节俭的公民是完全能实现的,她在平时就把自己用过的旧本订起来,做草稿纸用,用过的旧书她都细心的包好书皮,送给邻居家的小弟弟,平时她还经常在小区里捡拾塑料瓶,无偿的送给废品收购站的老奶奶。
节俭,勤劳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品质。最近,她发现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现在的人似乎特别“懒”。马路上,公园里,小区中随处可见垃圾的踪影,有些人丢垃圾,觉得走到卫生房太累,就随手把垃圾往草坪里一丢,万事大吉。于是,人们相互效仿,你丢一包,她扔一袋,花坛、草坪就变成了垃圾场。唉,现在的人啊,为什么这么懒,先辈们留给她们的勤劳品质哪去了?你的公民道德呢?你的社会责任呢?你想过周围的人对你的评价吗?您想过自己的生存环境了吗?
她想:只有一如既往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公民的素质才能不断地提高,社会会更进步,人们才会更安居乐业。
勤俭节约少年事迹篇2
大家好,我叫xxx,是四三班的一名小学生。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我一直秉承勤俭节约的美德。
在学习上,用过的纸张我会当演草纸继续使用;当圆珠笔的水用完了,我只更换笔芯,不换笔杆。
生活中,不管是在家还是学校,只要发现有水龙头滴水的情况,我会主动关上。
吃饭从不挑食,衣服只要干净,整洁,合身即可,从不要求买名牌。
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我将以实际行动继续发扬勤俭节约的精神。
勤俭节约少年事迹篇3
xx,女,今年11岁,是xx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担任学习委员,她活泼开朗,阳光自信,是一位品学兼优,有着优秀美德的好学生。勤劳节俭就是她最美的闪光点!
勤劳,让她闪亮。在她6岁的时候,爸爸妈妈为了生计,外出打工,含泪把她和比她大5岁的弱智姐姐托付给了年迈的奶奶照顾。奶奶因为年岁大,手也不方便,照顾自己都是问题,更何况还要照顾年幼的她和姐姐。身体瘦小的马润茁便开始学着洗衣、做饭、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分担家庭的重担。她不怕苦,不怕累,担起了大部分的家务,洗衣、做饭、洗碗、打扫房间等等对于她来说都是家常便饭。
从上小学起,她每天早早起床,一边做早饭,一边抓紧时间把家里的鸡,鸭,猪等喂饱,料理完了家里的.琐事之后,才赶到学校上课。在上学、放学的路上,有很多同学会去买零食。可是她,却在捡拾路边的塑料瓶,一个一个的存起来,换成一毛一毛的钱攒起来。同学们不理解,总会投入异样的眼光,但当同学们知道她的故事后,都对他敬佩不已!
节俭,让她闪耀。俗话说:“劳动是幸福的左手,节约是幸福的右手。”钱对于她的家庭来说不容易。爸爸年龄大了打工挣钱不易。幸运的是现在政策好,奶奶有点低保金。但是当别的孩子都随意地花钱买零食的时候,她却把奶奶偶尔给她的零花钱偷偷地存在起来。当书包坏了,就自己学着用针线自己缝好,直到用到不能用为止。衣服,虽然旧但是洗得干干净净!在学校,中午打饭,吃多少打多少,从不乱倒饭菜,不浪费一粒粮食。还号召其他同学不要浪费,努力向同学们宣传粮食的来之不易!
最令人难忘的就是在4月20日的雅安地震后,当学校倡议为灾区人民献爱心时,她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积攒很久的积蓄全都捐了出来。当老师问她为什么捐这么多时,她平静地说:“这么长时间来,我得到了很多人的关心和帮助。我从心底里感激他们。现在,我也要献爱心,这些钱虽然不多,但它代表着我的心意。”生活给了她太多的不幸,她却从中磨练出了坚强乐观,有了这些她不再脆弱,这就是“勤劳节俭”美德好少年x!小轩,女,2024年10月28日出生,现就读于三元区星桥中心小学二年(1)班。她家境贫寒,家中爷爷双目失明、奶奶瘫痪在床。为了维持生计,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小轩和爷爷奶奶、母亲、妹妹一起挤住在低矮破旧的土坯屋里生活。虽然身处逆境,但她勤奋好学,品学兼优,勤劳节俭,是个自强自立的好孩子。
人们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家庭困难的小轩也格外懂事。她从不和同学朋友攀比,旧衣服也洗干净高高兴兴地穿去学校。每当妈妈忙于家务时,她和妹妹便自觉承担起照顾爷爷奶奶的任务。姐妹两一个给奶奶按摩,一个扶爷爷在院子里走走。学习之余,小轩经常给爷爷、奶奶讲讲故事、唱唱歌,为常年患病的长辈带来了不少的欢乐。当许多同龄小孩在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做“小霸王”、“小公主”时,小小的小轩便学会了自理自立。上小学后,她在寄宿制学校里读书,她自己学会了洗澡、洗衣、叠被子,自己照顾自己。家里买不起蔬菜,小轩就和妈妈在自家院子里开辟出一块菜地,种上时令蔬菜。周末放学回家后,小轩就放下书包,来到菜地里除草浇水,帮助做些力所能及的农活,减轻妈妈的负担。晚上,当妈妈做完一天的家务,累的腰酸背痛时,小轩就帮妈妈捶背揉肩,给妈妈讲学校和身边的事,为她放松心情。
尽管家庭条件艰苦,小轩仍然坚持刻苦学习。在学校,她自强勤奋,自主好学。课堂上,她认真听讲,敢于提问。课外,她总是认真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她不满足于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大量阅读一些有益的书报,以开阔自己的视野、增长知识。周末回到家里,她还常常辅导妹妹,学业上的事一点不用大人操心。就是凭着她的这股韧劲儿,每次考试都在年段名列前茅。
小轩同学不仅学习成绩优异,兴趣爱好也广泛。她参加了学校的美术兴趣班,创作的绘画作品多次获得学校表彰。在班上,她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关心她人,热爱集体,踊跃参加、组织集体活动。平日里,她热心参与各项班务工作,积极协助老师做力所能及的事,是老师信得过的得力助手。二年(1)班的老师同学都非常喜爱她。2024年她评为校级“优秀学生干部”。
小小的小轩能以乐观的人生态度去迎接学习、生活中的种种挑战,热爱生命,努力向上。她凭着顽强的毅力、不懈地追求和努力,正一步一个脚印地走着。她是一名自强自立的好少年。
勤俭节约少年事迹篇4
小黄,女,汉族, 2008年11月生,闽清县白中初级中学七年级学生,现任班长。她连续四年被评为“闽清县三好学生”,2020-2021学年被评为“福州市优秀学生干部”。
她从小便爱上了阅读,并逐渐养成了边读书边记录思考的习惯。阅读不仅让她开拓视野,更培养了她不急不躁、稳扎稳打的性格。在书墨知识的熏陶下,她也对写作体现出极大兴趣,她积极参加各类征文比赛,连续四年在闽清县“暑假读一本好书”征文比赛中获得一等奖,获2015-2016第二届“泰禾杯海峡两岸好文章”中小学生作文征集活动二等奖,征文《在路上》获福州市第十四届中小学生艺术节三等奖,获2020年福州市“阅读传承文化,书香浸润人生”读书征文活动二等奖,2020年两篇抗疫作品在福州市“抗疫前行,手书心声”征文活动中分别荣获一等奖和二等奖。
她也喜欢绘画,长期以来努力练习,不断磨练自己,她不满足一般的插画补白,而是将画面和文字结合起来让文字连贯充满哲理性和故事性。她努力吸收各种跟图像有关的知识,看到任何一本杂志都会仔细翻阅里面的插画研究线条、用色和想法。2021年,她创作的绘本《森林里的秘密》获得了好评。
通过学习、阅读和绘画,小黄更加明确了自己所肩负的重任。她并不满足现在的成绩,仍然坚持不懈的努力,积极成长为品学兼优的新时代好少年!
勤俭节约少年事迹篇5
我是航海3193班的班长胡传海,我要申报的是节约之星。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物质生活不富裕的过去,需要勤俭节约;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我们也不能丢掉勤俭节约的品质。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离不开“勤俭节约”这四个字。
在暑假期间,我积极参加社区举办的“第三届零废弃日”公益活动,希望借此活动,呼吁更多人行动起来,让“零废弃”成为生活中的一种常态,共同为可持续生态环境而努力。
在这项公益活动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从一开始搞不清垃圾分类的具体内容,到充分理解后将学到的知识传播给更多的人,我从中受益匪浅。社区里的大人、小朋友纷纷积极参与到本此活动中来,他们将家中废弃的垃圾,如牛奶盒、废弃电池、电灯泡等带到活动现场换成积分,用积分兑换礼品如洗衣液、抽纸、食盐、家用酒精等。整个过程都是公益免费的,大家不仅可以兑换礼品,还可亲自动手制作手工艺品。大家充分利用已清洗干净的牛奶盒、手工艺胶水、麻绳等创作,制作完成后的作品属于创作者。
?零废弃生活」是一种生活方式,无需做到完美,也无需要求一开始就要达成大大的目标。零废弃生活的尝试可以从0开始,从每一件生活小事开始,让自己享受其中的同时,为环境减负。
其实节约很简单的,比如:我们每人每天节约一粒大米,就能让贫穷的人们吃上一顿香喷喷的大米饭;我们每人每天节约一度电,就能让闹电荒的地方变得明亮起来;我们每人每天节约一滴水,就能让喝不到水的人们喝上一年;我们每人每天节约一毛钱,甚至是一分钱,就能让那些渴望上学的孩子们上学,也能让那些挨饿挨冻的人们得到食物与温暖,还能让那些无家可归的人们回到家园,这些东西对于我们来说好像微不足道,但只要我们全国人民都节约,全国人民都能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那在我们国家就不会有什么饥荒、水资源不足、电荒、油荒。
节约,是一种意识、是一种美德、是一种智慧,节约更要成为人们的一种习惯、一种作风。对个人,节约是一种科学的生活方式;对社会,节约就是一种文明。如果大家从现在开始能够从我做起,牢记节约意识,从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张纸、一粒粮入手,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美丽。
身为航海3193班的班长,在日常与同学们相处中能够团结同学们完成好学院交予的各项任务,在同学们有困难时能够及时的尽自己的最大能力给予他们帮助。本人从大一到现在未出现挂科和违纪记录,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活动,带领班级在大一期间荣获“优秀班级”荣誉称号!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夫君子之行,勤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智,非宁静无以致远。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以勤俭节约为自己的准则,对事事要求勤俭节约,以更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也感染身边的人同我一起打造一个“勤俭节约”社会。
勤俭节约少年事迹篇6
我叫xxx,是实验小学四(2)班的学生,在我们班我是一个大组长。
我性格开朗活泼,看书、跳舞、唱歌、写毛笔字是我的爱好。做为组长,我认真负责,常常提醒大家要勤俭节约。
古人云:历览前贤国与家,成国勤俭败由奢,丢掉节俭的美德,贪图享受,妄想不劳而获,这种人是没有前途的。
我们青少年要树立勤劳节俭光荣、懒惰奢侈可耻的观念,即使在人民生活富裕的今天,也要继承勤劳节俭的美德,艰苦奋斗,争做合格的小公民!
勤俭节约少年事迹篇7
梁丹,女,现年14岁,苍溪县雍河乡桃园村人,现于我校八年级八班就读,担任学生会学习部部长,八年级八班语文科代表,女生416号寝室室长,共青团员。该同学沉稳大方,坚强乐观,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尊敬老师,孝敬长辈,勤劳节俭,勤奋学习,富有责任感,工作踏实认真,独立自强。
梁丹同学家境贫寒,祖父祖母均年逾七十,体弱多病,父母都是残疾人,父亲尚能坚持劳动,母亲仅勉强能自理生活。出生于这样一个家庭,梁丹同学并没有怨天尤人,而是用她那稚嫩的肩膀默默为撑起这个家而不懈努力。
梁丹同学从小就很节约,当别的孩子都随意地花钱买零食的时候,她却把父亲偶尔给她的零花钱偷偷地存在起来。当她远离家乡来到白水镇读书的时候,在学校食堂吃饭吃的最简单、花钱最少,决不浪费,从不吃零食,更不与他人攀比,学习用具和一些生活用品都是她从生活费中节约出来钱买的。她怕家人责怪她对自己太苛刻,从不说起自己悄悄存钱的事,直到祖母一次生病无钱治疗时,她才把已存下的200多元钱拿出来给祖母治病。此后,她更注意自己每一分钱是否花得得当。她常常把亲戚给的压岁钱和自己从牙缝里挤出来的钱交给了父亲,用于家庭开支。正因为她从小养成了节约的好习惯,在学校她也分注重节约用水用电,当很多学生把矿泉水瓶乱扔乱放时,她却组织一些同学把这些瓶子收集起来,并整整齐齐地摆放在教室后的角落里,积多了就卖了买清洁扫除的工具。在她的带动下,该班大多数学生都养成了节约的好习惯。
她不但节俭,而且很勤劳。节假日回家,做饭、给祖父祖母洗衣服、割猪草等家务活,只要她能做的,她都抢着去做,农忙时节,她还要和父亲一起生产劳动。尽管很苦很累,她却从不埋怨,因为她知道,单凭父亲一人之力维持家庭开支是很困难的。在假日空闲时她常常拾破烂、挖药材卖钱,补贴家用,节余的就存起来。如今,她自己已有3000多元的存款。她说,今后求学的路还长,不能把家庭的担子全压在身有残疾的父亲肩上。
她作为一名学生干部,能坚持原则,以身作则,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是老师的好助手。她热爱集体,关心他人,富有爱心,尽管她的生活很艰辛,但她十分热心公益活动,曾多次向灾区及需要帮助的人捐款。
总之,梁丹在家是一个勤劳节俭、孝敬长辈的好孩子,在校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在生活中,她是一个乐观自信、自强不息的人。正如她自己在演讲中说:“为了以后充满未知的路,为了感恩、为了回报,我一定做一个勤劳节俭的人、一个有良知的人。”在我校校级“美德少年”评选活动中,她勤劳节俭、自强不息的事迹感动了全校师生。因此,特推荐她为勤劳节俭“美德少年”候选人。
勤俭节约少年事迹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