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在编写教案时,要避免过于繁琐的流程,确保教学过程简洁高效,,教学评价方式应与目标相匹配,是教案设计中易被忽略的要点,,发发总结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幼儿园防拐骗安全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幼儿园防拐骗安全教案篇1
幼儿被拐骗的现象还在不断发生,孩子们真的能做到防拐骗吗?我们觉得幼儿园需要来一次“真刀真枪”的防拐骗演习,让孩子们真切学到如何保护自己!
活动目的
为了进一步提高幼儿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避免拐骗幼儿和伤害幼儿人身安全的事故发生,我园将于周三上午在幼儿园开展防拐骗模拟演练活动,增强孩子防骗意识,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活动内容
(一)班级防拐骗安全活动
利用故事例如《小兔汤姆走丢了》,谈话活动等,孩子不跟陌生人走,教给孩子自我解救的有效方法,提高孩子防拐骗、防走失的技能,让孩子了解具体情境下走失了应该怎么办,增强孩子防骗意识,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二)防拐骗防走失模拟演练
1.人员设置:
参演人员:各班教师、全体幼儿;
友情出演:家长成员(拐骗人员);
防走失应急领导小组:周园长,易园长,余园长
2.准备道具:
糖果若干、玩具若干 、零食若干
3. 诱拐事件设置
情景一:
小班孩子们正在兴致勃勃的玩桌面玩具,一位阿姨拿着糖果走过去请孩子们吃,看孩子们是什么反应,他们敢吃吗?
情景二:
一位手里拿着薯片的阿姨走进小班教室对xx说:“小朋友你好,我是你妈妈的朋友。她让我给你带了一些零食,可是阿姨拿不了放在门口了。你能帮阿姨一起拿进来吗?
情景三:
中班幼儿正在玩滑滑梯,一位叔叔朝他们走了过来:“小朋友你们好!我是动物园的工作人员,今天我们动物园有好看的马戏表演,猴子走钢丝、老虎跳火圈、狗熊骑自行车······可好看了,我是专门来邀请小朋友们的,看完我就把你们送回家,想看的就跟叔叔一起走吧。“
情景四:
中班幼儿正在进行户外活动,一位叔叔拿着玩具朝他们走了过来:“小朋们快来看,我这儿有好玩的遥控汽车,谁要玩?”“我今天给小朋友们带来了很多好玩的玩具,可我一人拿不动就先放在小区门口了,谁要和我一起去拿玩具?”
情景五:
大班的教师带领幼儿正在幼儿园内厅有秩序地开展区域活动。这时候一位阿姨走到孩子们的中间,她对其中一个孩子说:“我是你妈妈的朋友,今天你妈妈有事没时间来接你,让我带你去南坪肯德基等她,我们先去,边吃边等你妈妈好吗?”
情景六:
大班的小朋友正在玩玩具,一位阿姨拿出iPad走过来问**:“小朋友,你知道这个游戏怎么玩吗?阿姨过不了关。”阿姨又说道:“这里小朋友那么多,实在太吵了,我们去外面玩好了。”孩子会跟着出去吗?
4.具体演习流程:
各班上老师组织带领幼儿正常有序地开展活动。友情出演人员利用糖果、礼物、玩具等各种物品及方式引诱、哄骗幼儿。各班级老师在模拟演习时不干预,如果孩子向老师求救则介入,老师负责随时清点每班幼儿的人数,确保每位幼儿的人身安全。各班在活动结束后总结并进行相关的自我保护的。
5. 防拐骗演练要求:
全体师生要高度重视此项活动,各就各位,要严格按照指定时间、计划和方案要求,开展防拐骗练活动。各班教师要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保证每位幼儿安全、有序地进行防拐骗演练。
(三)家园
幼儿园通过微信群、微信公众平台等多种形式,向家长宣传关于“防走失、防拐骗”方面的信息,提醒家长带孩子出门的注意事项,要求家长严格执行接送卡制度等,引起家长重视,提高家长的防范意识,取得家园的一致性。
家长必学的防拐知识
除家里人外,不能相信任何接近孩子的`人
少带孩子到没有安全措施的公共场所去
儿童外出穿鲜艳的衣服,便于寻找
给宝宝口袋放张卡片,上面备注父母的电话
与孩子商定一个原则:万一走失,不要哭,直接到商场门口等
父母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放松警惕,不能让孩子脱离视线
告诉孩子,不要吃陌生人的东西,有权利不与陌生人说话
教会孩子四个自救技能
记住城市、小区、门牌号
记住父母的名字、电话
教孩子拨打紧急求助电话,急救120
求助110
火警119
让孩子记住相对靠谱的可求助对象:
孕妇或有孩子的父母
穿军警制服的群体
一群学生
超市商场统一着装的人
用这些问题考考孩子
1、当有陌生人请你领路怎么办?
有礼貌地告诉他:“路口有警察叔叔,你可以去找他们帮你带路。”如果陌生人纠缠你,你就大声呼喊引起路人的注意。
2、有陌生人敲门怎么办?
①独自在家,把电视机或音响打开,让人误以为家里有人。
②把门锁好,不给陌生人开门。故意喊爸爸妈妈,说有不认识的人敲门,把坏人吓跑。
③如果来人说是父母同事,并能叫出你的名字,你也不能开门,但可以问他有什么事,记下告诉爸爸妈妈。
④如果来人自称修理工或者收费员,也不能开门。
⑤如果陌生人还是不走,就打电话给邻居或是报警。
3、假如你独自走路,发现可疑陌生人跟踪,怎么办?
①往人多的地方走;找警察局或警察叔叔。
②找不到警察,可以到百货公司或商店,找店员借电话。
③千万注意不要被坏人追到小巷子或死胡同里,如果万一碰到这种情况,赶紧按别人家门铃或大叫“救命”。
④平时随身带哨子,以便遇到坏人时引起路人的注意。
⑤尽量不要一个人走在黑暗,偏僻的小马路上。
⑥上下学与同学结伴而行,或者请父母在一段时间内接送。
幼儿园防拐骗安全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树立幼儿初步的防范意识。
2、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3、引导幼儿了解一些自我保护的常识,知道迷路时应怎么求救。
活动准备
排练情景表演:豆豆迷路了。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请幼儿观看情景表演“豆豆迷路了”,教师在主要部分给以提示。
二、展开活动
1、引导幼儿讨论:豆豆迷路了,他怎么做的?这样会出现什么后果?并说一说如果自己遇到了这样情况时应采取怎样的做法,引导幼儿明白遇事要动脑筋。
2、幼儿展开讨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并进行简单记录,教师将幼儿的记录进行整理、张贴、以提高幼儿自我保护意识。
3、开展“有奖竟猜”游戏,可将幼儿分为男女两方,提问问题,幼儿迅速且较完整的说出想法,答对的一方可奖一朵小红花。
(1)在商店里,不小心和家人走失了,你该怎么办?
(2)在城市迷了路,你该怎么办?如果有人强迫带你走,你该怎么办?(可以根据路标、路牌和公共汽车的站牌辨认方向和路线,还可以向交通民警或治安巡逻民警求助。)
(3)在农村迷了路,你该怎么办?(应当尽量向公路、村庄靠近,争取当地村民的帮助。如果是在夜间,则可以循着灯光、狗叫声、公路上汽车的马达声寻找有人的地方求助。)
(4)在幼儿园跟父母走失了,你该怎么办?
三、教师小结,活动结束
1、小朋友们平时应当注意准确地记下自己家庭所在的地区、街道、门牌号码、电话号码及父母的工作单位名称、地址、电话号码等,以便需要联系时能够及时联系。
2、如果迷失了方向,要沉着镇静,开动脑筋想办法,不要瞎闯乱跑,以免造成体力的过度消耗和意外。
幼儿园防拐骗安全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中发生的被拐骗案例、引起同学们对防拐骗防诱拐的重视。
2.通过本次班会活动,使同学们了解一些基本的防拐骗防诱拐知识和被拐骗后的自我解救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事例组织学生讨论
时间安排:
一节课
课前准备:
1.让同学们收集有关被拐骗方面的新闻。
2.了解一些基本的防拐骗防诱拐知识。
3.了解一些被拐骗后的自我解救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学生自由发言,陈述所搜集到的被拐骗被诱拐的事例。
2.呈现。
(二)被拐骗被诱拐的事例
1)柴伟是郑州市民,一个月前他16岁的儿子在郑州火车站附近突然走失,经过多方打听,柴伟得知儿子被人贩子卖到了山西黑窑场做了苦工。在寻找孩子的过程中,他结识了另外五家和他一样丢失孩子的家长,几位家长开始联合在山西黑窑场寻找孩子。在将近两个月的寻找过程中,他们只找到了一家丢失的孩子,却解救了另外50多名素不相识的童工。这三个孩子,都是刚从山西被解救出来的。
2)今年3月的一天,18岁的北京女孩王静(化名)在太原被网友骗了财物。怕被父母骂,她想打工挣回家路费。这个时候,她认识了吕梁男子郭兰军。郭兰军花言巧语将其骗到了他的老家———吕梁山区一个山村,并强迫王静做了他的媳妇。从此,王静开始了她噩梦般的135天。近日,记者从北京警方获悉,9月19日,王静被北京警方解救。她安全了,但至今那些非人的生活仍在梦里折磨她。王静的生活因此发生了很多变化。她希望她的经历能够警醒那些上网聊天的女孩,不要轻信网友。
活动过程:
系列活动一:“防拐防骗”安全演练
1、年级组发动家长参与到活动中来,专门请平时不怎么来接送学生的家长来学生园充当“骗子”,利用诱人的美食,新颖的玩具去“诱拐”孩子们。
小结:从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些孩子经不起诱惑,乖乖地跟着“骗子”走,这说明部分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是比较淡薄的。
2、老师们利用照片和录像等形式记录下活动的过程,然后根据活动的具体情况,各班再有针对性地开展防拐防骗的活动,如:“一个人在家有人敲门了怎么办”、“出门旅游或逛超市时与大人走散了怎么办”、“路上有陌生人跟着你怎么办”、及“怎样拨打报警电话”等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问题及应对方案。
系列活动二:举行“防拐防骗”家长座谈会
活动结束后,班级老师与所有的学生家长进行了交流和总结。通过这次的演练活动,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和陌生人相处的方法,让孩子知道如何应变可能遇到的危险。知道仅仅告诉学生“不接受陌生人的'糖果或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向孩子描述可能遇到的情况,然后指导孩子如何去做。家长们更要提高警惕防范,在大忙季节更要关注孩子,让孩子随时在自己的视线之内;入园时要将孩子送到班级老师的手里才能离园,家长委托别人接孩子,不仅要带好接送卡,还要事先给班级教师打电话预先告知。
反思:
这次“防拐防骗”的安全系列活动,不管是对教师、家长还是对学生都是一次特殊的经历,更起到了警醒和呼吁的作用。安全需要学生园、家庭共同努力,在引导孩子们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的同时,教师及家长也应提高防范意识,将安全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不断强化自我安全保护意识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培养学生在紧急情况下的自救能力和处理问题能力,确保自己的人身安全。
幼儿园防拐骗安全教案篇4
设计意图:
现在社会上的拐骗儿童、拐卖幼儿的案件日益增多,在新闻、论坛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寻人启事,多数是寻找儿童、老人和有智障的人,但也有个别是大学生。与家人走失对每个家庭来而言,是谁也不愿意发生的事情,但往往瞬间的疏忽和自身防范意识的缺乏就会导致走失现象的发生。因此,从小树立初步的防范意识,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一些求救的方法是本活动的主要目的。
活动目标:
1、树立幼儿初步的防范意识。
2、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3、引导幼儿了解一些自我保护的常识,知道和家人走失时应怎么求救。
活动准备:
1、安全小故事的课件;
2、奖品:红苹果标签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
你知道吗,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的危险的,瞧,火帽子就遇到了,我们来看看吧。
二、观看故事《妈妈不见了》,并讨论:
1、火帽子是怎么走丢的哪?
2、妈妈不见了,火帽子怎么了?要是我们不见妈妈了,你会怎么样的?
3、要是你,看见小朋友在哭,你会怎么做?
4、你和妈妈外出时,应该怎么做?你会怎么做?
教师小结:妈妈和你坐车上幼儿园时,你要紧紧拉住妈妈的手,不能像火帽子一样东张西望的,松开妈妈的手,跑来跑去的,这样很容易和妈妈走失的。上公交车时,也不能急着自己上车,要和你妈妈一起上车。上车后,要注意安全,不能在车上跑动,以免摔伤。
三、 开展“有奖竟猜”游戏,教师提问问题,幼儿迅速且较完整的说出想法,答对的一方可奖一个红苹果标签。
(1)在超市里,不小心和家人走失了,你该怎么办?请谁来帮忙?
(2)在街上和家人走失了,你该怎么办?如果有人用好吃的、好玩的哄你跟他走,你该怎么办?如果有坏人强迫带你走,你该怎么办?
(3)在幼儿园跟父母走失了,你该怎么办?
四、教师小结,活动结束。
如果小朋友和家人一起上街时、逛超市时不小心走失了,一定要像聪明的一休一样,沉着冷静,开动脑筋想出各种办法(如:在超市里:请超市的服务员、站在原地不动;在街上:请警察、大人帮忙)我们小朋友们平时要准确地记下自己家庭所在的地址、家里及父母的电话号码及工作单位,尤其要记住爸妈的手机号,以便走失时及时和他们联系。
活动分析:
活动第一部分:播放课件《妈妈不见了》,通过生动的画面将幼儿带入到“火帽子上幼儿园”的情景中去。幼儿们认真的欣赏故事,随着情节的变化,幼儿们的表情也随之波动。如:火帽子与妈妈走失,大声哭喊时,幼儿们也显得十分的紧张。这时,我引导幼儿找出问题的所在,提问:“为什么火帽子和妈妈会走失呀?”, “妈妈走失应该怎么办哪?”让幼儿想想问题如何去解决它,接着再提出“你看到小朋友在哭,你会怎么做?”让幼儿懂得去帮助他人。最后,我总结了故事中的要点,使幼儿对故事有深刻的领悟,知道上街时要手拉着大人,上公交车要和大人一起上等,懂得只有和家人在一起才是安全的。
活动第二部分:以开展“有奖竟猜”游戏的形式,激起幼儿的兴趣。教师有针对性的进行安全,如“(1)在超市里,不小心和家人走失了,你该怎么办?请谁来帮忙?(2)在街上和家人走失了,你该怎么办?如果有人用好吃的、好玩的哄你跟他走,你该怎么办?如果有坏人强迫带你走,你该怎么办?等。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幼儿提升了生活经验,加强了安全防范意识,懂得遇到问题不能哭,要学会找大人帮忙、找警察帮忙、还要知道记住爸爸妈妈的手机和家庭地址等,还有只有冷静才会想到好办法。
幼儿园防拐骗安全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能跟陌生人走。
2、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活动过程:
一、通过故事组织幼儿讨论
1、教师讲述故事
教师:放假了,一天涂涂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外面玩,涂涂松开爸爸妈妈的手一个人跑去其他地方玩,一个陌生人走到涂涂面前对他说:小朋友,公园里有小猴玩杂技表演很好看,并要带涂涂去看,涂涂就跟着陌生人走了。结果陌生人把涂涂带到很远很远的地方,涂涂再也回不了家,见不到爸爸妈妈了!爸爸妈妈找不到涂涂变得特别伤心、难过。
2、组织幼儿讨论
教师:涂涂为什么会遇见陌生人?(因为涂涂一个人乱跑,离开了爸爸妈妈)
教师:涂涂跟谁走了?(陌生人)什么是陌生人呢?(不认识的人)
教师:他怎么会跟陌生人走呢?结果怎么样?
教师:结果怎么样?
教师小朋友能不能相信陌生人的话?为什么不能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话?
教师小结:陌生人有可能是坏人,坏人会同好吃的食物、有趣的玩具,或者说好听的话骗小孩,把小孩拐走,使小孩再也不能回到自己的家里,再也见不到爸爸妈妈,所以我们不能随便相信陌生人的话,更不能跟陌生人走!
二、创设情境,在情景中学习对付陌生人的方法
情景一:一个陌生阿姨敲门进教室,对xx说:“xx,我是你妈妈的朋友,你妈妈今天没空来接你,让我接你回家,你跟我走吧。”
教师提示:你认识她吗?如果你不认识她那能不能相信她的话。
教师:小朋友想一想,xx应该对这位陌生人说什么呢?(阿姨,我等妈妈来接我,我不跟你走)让幼儿练习
教师小结:我们遇到不认识的人,不跟他走,这样,陌生人见骗不了小朋友只好自己走了。
情景二:小朋友正在草地上做游戏,一位陌生的叔叔进来,对一位小朋友说:“小朋友,你真可爱,叔叔给你吃巧克力。”
教师提示:陌生人给的东西能不能吃啊?为什么不能吃?(不能吃,别人的东西不能要)
教师:那我们应该对陌生人说什么呢?(叔叔,我不吃巧克力。)如果陌生人又拿玩具给小朋友玩,小朋友该怎么做呢?能不能接受陌生人的礼物?为什么?(不能收陌生人的礼物,叔叔,不用了)
教师小结:陌生人给的任何东西都不能收,因为我们不认识她,不知道她是不是骗人的,陌生人给的东西不好。
三、活动结束
教师:我们快过新年了,快放寒假了,小朋友在家里不能一个人跑去去玩,一定要和爸爸妈妈或者是大人一起出去。在外面玩的时候不能自己跑的太远,不能跟陌生人走。每天我们放学后也要牵着爸爸妈妈的手一起回家,不要一个人乱跑。
幼儿园防拐骗安全教案篇6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情景教学活动,让幼儿知道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能能随便和陌生人走。
2、幼儿学会保护自己,料及和掌握与陌生人交流的方法。
3、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二、活动准备
1、课件《聪明的喜羊羊》
2、音乐《喜羊羊和灰太狼》
3、请一位幼儿不认识的阿姨扮演陌生人
4、巧克力、喜羊羊头饰
三、活动过程
1、教师播放《喜羊羊和灰太狼》音乐,导入幼儿喜欢而且熟悉的音乐吸引幼儿注意力,让幼儿放松愉快的投入活动。
教师带领幼儿听着好听的喜羊羊音乐入场,和教师一起做小律动。
2、幼儿观看课件《聪明的喜羊羊》。
引入动画片中幼儿熟悉的`灰太狼形象,使幼儿理解不认识的人就是陌生人。
(1)慢羊羊村长要带小羊们去干嘛?慢羊羊在出发前对小羊们说了什么话?
(2)看看画面中谁藏在草丛里?你们认识它吗?
(3)画面中的灰太狼想干什么?
3、教师引导幼儿明白《聪明的喜羊羊》的做法是什么,讲明本次活动的。
(1)灰太狼靠近小羊的时候,谁和灰太狼说话了?
(2)灰太狼用什么吃的把懒羊羊带回了家?懒羊羊这样的做法是对的吗?
(3)如果陌生人给你巧克力或者糖果的时候,你能不能要?为什么?
(4)我们可不可以像懒羊羊一样跟着陌生人回家呢?
4、教师引导幼儿理解,不认识的人就是陌生人,不能和陌生人说话,不能吃陌生人给自己的东西,更不能随便就和陌生人回家了!
四、情境练习《遇见陌生的阿姨》。
1、教师请陌生阿姨进教室,情境带入,丰富幼儿的理解能力和实战经验。
(1)阿姨走进教室,对班里的一位小朋友说:你长得真可爱,阿姨请你吃果冻好吗?
(2)此时教师组织幼儿讨论能不能接这位陌生阿姨的东西?你应该怎么回答?
(3)陌生阿姨继续问下一个幼儿,阿姨带你去好玩的地方玩好吗?
(4)教师引导幼儿讨论自己是否认识这位阿姨,能不能相信她说的话?可不可以和这位阿姨离开?你该怎么跟阿姨说呢?
五、结束活动
我们小朋友真的很棒,完成了我们的考验。知道外出时千万不要离开集体和成人,遇到陌生人不能轻信。喜羊羊很高兴,给我们带来了好听的歌,我们在歌声中和老师们说再见了!
幼儿园防拐骗安全教案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