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的教案能够激励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与效果,教案的多样化设计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与需求,发发总结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白鹅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白鹅教案篇1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积累好词佳句。
3、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写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风趣。
重点难点:
1、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出白鹅高傲的特点的。
2、从那些看似贬义的词语中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词语卡片、净角头饰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见过白鹅吗?能说说白鹅的样子吗?
2、今天有一只美丽的白鹅也来到了我们中间,(屏幕出示白鹅的图片)看到它,你想起了什么?(学生背诵骆宾王的《咏鹅》)。
3、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由丰子恺撰写的散文《白鹅》(贴白鹅图片)
二、初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课文。
2、这是一只怎样的白鹅?(板书:高傲)作者从哪几方面介绍了白鹅的高傲?(板书:姿态、叫声、步态、吃相)
3、第二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指导朗读)
三、自学讨论,深入感悟
1、读自己喜欢的部分,画出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是怎样表现白鹅的高傲的,在书中空白的地方标注,再试着读出自己的体会。
2、交流讨论。
(1)我学习的是姿态部分。作者抓住“大鸟”刚进院子的动作,来表现白鹅的高傲。(贴卡片:伸长头颈,左顾右盼)。这会是什么样的姿态呢?(学生做动作)同学们学得可真是惟妙惟肖,难怪作者说,好一个(学生接说:高傲的动物)我们一起来读读(学生齐读)。
(2)我学习的是叫声部分。(数名学生读)读了这一段,你们知道了什么?(学生交流)那么你有什么发现?(我发现描写叫声的词语特别多)这可真是个伟大的发现,有哪些呢,赶快用笔圈出来。(贴卡片:郑重严肃、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读词的关键是要把词的意思读出来,谁来试试?(个别读,齐读)白鹅的.各种叫声就是它的语言,假如鹅也会说汉语的话,你们猜猜,它会说什么?(学生想象)从同学们丰富的想象中,我们不仅感受到了白鹅的高傲,也看到了它的尽职。
(3)我学习的是白鹅的步态部分。(生读第四段)大家有什么疑问吗?我们来考察一下他们的读书效果怎么样。
同学提问:
a、白鹅走路是什么样子?(学生回答,相机贴卡片:步调从容、大模大样)
b、什么叫净角?(学生做答)对,净角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花脸,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谁愿意表演示范一下?(出示头饰,数名学生上台表演)看得出,白鹅举手投足之间都透着一股傲气!
(4)我学习的是吃相部分。这部分可有趣,学习这一部分的同学一起来读。(学生有感情朗读)现在如果把这部分瘦身,哪些词语最能体现出白鹅吃饭时的高傲?(贴卡片:三眼一板、一丝不苟)你从这两个词看出了什么?(白鹅吃饭有条理,有规律)来,让我们也高傲地,三眼一板,一丝不苟地去吃饭。(齐读)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了,这位鹅老爷的脾气被周围的邻居知道了,于是就上演了一场有趣的剧目。我们的主角鹅老爷现在要吃饭了(在黑板上画饭盆)这时它的邻居在干什么?(窥伺)什么意思?(在暗中观察,等待时机)现在,白鹅和狗正式开赛!(出示第一回合字幕)请我们的女同学来读一读第一回合。(女同学读)老师有点不明白,狗偷吃了人家白鹅的美餐,结果被白鹅发现给咬了几口,并臭骂了一顿,它怎么还不赶快逃跑,还在那静候什么呢?(因为狗掌握了白鹅吃饭的规律,知道它一会还要走)
是呀,白鹅吃饭时的三眼一板,一丝不苟,给机灵的小狗以可趁之机,下面我们接着看它们第二回合的交战。(出示第二回合字幕)请男同学来读一读。谁取得了最终的胜利?(狗)狗是如何离开的?(扬长而去)“扬长而去”是一副什么样子?(大模大样地离开,大摇大摆地离开)狗这下可吃到甜头了,第二天它又悄悄地来了,于是又上演了相同的一幕。(屏幕出示关键词语)不过,剧本已经不完整了,你还能绘声绘色地讲出这个故事吗?下面给同学们几分钟时间准备。(学生对照屏幕积累字词)
四、小结学法、深化认识
同学们,我们通过朗读,找出了描写白鹅高傲的重点词句,通过多方体会,感受到了鹅的高傲的特点,那作者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将这一特点表现出来的?(运用对比的方法来突出鹅的特点;善于运用反语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五、感情升华
就是这样一只高傲的白鹅,主人却放下身架,给这位鹅老爷当起了堂倌,天天去时候它吃饭。你觉得作者喜欢这只鹅吗?(喜欢)是呀,课文的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丰老先生对这只白鹅的喜爱,徐悲鸿先生有一句话说得好:傲气不可有,傲骨不可无!丰老先生喜欢的正是鹅的这种气质!
白鹅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在玩水、泼水中感受水在纸张上流淌留下的痕迹。
2.大胆想象,沿彩色水痕进行想象添画。
活动准备
1.水粉颜料,素描纸,毛笔,调色盘,水溶性炫彩棒,餐巾纸。
2.音乐《雨中漫步》,教师的示范画。
活动过程
1.欣赏示范画,激发创作欲望。
欣赏示范画,猜猜它是如何创作出来的。
2.玩水嬉水,游戏中展开想象。
(1)教师准备好装有各种颜料的调色盘。(注意水要很多,颜料较少)
(2)播放音乐《雨中漫步》,师幼互动,共同表演水中魔术。
将毛笔蘸上颜料,滴到素描纸上。
晃一晃,让水流淌,用餐巾纸将多余的水吸干。鼓励幼儿感悟水中色彩的交融和变换。(如像蜘蛛网、这个像飞船、那个是一只猴子)
用炫彩棒沿水痕想象添画。
构思自己的洒水画中藏着的'故事。
3.互相欣赏,评价作品。
评比最佳洒水作品奖、最佳故事奖等,鼓励幼儿的奇思妙想。
【评析】
中班孩子对水的兴趣非常浓厚,在玩水和洒水中作画,是多么开心的事情!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孩子们大胆画出了自己的心声,画出了自己的风格。
白鹅教案篇3
导:析题学拟题:约2~3分钟
学生背读鹅鹅鹅,曲颈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进行赏析,请同学们找出几个颜色词语,很自然引出:白、绿、红、清,再在黑板上写一鹅字,然后又问学生与课文标题有何区别,再复习几个课内类似的标题:白色鸟; 金黄的大斗笠;紫藤罗瀑布;白蝴蝶之恋;白毛女;
问:怎样拟标题才能做到勾引读者的目光与心魂呢?
引出标题的色彩美。
一、抓傲理线索:约2~3分钟
请同学们速读全文,找出全文有多少个傲字?(8个傲。)
引出傲串全文的线索美。
二、挖傲悟组材:约8分钟
请同学们找出傲具体表现在哪五个方面,请仔细读原文后回答。
分四组抢答,看谁最踊跃最精彩。
①一傲在伸长脖颈左顾右盼总领下文;②二傲在叫声;③三傲在步态;④四傲在吃饭;⑤五傲在昂胸凸肚跨方步看野景照应开头。
根据发言,然后引出傲在总分总的布局美。
三、扣傲赏妙语:10分钟
请同学们找出文中写傲的具体描写句子,看谁找得快又能说出其精妙处。
教师示例:
⒈它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我一看这姿态,想道: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用动作、神态、旁人的心理写傲,妙在前正后侧式,如在目前。)
⒉而在它的叫声、步态、吃相中,更表示出一种傲慢之气。
(妙在三个方面的概括来写傲,作用:叫声、步态、吃相,两字短语构成段首排比,有气势又总领各段。)
请同学们用从 来写傲,妙在 格式来分析。(发言摘要)
1.鸭的轧轧,其音调琐碎而愉快,有小心翼翼的意味;鹅的轧轧,其音调严肃郑重,有似厉声呵斥。狗的狂吠,是专对生客或宵小用的;见了主人,狗会摇头摆尾,呜呜地乞怜。鹅则对无论何人,都是厉声呵斥;要求饲食时的叫声,也好像大爷嫌饭迟而怒骂小使一样。(妙在鸭鹅对比来写傲,与大爷类比,妙在对比类比突出了中心。)
2.它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简直不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前总后分,前概后具式来写傲,语言精致。)
3.等到鹅再来吃饭的时候,饭罐已经空空如也。鹅便昂首大叫,似乎责备人们供养不周。这时我们便替它添饭,并且站着侍候。(怎样来写傲?写鹅的.神态、动作来写傲。)
4.因此鹅的吃饭,非有一人侍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的!(谁能表演架子十足的神气)
引出语言有生动美。
四、评傲说做人10分钟
⒈因为它对我们,物质上和精神都有贡献,使主母和主人都喜欢它。
教师示例:这里写到的物质上的贡献无非是下文提到的可以给人们生蛋,而精神上的贡献,则在于主人主母小孩捡蛋时的哈哈的喜悦之情,其中充满了人情味,更写出了农家小院的惬意生活。(教师扣关键词:物质和精神来展开评点。)
⒉望望那鹅,它正吃饱了饭,昂胸凸肚地,在院子里跨方步,看野景,似乎更加神气了。但我觉得,比吃鹅蛋更好的,还是它的精神的贡献。因为我们这屋实在太简陋,环境实在太荒凉,生活实在太岑寂了。赖有这一只白鹅,点缀庭院,增加生气,慰我寂寥。
学生评点活动:用假设:我们的自己家中没有养鸡鸭狗等动物,你回到家里一般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假如我们自己家中养了鸡鸭狗等动物,你回到家中又会有什么感觉?(备用启发故事:我自己儿时躺在地上打滚,为的是缠母亲买两只小兔子养,我可没有想到要吃这个兔肉,而是觉得蛮有味,才要在地上打滚的。引出养鹅,实则趣味无穷也。不单单是为了有鹅蛋吃哦!)
引出语言有哲理美。
五、拓展有趣味:约10分钟
1、扣狗话题说话活动:说与狗有关的俗语词句;
2、说说你有关养狗的趣事;
3、联读活动:①王维的《谓川田家》;②《白鹅》完整篇章自读。(注:教材只是部分节选)
引出读后拓展有趣味。
白鹅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高傲、郑重、局促不安、京剧、毫不相让、一日三餐、滋味、倘若、从容不迫、侍候、脾气、扬长而去、空空如也、责备、供养不周、邻近、不胜其烦、架子十足”等词语。
2、整体感知课文,了解白鹅的特点。
3、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先总写后分述的写法。
教学重点:
1、 读写生字新词。
2、 整体感知课文,了解白鹅的特点。
教 具:
生字、词语卡片
教 法:
引—读—议—悟
学 法:
自主学习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 背诵古诗《咏鹅》,激发学生兴趣。
2、 导入,揭题? 板书:白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要求:①大声朗读读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 ②标画自然段,画出生字新词,边画边读新词,并用你喜欢的方法记忆字形?
③读文,整体感知:课文中的白鹅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 学生自主学习。
3、 检查自学情况,并相机纠错、点拨。
① 认读生字词语.指导书写“餐”“脾”“蹲”.
② 学生汇报: 白鹅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讨论: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鹅的高傲?( 姿态、叫声、步态、吃相)
2、快速读文,标出文中哪些自然段分别写了白鹅的姿态、叫声、步态、吃相。
白鹅的姿态(第1自然段) 白鹅的叫声(第3自然段)
白鹅的`步态(第4自然段) 白鹅的吃相(第5—7自然段)
3、认识过渡段(第2自然段),并了解其作用。
承上启下,统领全文。
4、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抓住特点,先总写后分述的写作方法。
四、积累:
抄写生字新词,朗读课文。
白鹅教案篇5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把握作者笔下的白鹅的鲜明特点,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重点)
2.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难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请学生齐背骆宾王的诗《鹅》,问学生:诗中描绘了鹅的什么特征?
2.出示白鹅图片,请学生自由说说鹅还有哪些特征。(提示:从鹅的生活习性、对人的贡献、叫声、走路姿势等方面说)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丰子恺笔下的《白鹅》,看作者是如何抓特征刻画这只白鹅的。
二、自主预习
1.走近作者
丰子恺(1898-1975),名仁,浙江崇德县(今属桐乡市)石门人,长期居住上海。是中国现代漫画家、翻译家、文学家、音乐家。他初学西画、音乐,继而以漫画著称于世。他的散文在我国新文学史上有较大的影响,主要作品有《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随笔二十篇》《甘美的回忆》《艺术趣味》《率真集》等。
2.字音字形
北碚(bèi) 麒麟(qí lín) 猥鄙(wěi bǐ)
呵斥(hē chì) 叫嚣(xiāo) 净角(jué)
譬如(pì) 窥伺(kuī sì) 盛馔(zhuàn)
岑寂(cén) 分娩(miǎn)
3.词语解释
窥伺:暗中观察,等待机会。
从容不迫:是指非常镇静 、不慌不忙的样子。
局促不安:形容拘谨、不自然、不安定的样子。本文指鸭子的步态急速,很不自然。
三眼一板:比喻有条理,合规矩。眼、板,民族音乐和 戏曲中的节拍 。
丝毫不苟: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在课文里指鹅的吃法每天都一个样,一点儿也不马虎。
不胜其烦:受不了其中的厌烦搅扰。胜,能够承受。
4.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1)课文中的白鹅最根本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傲慢(高傲、最傲人、架子十足)。
(2)白鹅对我们一家有哪些贡献?
明确:物质上:白鹅蛋成为我们一家人难得的“美食”,为我家创造了不少价值;精神上:白鹅为我们荒凉的居所增添了生气,为我寂寥的生活增添了乐趣。在作者看来,精神上的贡献尤为重要。
三、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知
1.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白鹅的傲慢的?结合课文作分析。
明确:作者从头颈、叫声、步态、吃饭四个方面进行了描写:
(1)头颈: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似有一种傲视群雄的`气概。
(2)叫声:音调严肃郑重,有 似厉声呵斥。
(3)步态:步调从容,大模大样,显得器宇轩昂。
(4)吃饭:食料并不奢侈,但吃法三眼一板,丝毫不苟。
2.作者之所以能对白鹅作如此生动传神的描写,是因为他对白鹅观察得非常仔细。描写鹅吃饭的第4段的文字,最具代表性,试作分析。
明确:作者细致地描写了鹅的食料、进食的程序以及吃饭时的动作神态,特别是花了不少笔墨描写鹅与偷食的狗之间的争斗,令人忍俊不禁。
(二)深层探究
1.“傲慢”一词常被用以形容人轻视别人,对人没有礼貌,作者为什么用这个词来形容白鹅?作者对白鹅怀着一种怎样 的感情?
明确:首先,用形容人的词语来描绘鹅,把鹅写 得富有灵性。长长的脖子和“轧轧”的叫声是鹅的生理特点,而从容不迫的步态和三眼一板的吃法反映了鹅的生活习性,是动物的本能,这些都与性格无关。但作者却将其说成是“傲慢”性格的表现,显然把鹅当成了自己生活中的一个朋友,读来非常富有亲切感。
其次,“傲慢”本为贬义词,但作者在描绘鹅的种种傲慢姿态和表现时,字里行间透露出的却是一种欣赏的态度,反映了作者内心对于这只鹅的喜爱之情。
2.谈谈你对文章结尾的两句话的理解。
明确:在当时的战争环境下,人们的生活条件艰苦,而更难以忍受的是精神上的痛苦。由于战争,作者不得不居住在郊外荒村的简陋小屋里,与外界绝少往来,于是感觉到一种“岑寂”的苦闷。作者在文章中说:“因为我们这屋实在太简陋,环境实在太荒凉,生活实在太岑寂了。”是这只颇有个性的白鹅打破了寂寞,使荒凉的死气沉沉的环境有了生气,使作者苦闷的心灵得到了一丝安慰,所以作者对这样一位能够“慰我寂寥”的朋友怀着一份感激和留恋之 情。
四、板书设计
白 鹅
一、特点:高傲头颈:傲视群雄
叫声:厉声呵斥
步态:从容不迫
吃法:三眼一板
二、贡献物质上:生蛋食用、卖钱;
精神上:增添生气、乐趣。
三、感情:喜爱
五、课外拓展
针对“喜不喜欢白鹅”这个问题,让学生分成两个对立的小组,展开辩论。
略。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赏析描写白鹅的方法,体会白鹅的特征。
2.品味作者幽默风趣的语言。(难点)
3.学习本文用对比、比较的手法突出白鹅特征的技巧。(重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作者在1943年辞了教职,在重庆沙坪坝庙湾这个地方自建了一个极其简陋的小屋,恢复了战前的闲居生活。他对外绝少往来,每日只是读书作画,饮酒闲谈而已。凄风苦雨之日,手酸意倦之时,推窗一望,死气沉沉;唯有这伟大的雪白的鹅,高擎着琥珀色的喙,在雨中昂然独步,好像一个武装的守卫,使得这小屋有了保障,这院子有了主宰,这环境有了生气。白鹅仿佛成了他的知己,给他那颗寂寥的心送去了安慰。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学习丰子恺的《白鹅》。
二、自主预习
1.第2段中,作者分别用鸭、狗的叫声与白鹅的叫声作比较,其目的各是什么?
明确:鸭与白鹅的比较,突出白鹅的叫声“严 肃郑重”;与狗作比较,突出白鹅叫声的“严厉”。
2.为了突出白鹅傲慢的特点,作者是怎样称呼鹅的?有何作用?
明确:鹅老爷。“老爷”一词原是旧时代对有身份、有地位的人的一种尊称。作者用以称呼白鹅,可见白鹅在他家中拥有特殊“地位”,享受特殊待遇。作者这样写,风趣幽默,突出了对鹅的喜爱之情。
三、合作探究
(一)描写方法
请判断下面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1.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明确: 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用“从容”“大模大样”写出鹅的傲慢和自以为是的性格。
2.它分娩毕,就起身,大踏步走进屋里去,大声叫开饭。
明确:鹅的动作和语言描写。“大踏步”“大声叫开饭”,写出鹅仿佛觉得自己是个功臣,大声地炫耀自己的贡献,向主人 邀功请赏。
(二)品味语??
本文的语言生动准确,风趣幽默,请你赏析下面语句。
1.鹅的头在比例上比骆驼更高,与麒麟相似,正是高超的性格的表示。
赏析:这句话在前文介绍骆驼、麒麟等动物头部特点的基础上,通过比较推断出鹅的性格,语言准确。如果去掉“在比例上”四字,就不但不符合实际,更显得荒谬可笑了。
2.鹅则对无论何人,都是厉声呵斥;要求饲食时的叫声,也好像大爷嫌饭迟而怒骂小使一样。
赏析:这里兼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鹅的叫声及反映的傲慢之气写得活灵活现,极富情趣。前一句,用“无论……都……”强调其傲慢到了“铁面无私”的地步;后一句用“大爷怒骂小使”作比,生动形象,引发联想,令人忍俊不禁。
3.没有吃完,鹅老爷偶然早归,伸颈去咬狗,并且厉声叫骂;狗立刻逃往篱边 ,蹲着静候。
赏 析:一个义愤填膺,猛烈进攻;一个自知理亏,仓皇逃窜。两相比照,狗的卑琐更衬出了鹅的傲慢。拟人的手法使得描写形神毕肖。使用短句,朴实自然、简洁流畅。
(三)对比手法
为突出鹅的特点,作者分别将鹅与哪些动物作了比较?结合课文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明确:第1段中作者抓住动物头部的形状来概括各种动物的性格,从而证明鹅的头高正是其性格“高超”的表示。第2段中作者将鹅与鸭、与狗比较着写。
白鹅教案篇6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高傲、郑重”等词语。
2.理解、积累好词佳句,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和幽默风趣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朗读课文,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本课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白鹅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出白鹅高傲的特点的,并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
三、教学难点
学会抓重点词句了解白鹅的特点,能体会到作者运用对比、拟人,明贬实褒等方法表达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四、教材分析
?白鹅》是一篇极富情趣的文章,在作者丰子恺眼里这白鹅俨然就是一位高傲而固执,忠诚而可爱的朋友,所以文本的字里行间每每渗透着那份欣赏和爱怜。
五、学情分析
该学段的孩子已能在初读充分的情况下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通过三年级一年的语言实践训练,基本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六、教学时间:2课时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有喜爱的小动物吗?你喜爱它的哪些方面?
丰子恺先生也喜爱一种小动物,他不但心里喜爱,而且还进行了仔细观察动手写成文章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白鹅》。板书:白鹅
二、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初步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一会儿请同学们谈一谈你对白鹅的初步印象。
2.谈对白鹅的初步印象。
师:听老师读完课文,你脑海中浮现出一只怎样的白鹅呢?
生:这是一只(高傲)的白鹅。
师:这不仅仅是我们的感受,更是丰子恺先生初见这只白鹅时的第一个印象。
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作者第一次见到白鹅时的样子吧!(齐读第一自然段)
“好一个高傲的动物!”这是一个总起句。
师:你认为这句话中哪个词应该重读?为什么?
生:“好”和“高傲”。
教师引导:
“好”:作者初见这只白鹅,就被它的高傲吸引住了,从心里喜欢它。
“高傲”:统领全篇的词,突出了鹅的特点。
3.让我们来读一读这句话吧!------“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三、精读课文,重点探究。
在以后的相处中,丰子恺先生发现,它的高傲还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下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从课文里去寻找答案吧!找到答案后的同学请举手!
生读完后,师提问:鹅的高傲还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鹅的高傲还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吃相中。(指名回答)
(一)、鹅的“叫声”
(1)阅读第三自然段,哪些句子表现了白鹅的高傲呢?找出你认为表现白鹅高傲的词,做上标记。
严肃郑重,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
你们看,光叫声,丰子恺先生就用了4个词语来形容,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感受一下白鹅叫声的高傲。
通过读这些词,一只活灵活现的高傲的白鹅仿佛出现在我们的面前。
(2)本文写鹅的叫声和谁相比较?指名读第3自然段。
指名答:本文写鹅的叫声和狗进行比较。
师:这种写法叫对比。
“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这句话说明它的旧主人也很喜欢它,认为它是忠实的动物,可以帮主人看家护院。
“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作者表面写白鹅高傲、叫声很凶,实际上是在赞扬它的尽职尽责和勇敢。
(3)总结:真是“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二)、鹅的“步态”
鹅不仅叫声高傲,它的步态也那么与众不同。
(1)阅读第4自然段,你能想象出鹅的步态是什么样的吗?
分析: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净角”是京剧中的一种角色,也叫“大花脸”,净角出场时,是踏着方步,这就是步态从容、大模大样。
(教师表演净角出场)
(2)丰子恺先生为了突出鹅的步态,还把鹅和谁做了一个比较呀?(再读课文)
指名答:鸭子
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的步态有什么不一样?
鸭子:步调急促,局促不安,(表演)
鹅:,步调从容,大模大样,(表演)
通过与鸭子进行对比,更加看出鹅走路时高傲的样子。
(3)让我们再读课文,再次感受鹅走路时的高傲!
(三)、鹅的“吃相”
鹅的步态和叫声够高傲的了,但和它的吃相相比,就不算什么了。
(1)默读5-7自然段,从哪些词语或句子中,使你感受到了它的高傲呢?
(2)小组讨论,并且勾画出描写白鹅高傲的词语或句子。
(3)小组代表发言。
它的吃法:(一日三餐、三眼一板、一丝不苟)
“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先吃一口冷饭,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别处去吃一口泥和草。譬如吃了一口饭,倘若水盆放在远处,它一定从容不迫地大踏步走上前去,饮一口水,再大踏步走出去吃泥,吃草。吃过泥和草再回来吃饭。”
“譬如吃了一口饭,倘若水盆放在远处,它一定从容不迫地大踏步走上前去,饮一口水,再大踏步走出去吃泥,吃草。吃过泥和草再回来吃饭。”
(4)这样从容不迫的吃饭必须有一个人在旁侍候,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狗会趁机偷吃鹅的饭。)
(5)想一想,这鹅就连见了生客都要厉声叫嚣,那它的饭被狗吃了,它得气成什么样呀?听老师读一读吧!
明确:作者称之为“鹅老爷”明贬实褒,言语间流露出来的亲昵表现了作者对鹅充满爱意。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鹅会厉声叫骂、昂首大叫,似乎责备人们供养不周。
哪里写出了鹅吃饭时,非得有一个人侍候不可呢?(指名答)
(我们不胜其烦……它仍是要走远去的。)
(6)丰子恺先生对这只白鹅发出了怎样的感叹?
“真是架子十足!”“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作者语言风趣,运用反语,表现了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
(四)、就是这样一只高傲的白鹅,主人却不胜其烦,给这位鹅老爷当起了堂倌---服务员,天天去侍候它吃饭。你觉得作者喜欢这只白鹅吗?
(喜欢)
四、课堂小结
本文细致刻画了鹅的叫声、步态、吃相,表现了白鹅高傲的特点,也表现了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五、写法点拨
本文作者善于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鹅的特点。首先明确事物的特点是什么,直接点明;其次选择具有与所写事物相对的对比物,描写对比物的特点,以突出、反衬所写事物的特点。
同时作者还运用明贬实褒的写作手法来描写白鹅,更加表现了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六、心灵感悟
丰子恺先生通过一系列的动作描写,细致地刻画了一只高傲的白鹅。我们深深体会到: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能仔细观察,把事物写活,给人们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七、巩固练习、
1、作者笔下的白鹅有什么特点呢?(高傲)
2、白鹅的高傲表现在哪几方面?(叫声、步态、吃相)
八、课后作业
1、熟读课文。
2、写一篇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板书设计:
13.白,鹅
总写:高傲
白鹅,分,叫声,严肃郑重,厉声呵斥,架子十足
步态,步调从容,大模大样
写,吃相,三眼一板,一丝不苟
白鹅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初步了解鸭子和鹅的外形特征以及生活习性。
2、观察和比较鸭子和鹅的异同,从而正确认识鸭子和鹅。
3、对家禽类动物有兴趣,有探索的欲望。
4、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5、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活动过程:
1、通过猜谜活动,引出。
教师念谜语,幼儿猜谜底,引起幼儿的好奇心和兴趣2、教师分别出示鸭子和鹅,引导幼儿观察,了解它们的主要特征。
(1)引导幼儿观察鸭子,说说:
鸭子是什么样子的?
鸭子头上有什么?鸭子叫起来是什么样子的?
鸭子身上有什么?下面有什么?鸭子的脚是什么样子的?
鸭子走起路来是怎样的?请幼儿学一学。
(2)教师小结。
(3)引导幼儿观察鹅具体方法同上。
3、引导幼儿采用对比的方法,比较鸭子与鹅的异同,进一步认识其特征。
启发幼儿注意观察鸭子与鹅的外形,说说:鸭子与鹅哪些地方是一样的?哪些地方是不一样的?
4、指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进一步了解其特征。
(1)看图说说:鸭妈妈身边的小动物是谁?你知道是谁把小鸭子从蛋壳里孵出来的?
(2)启发幼儿观察沙滩上的动物和脚印,用连线的方式帮动物找到脚印好吗?
重点:通过观察初步了解鸭子和鹅的外形特征以及生活习性。
难点:观察和比较鸭子和鹅的异同,从而正确认识鸭子和鹅。
活动反思:
一首好诗本身就是一幅优美的图画,学习积极健康的古诗,不仅能够提高幼儿的文学素养,而且可以使幼儿受到美的熏陶。引导幼儿通过欣赏古诗的语言美,学唱歌曲的旋律美去认识其中表达的意境美,进而体验到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对陶冶性情、培养高尚情操,提高幼儿音乐审美能力大有好处。
白鹅教案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