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各环节的衔接过渡方式,是保证教案流畅实施的重要细节,,通过写教案,教师可以提升课堂的整体教学效果,下面是发发总结网小编为您分享的鱼备课教案模板8篇,感谢您的参阅。
鱼备课教案模板篇1
历史老师教案备课模版
?篇1:初中历史集体备课教案模板】
江夏区初中历史学科课时集体备课教案
江夏区初中历史学科课时集体备课教案
备课思路:
第11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第四单元“步入近代”中很重要的一课,在世界近代 史上具有里程碑的地位。
1、本课的教学目标的确定,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三个方面分别确定为:知识 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包括革命前夕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封建王朝的专制统治;革命的经过;《权利法案》的颁布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等基本史实。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探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克伦威尔的评价,培养学生初步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
2、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和历史意义。从原因上来看,应该从当时英国社会现象和社会矛盾的分析,概括出英国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苏格兰人民起义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导火线,也就是直接原因。
3、本课的教学难点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曲折性。教学中,教师应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的讲解,帮助学生认识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历经多次的反复,最终才取得革命的成功。
4、教学方法采用区教研室历史导-预-议-讲-练五步教学法。首先对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相关知识点的复习,从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的影响导入本课的学习。通过预习让学生对本课所讲知识有个初步的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掌握好的学习方法。教师讲解应根据课标要求和学生预习情况有重点的讲解,体现有针对性,不能平均使用力量,更不能面面俱到。师生共同探究是历史导-预-议-讲-练五步教学法中的重点,也是课堂教学的精彩环节,教师应巧设问题,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概括总结历史结论的能力。
?篇2:教学设计(教案)模板】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
?篇3:经典历史说课模板(历史教师面试用)】
历史说课稿模板
尊敬的各位老师、评委:
大家早上好!我是 号选手。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 》,是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年级历史第 册第 章第 节的内容。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部分来说这一节课。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的内容,并能用来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它是对前面学习过的知识们今后学习识都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2、教学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2)、过程与方法:(33
(高一)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分此,本节要注重改变学生这些不良习惯。
三、教法、学法 1、教法
为了达到以上的教学目标,解决本节课的重点、难点问题,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
堂教学活动,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我计划本节课使用如下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演示实验法、情景激学法、目标导学法、比较法、讨论法、谈话法、推理法、类比法、归纳法、探究法、讲练结合法??)
在突破难点、形成重点的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从而使教师的指导作用与学生学习主动性相统一,及时强化有关知识,提高掌握知识的准确性。2、学法 有利于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开展,使教学轻松而高效。课使用如下学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
(2)、多媒体课件式:展示 然后围绕
(3)
(4)
2、新课教学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3
(1)、知识小结
(1)总结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2)互动交流,总结收获 5、布置作业
五、板书设计
鱼备课教案模板篇2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本单元的中心课文,主要以“邀请”这个话题为主线,电话交际为辅线来展开教学活动,讨论距离(befarfrom),请求许可(mayiyesyoumay.no,youmaynot.),表明意图(iwantto?)中展开教学活动。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习了打电话用语和mayi?句型,为学习本课做好了铺垫。
三、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掌握并灵活运用本课的重点词汇、短语、句型
2.帮助学生掌握语言技能知识,熟练使用电话用语和邀请的`日常交际用语,正确表达与本课有关的distance、permission、intentions内容。
3.让学生感受勇敢地开口与同学交流合作的快乐。
四、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小组演练、仿编对话
五、教学媒体
multimediarecorderandtape
六.教学反思
1.导入环节很顺利,效果较好。
2.创设情境让学生仿编演小对话环节较成功,让学生感觉到说英语并非想象的那么困难。
3.学生小组互助自学环节不太理想,部分学生胆怯,主动性不强,应加强鼓励,设法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增强自信。
4.前面语言训练环节用时间较多,使后面巩固知识的练习时间不足,只能让学生课后完成。今后应尽量控制好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
鱼备课教案模板篇3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帮助学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挫折,学会正确面对人生中的艰难困苦。正确认识挫折,勇于挑战困难,从而形成能够经受考验的健康心理。
2、知识与能力
(1)学会战胜困难和挫折的方法,迈向成功。
(2)通过活动,了解挫折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体会感受挫折,掌握承受挫折、战胜困难的一些方法。
教学重点:
让学生对挫折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学会怎样面对挫折。
教学方法:
运用情景教学法、活动体验法、表演法、做游戏、交流感受等,再加上音乐的配合与图片的展示,使学生能够在具体情境中体验、感悟,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从而把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真正实现心理健康的目的。
活动准备:
课件、果实形纸片、花、话筒、学生道具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的小学生活就要结束了,你们对小学生活有什么感受?
生1:小学生活给我带来了快乐,我喜欢小学生活。
生2:小学生活丰富多彩
师:的确,多姿多彩的小学生活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大家还记得新年我们举行了什么比赛吗?
生:(兴奋地)拔河比赛!
师:老师用相机拍下了当时的热闹场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好不好?
生:(激动地)好!
1、课件展示:拔河比赛的图片1、2、3
师:(指着前面的几个同学问)这是谁?
生(不约而同):宫政!林大伟!
师:大家还记得当时的情景吗?
现在,我们请大原小学校园风的特约记者张鲁燕为我们作现场采访,大家欢迎。
2、记者采访比赛时和比赛后的情况。
记:大家好,我叫张鲁燕,今天由我来采访。谁能描述一下当时的比赛情景?
生1:我为大家读一下当时我写的日记吧!
生2:比赛时,我使出了全身的力气,连手上都起了泡。
记:看来比赛非常激烈,大家也都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那比赛一定胜利了。
生:输了!
记:输了,太让人意外了,那比赛后你们的心情怎么样?
生1:当时很多同学都气得哭了,大家坐在班里一句话也不说。
生2:我又气又难过,回家后连饭都吃不进去。
记:看来这次比赛的失利,给我们的打击实在太大了,其实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许多这样的打击,面对这些打击,我们该怎样做?学了今天这节课,你们就会明白。今天的采访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二、认识挫折
1、结合比赛,认识什么是挫折。
师:同学们,这次比赛的失败,让我们感到了失望、伤心和难过,这种情绪体验在心理学上叫挫折(板书)
2、举例说明在学习和生活中遭遇的挫折。
师:在生活和学习中,我们会遇到很多不顺心的事,看一看下面这两位同学遇到了什么烦心事。
课件展示1:我叫小明,今天早上因为肚子疼上学迟到了,老师批评了我一顿,我生气极了,连课都没上好。
课件展示2:我叫小红,昨天我要帮妈妈包饺子,可妈妈却嫌我年纪小,不让我干,其实我已经长大了,应该帮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所以我气得好几天不理妈妈。
3、活动:收集挫折,贴到阳光树上。
师:听了他们的话,你们想起了自己遇到过挫折吗?就让我们拿起笔,把心中的烦恼写到果形纸片上,然后贴到黑板上的果树上。
(放音乐“阳光总在风雨后”,师在黑板上画树,学生完成后纷纷把画有毛毛虫的一面向外贴到树上)
师:同学们,果树上结满了又大又红的苹果,可是每个苹果都被这些虫子咬了个大洞,而我们所遇到的挫折就像这些毛毛虫,如果不及时根治,就会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甚至造成严重的后果。
生:老师,那么该样对待挫折呢?
三、怎样对待挫折
师:好,我们还是先看一看下面的表演“一个离家出走的孩子”,从中受到启发吧!
1、学生表演:一个离家出走的孩子。
师:看了这个悲惨的结局,你们有什么想法?
生1:面对这点小事,他就离家出走,太经不起打击了。
生2:他这么做,给他父母造成多大的伤害呀!
师:你们遇到过这样的事吗,有什么好办法?
生1:可以找找自己每次失败的原因,总结经验。
生2:让老师和同学帮助自己。
生3: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父母。
师:对,面对挫折,我们不能冲动,更不能走极端,否则后悔也来不及了。大家认识20xx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的洪战辉吗?我们一起来观看他的故事,总结出面对挫折的方法。
2、观看课件:洪战辉的故事。
组织学生谈感受。
生1:洪战辉太棒了,他的毅力太坚强了。
生3:他在面对困难时,不放弃,想方高法解决。
生2:洪战辉之所以能取得重大的成绩,跟他所遇到的`人生磨难是分不开的。
师:对,用洪战辉的一句话说:没有挫折,就没有成功。你们收集到了关于挫折的名言吗?
生1:苦难是人生的老师,通过苦难,走向欢乐。——贝多芬
生2:种子不落在肥土而落在瓦砾中,有生命力的种子决不会悲观和叹气,因为有了阻力才有磨炼。——夏衍
生3:即使跌倒一百次,也要一百零一次地站起来。——张海迪
3、师小结。
四、战胜挫折
1、现场展示:在生活中自己是如何战胜挫折的。
在生活中,如果你遇到了不愉快的事,怎么办呢?课前老师已经作了布置,请你带好东西,作现场展示。
(学生有的两个人聚在一起聊天,有的听音乐,有的下棋,还有的在玩游戏,其中有一个女同学把她的挫折写到纸上,找我帮忙。)
师:刚才大家都有做了展示,那么你有什么收获?
2、游戏:击鼓传花。到阳光树上摘果子。
接下来,我们玩一个游戏,“击鼓传花”:在音乐声中,我们按一排一排的顺序传花,音乐停止后,花在谁手里,谁就到阳光树上摘一个果子,把上面的问题读出来,再想出解决的办法,如果能解决果子中的问题,就把果子翻过来,再贴上。
(在音乐“凤阳花鼓”声中玩游戏。)
师:经过一番激烈又紧张的游戏,害虫被我们一一消灭了,苹果树又恢复了往日的风采,茁壮的成长,希望同学们能运用所学的方法,消除自己人生道路上的障碍。现在我们齐读挫折歌。
3、挫折歌
面对挫折不气馁,
提高勇气有信心。
历尽磨难方成功,
挫折歌谣记心中。
五、课堂小结
师:学了本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
1、生谈收获。
生1:我知道了面对挫折的方法
生2:只有增强信心,不怕困难,才会成功。
生3:我会以洪战辉为榜样,处处鼓励自己,不气馁。
2、总结发言。
同学们,人的一生会遇到许多磨难,只有勇敢地面对,才能攀上顶峰,我们相信,风雨过后是彩虹。让我们一起演唱歌曲《真心英雄》。最后祝大家今后永远幸福、健康。
3、师生齐唱《真心英雄》。
鱼备课教案模板篇4
第三单元——第五课时
一、复习课文:
1、日月潭的名字是根据它的(形状特点)起的――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2、为什么傣族人民觉得1961年的泼水节是一个难忘的日子?(因为这个泼水节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和他们一起渡过的,所以他们觉得这个日子非常难忘。)
3、为什么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因为那里不仅有最好的葡萄,还有勤劳勇敢、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所以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二、背诵:
1、北京的公园可多啦,有(颐和园)、(圆明园)、(天坛)、(北海)、(景山)、(香山)……北京有世界闻名的古代建筑(长城)、(故宫),还有著名的现代建筑(人民大会堂)、(国家图书馆)、(中华世纪坛)、(首都国际机场)……
2、优美句子(背写): (1)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2)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好像童话中的仙境。
(3)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3、复习54页“我的发现”:
照相-照相机 洒水-洒水车 集邮-集邮册 图书-图书馆 电视-电视台 飞机-飞机场 游泳-游泳池 足球-足球场
4、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有(汉族)、(回族)、(土族)、(白族)、(苗族)、(壮族)等(五十六)个民族。我国有(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四个直辖市,(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河南)、(河北)、(广东)、(广西)、(山东)、(山西)、(湖南)、(湖北)、(台湾)等(二十八)个省、自治区。
三、听写:
海岛 伸展 建设 纱巾 环绕 围绕 胜利 隐约 节省 茂盛 春季 季节 停留 杏树 茂密 蜜蜂 山坡 搭桥 采摘 摘抄 图钉 沟通 能够 足够 龙虾 报恩 寿礼 长寿 松柏 活泼 特别 敬爱 鲜艳 脚步 温度 凤凰 约束 勾画 政府 单独 争夺 故宫 打扮 雄伟 闪烁 辉煌 善恶 宽窄 穷富 贵贱 加减 胜败 内外 强弱 收留 坡度
四、多音字:
chénɡ(盛饭)
dǎo(倒闭)
shěnɡ(节省)
báo(薄雾)盛
倒
省
薄
shènɡ(盛开)
dào(倒车)
xǐnɡ(反省)
bó(单薄)
dīnɡ(钉子)
fēn(分别)
ɡān(干净)
hǎo(好人)钉
分
干
好
dìnɡ(订书机)
fèn(水分)
ɡàn(干活)
hào(好学)
kōnɡ(天空)
yuè(音乐)
wéi(为人)
xiánɡ(投降)空
乐
为
降
kònɡ(空地)lè(快乐)wèi(因为)jiànɡ(降落)
ɡōu(勾画)dān(单位)勾
单 shàn(姓单)
ɡòu(勾当)
chán(单于)
五、填空:填入合适的修饰词: (美丽)的祖国
(美丽)的小岛
(美丽)的北京
(美丽)的角楼
(圆圆)的太阳(弯弯)的月亮
(成串)的葡萄
(流动)的空气
(敬爱)的总理(鲜红)的地毯
(欢快)的鼓点
(古老)的故宫
(长长)的城墙(绿色)的凉棚
(明亮)的橱窗
(高大)的建筑(著名)的建筑(薄薄)的雾(清晰)地展现(热情好客)的老乡
(市场)
(眼睛)
(枝叶)
(广告)
繁华的(大街)明亮的(灯光)
茂密的(树林)绚烂多彩的(舞台)
(城市)
(教室)
(森林)
(人生)
(汽车)
(公园)
川流不息的(人群)风光秀丽的(香山)
(江河)
(黄山)
六、近义词:
环绕—(围绕)清晰—(清楚)展现—(出现)秀丽—(美丽)
周围—(四周)茂密—(茂盛)有名—(出名)一起—(一同)祝福—(祝愿)敬爱—(尊敬)犹如—(好像)装点—(装扮)美丽—(漂亮)
七、反义词:
年轻—(古老)繁华—(萧条)热情—(冷淡)成功—(失败)强大—(弱小)战争—(和平)骄傲—(谦虚)热闹—(冷清)进步—(落后)黑暗—(光明)清晰—(模糊)隐隐约约—(清清楚楚)笑容满面—(愁眉苦脸)
深—(浅)粗—(细)加—(减)直—(弯)冷—(热)真—(假)甜—(苦)升—(降)哭—(笑)善—(恶)穷—(富)贵—(贱)内—(外)宽—(窄)强-(弱)胜-(败)
八、量词:
一(个)湖
一(个)凉棚
一(条)龙船
一(串)花炮
一(只)象脚鼓 一(道)彩虹
一(束)灯光
一(个)民族
一(条)头巾
一(座)立交桥
九、四字词语(熟练背写):
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名胜)古迹
湖水(碧绿)
隐隐(约约)
太阳(高照)风光(秀丽)(点点)灯光
蒙蒙(细雨)
热情(好客)笑容(满面)令人(难忘)
夜幕(降临)华灯(高照)
(川流)不息 灯光(闪烁)银光(闪闪)
(从天)而降
金碧(辉煌)
(光彩)夺目
焕然(一新)绚丽(多彩)灯火(通明)五光十色
十、造句:
1、犹如――湖面犹如一面明亮的大镜子。(天上的白云犹如一群可爱的小山羊。)
2、就像――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荷叶圆圆的,就像一个绿色的大圆盘。
3、有的……有的……还有的:
(1)下课了,同学们有的跳绳,有的打球,还有的捉迷藏,他们玩得可高兴了!(2)动物园里,有的小猴在荡秋千,有的在捉虱子,还有的在吃香蕉,它们可真悠闲!
4、一手……一手:小明一手拿着笔记本,一手拿着钢笔,快速地写着什么。
我一手拿着调色盘,一手拿着画笔,认真地画着眼前的美景。
5、一边……一边:我一边唱歌一边跳舞。我一边跳绳一边数数。我一边读书一边思考。
鱼备课教案模板篇5
设计意图:
本次活动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乌鸦喝水》这个寓言故事。《乌鸦喝水》的故事代代、家喻户晓,大家也都知道其中的道理:在瓶子中加入石子可以使水位升高,乌鸦就可以喝到水了。但是很少有人去试想获实验过,如果瓶子里的水量太少,即使加入石子,乌鸦也是喝不到水的。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适合孩子开展科学探究、有教学价值的问题。
针对大班幼儿的认知水平以及兴趣点,将科学与童话相结合,提高科学集体活动的有效性,我将幼儿引入一个童话世界,把“乌鸦怎样喝到水”作为活动的切入点和探索的关键点。在一个个问题情境中,幼儿通过自主地尝试、操作、探究、发现,体验并获得成功的快乐,并在探究过程中积极大胆的说出自己的发现,尝试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幼儿主动探究的欲望和兴趣。
活动目标:
1.发现用沙子填满石子间的缝隙后能使瓶中的水位继续上升。
2.能大胆推测、提问,并尝试解决问题,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乌鸦喝水》课件
2.师幼操作材料:瓶子、石子、沙子、勺子、小盆子、擦布、一次性桌布等。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趣引题
1.天气越来越热了,有一只小乌鸦也口渴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故事中的小乌鸦遇到了什么问题。(幼儿观看动画片)
2.提问:小乌鸦遇到了什么问题?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快来帮帮它。
3.请个别幼儿实验演示。
4.幼儿观看多媒体:看看小乌鸦想到了什么办法?
5.为什么往有水的瓶子里放进石头,水会慢慢升高?
6.小结:原来往有水的瓶子里放进石头,石头占了水的位子,水只好往上挤,所以瓶子里的水会升高,乌鸦就喝到水了。
二、操作实验,探究发现
1.教师继续讲故事:过了几天,乌鸦又外出工作,猛烈的阳光照得它汗流浃背,十分口渴,于是它到处找水,嘿,运气还真不错,它居然又找到一瓶水。我们来看看,这次瓶子里的水和第一次比有什么不一样?你们觉得乌鸦会用什么方法喝到这瓶水?
2.这儿也有一些装有少量水的瓶子,你们快去试试,是不是往有水的瓶子里加入石子水就能上升到瓶口呢?
3.幼儿实验。
三、验证猜想,拓展经验
1.讨论交流
(1)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
(2)这是什么原因呢?
(3)讨论交流:看来这次光靠石子,小乌鸦是喝不到水了,你们赶紧想想其他的办法,怎么让口渴的小乌鸦喝到瓶子里的水?
(4)观察画面:大家的想法都很好,可是小乌鸦身边一时找不到这些工具,我们快来找找它身边还有什么东西能让瓶子里额水继续升高?
(5)幼儿认识白沙。
2.实验验证
(1)幼儿实验:把白沙装进刚才的瓶子中,观察瓶中水位的变化?
(2)集中交流:大家成功了吗?为什么往瓶子里加入沙子后,水会继续上升呢?
(3)课件演示解疑:帮助幼儿理解,沙子能够填补石头间的缝隙,使水位上升。
(4)师幼共同为个别没有成功的孩子寻找原因。
四、小结整理
1.小朋友终于帮小乌鸦想出了好办法,小乌鸦喝到了水真开心,非常感谢大家。孩子们,我们在生活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只要我们肯动脑筋,就一定会想出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2.幼儿整理实验材料。
鱼备课教案模板篇6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体会与别人分享喜忧的心情和感受。
2、学会欣赏称赞,为他人的进步和成功感到高兴。
教学重点:
学会欣赏称赞,为他人的进步和成功感到高兴。
教学难点:
让学生体会与别人分享喜忧的`心情和感受。
教学准备:
剪一个红色的心型图片。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1、齐读书本p30《“西西”的故事》
2、蓝蓝苦恼什么?假如你是蓝蓝,你会怎样做?
二、活动坊:真心真意。
1、以同桌为单位,每个学生先细想一下自己的优点。
2、由一名学生讲述自己的优点,另一个学生用心去聆听。然后交换讲述与聆听。
3、把心留住:每位学生在心型图片上写上一位班内熟悉同学的姓名,在姓名下面写上这位同学的优点,把图片交给这位同学。
4、当你听到别人真诚的赞美时,你觉得怎样?
三、体验坊。
1、故事分享。
(1)自由读书本p32的故事。
(2)这个故事给你什么启示?
2、手指比较。
伸出右手,看一看五个手指,特别比较一下拇指与其他四指在形状和功能上的不同。
四、小结。
要多称赞别人,为别人的进步和成功感到高兴。
鱼备课教案模板篇7
一、教材
?水从哪里来》是湘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该单元以“人与自然要和谐地发展,要关注生态环境,注意保护环境”为展开。
?水从哪里来》是一篇童话故事,主要写了小熊、小鹿、山羊都想知道水是从哪里来的,最后,狐狸用事实使它们懂得了这个知识。课文寓科学常识于故事情节中,化抽象为具体,生动有趣,好学易懂。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过、情”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水循环的自然常识,培养发现问题、追求真理的探究精神。
由于本课文生动有趣,通俗易懂,根据教学目标,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如何让小朋友们了解小动物是怎么得到水循环的自然常识的。
二、教法和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演示法、点拨法。通过课件演示,老师的点拨,使水的水的循环直观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容易理解。
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通过学生互相朗读、互相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己从课文中寻找问题的答案,从而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
三、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五个环节展开。
环节1:导入新课
我设计的导语是:小朋友们,我们每天的生活都离不开水,那么你知道水从哪里来的吗?我们每天用这么多水,水会用完吗?为了解决这几个问题,今天我们来学习14课《水从哪里来》。此导语从我们平时的生活说起,容易引起学生共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环节2:初读课文,复习字词
首先,我用课文录音来激发学生朗读课文的兴趣,然后,引出上节课学习过的字词,检查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这样做可以为学生流利地朗读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环节3:再读课文,理解课文。
我首先请学生自己读课文,通过巡视指导,来检查学生课文朗读的情况。接下来,出示幻灯,向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再让学生互相读课文,互相讨论问题的答案。再通过集体反馈的方式,学生一边回答,老师一边引导。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再加强学生的朗读指导,最后,课件演示,老师板书。
新课标对学生阅读的要求是: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此环节力图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出发点,学生边读边思考,在听读中理清思路,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和概括能力,解决教学重点。
环节4:拓展延伸。
借课后题“你喜欢课文中的谁?为什么?这个话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通过交流、互动、评价,揭示出小动物们善于发现问题,敢于追求真理的探究精神。
这样做的好处: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环节5:师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好处:巩固知识点,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
四、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
以上,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课进行了说明,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鱼备课教案模板篇8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教案
教学内容:2014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材第50-51页 教学目标:
1、知道加法交换律、乘法交换律的内容和字母表达式。
2、能运用交换律验算加法和乘法,也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和能力,发展思维的严密性和灵活性。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乘法交换律。
教学难点:能灵活运用运算律进行验算和使一些计算简便。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1、导入故事《朝三暮四》,引发学生思考。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3+4=7(个)4+3=7(个)3+4=4+3
2、先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同桌交流,全班交流)
3、引发猜想:是否任意两数相加,交换位置,和都不变?
二、探究新知。
1、加法交换律 (1)、学生举例验证,教师巡视指导。(2)、同学们仔细观察列举出的等式,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你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你发现的规律吗?
(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再小组内自由交流,形成小组意见,全班汇报交流以上等式反映的规律。(指出: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3)、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交换律。)
师:用语言表达加法交换律比较麻烦,怎样表示既简单又清楚呢?
试一试,用你喜欢的符号、字母或图形表示两个加数。你能用式子表示加法交换律吗?(组织学生汇报,得出a+b=b+a)(4)、请同学们想一想,以前学过的知识中哪些地方用到过加法交换律?(加法的验算和数的分成)
2、乘法交换律 (1).引导学生由加法类比到乘法,并自觉形成关于乘法一样有交换律的新猜想。(2).学生举例进行研究。教师参与,适时给予指导。(3).交流:教师板书若干例子,进而得出结论。
3、自学课本50页,并让学生交流利用生活中的事例解释你的发现。
4.探讨:减法和除法中有交换律吗?学生交流后,引导思考:为什么只要举一个反例就能推翻猜想?(课本51页练一练第4题)
三、巩固练习。
(一)、课本51页练一练
1、2、3
(二)、判断
2+3=1+4应用了加法交换律。3×4=2×6应用了乘法交换律。
(三)、比比谁算得快!
25+49+75
60+58+40
50×18×2
40×12×5 说说你为什么算得这么快?有什么窍门吗?
四、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
加法交换律例子
乘法交换律例子
加法交换律:a+b=b+a 乘法交换律:a×b=bxa
(在加法里,交换加数的位置,(在乘法里,交换乘数的位置,和不变)
积不变)
鱼备课教案模板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