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一课教案8篇

时间:
dopmitopy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中融入的实际案例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学习的实用性,通过对教案的评估,教师能够更好地把握教学效果,及时进行调整,发发总结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难忘的一课教案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难忘的一课教案8篇

难忘的一课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闽、诸2个字。

2、了解课文所讲的故事,从中体会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自读课题,激发情感

1、板书: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同学们,谁能读一读板上的句子。

2、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想法?

二、揭示课题,简介背景

1、黑板上的`话出自课文《难忘的一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2、介绍文章背景。

三、初读课文,扫请字词障碍

1、自读课文,标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

2、借助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

四、再读课文,深入感悟

1、课文着重写了那几个主要场面?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这两部分其中一部分。

3、汇报并说明原因。

4、出示句子我是中国人,我爱祖国这句在文章中出现几次?每一次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

5、出示最后一句设问句转换成陈述句。

五、总结全文,了解详略

?难忘的一课》中一课都包含哪些内容?文章哪一部分详哪一部分略?

六、感情升华,读写结合

1、学完课文,你有什么想说的话?

2、以读书笔记的形式,写自己读了这篇文章的感受。

难忘的一课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2、体会文章表达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义。

【教学重点】

了解文章大意,体会蕴含在文中的爱国情感。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表达的炽热的爱国情感。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课前板书:

难忘的一课。

师:同学们,我们每天都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祖国语言,觉得没有太多感动,而在《难忘的一课》中,作者对一节国语课铭记在心,作者经历了怎样震撼?请大家首先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生读课文。

二、概括文章大意

师:请几个同学来读一读。

指名依次读文章各段。7、8自然段及16自然段,学生齐读。

师:请大家默读课文并思考,文章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默读并思考。

师:来说说。

生1:作者在乡村小学听一节国语课。

生2:一位x的年轻教师领着作者参观学校的小礼堂。

师:介绍一件事,有几点一定要说清楚,这几点是

生: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师:谁能说得更完整些。

师辅助生概括大意:

课文讲述了抗战胜利后,作者在x的一所乡村小学听了一节国语课,课后,教师带作者参观学校的小礼堂,作者为师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义深深震撼和感动的事。

板书:

抗战胜利 x 国语课 小礼堂 感动 震撼

三、品读重点段,体会文章所表达的真挚爱国情感

师:文中有一句话反复出现了多次,请大家再读课文,划出这句话,思考这句话出现在怎样的情形下,可以动笔写一写。

学生默读思考并做批注。

师:文中反复出现的一句话是

生: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师: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了

生:三次。

师:找到第一次出现的情形,读一读。

指名读一至四段。

师:作者在抗战后,走进一所乡村小学,看见一位年轻的教师在教国语。他正在黑板上写字。文中用了几个词语形容这位教师写字的样子

生1:一笔一画。

生2:很认真、很吃力。

师:写字时一笔一划,说明教师

生1:很认真,怕写错了。

生2:很敬仰祖国的汉字。

师:这位国语教师,怀着敬仰的心情,端端整整的写下

生: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师:他写下的是

生: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板书: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师:他写得

生:很认真、很吃力。

师:一个中国人,写中国字,怎么会吃力呢?

生1:他好长时间没写过汉字了。

师:是啊,日本统治下,不许x民众学习和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但中国人就是中国人,永远依恋自己祖国的文化。哪怕是断断续续的.说。年轻的教师也是如此,那吃力的一笔一划,代表着他的

生:爱国心。

师:他先用

生:闽南语。

师:先用家乡话读,然后又用国语

生:一遍一遍的读。

生齐:老师和孩子火热而真挚的心。

师:那火热而真挚的心吸引了作者

生自由读7至12段。

师:文中第二次出现了这句话

生: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师:作者坐在教师最后一俳的空位上,和师生一起读

生:我是中国热,我爱中国。

师:作者和孩子们一起,跟着那位教师怎样在读?

生: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地朗读着: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师:师生们是否发现了作者?

生:发现了。

指名读第9段。

师:很奇怪,孩子们在上课,一个陌生地成年人走进来,还一起读,孩子和老师却反对,不觉得意外?

生1:人们都希望学习汉语和汉字。

生2:日本人不许中国人学习汉字,光复了,中国人可以学习自己的语言了。

生3:每个中国人都渴望学习汉语和汉字。

难忘的一课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积累常用词语。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从中体会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4知道课文哪些内容围绕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详写。学习这种表达中心思想的写法。

教学重点

用心感受字里行间饱含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教学难点用心感受字里行间饱含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热爱之情

同学们,老师带你们去一个神秘而美丽的地方,想去看吗?

1、播放风景并解说:

台湾四面海水环绕,山清水秀。大自然的神斧天工把它雕琢得多彩多姿,分外妖娆。阿里山风光绮丽。云海瞬息万变,云雾时而升腾,似浪花飞溅;时而平静,似白云朵朵;时而聚集成团,如山间堆雾。山峰树林,时隐时现,神秘莫测。日月潭就像一颗美丽的宝石,镶嵌于翠玉般的碧波之中。柳林成群,阳光白浪,轻风椰林,即便是日月潭同一天的早晚,景色也有不同,各具独特的风姿。

台湾的风景很多。别具一格的湖光山色,小桥流水。这是晚风吹拂澎湖湾,白浪逐沙滩的澎湖。到了春天,阿里山成了樱花的海洋。台湾有许多珍惜的动物,名贵花木。台湾是兰花之乡。台湾也是蝴蝶的天地,素有“蝴蝶王国”的美称,这些罕见的蝴蝶色彩斑斓,奇丽壮观;台湾生长着许多珍稀树木,巨大的灌木、藤蔓。

2、同学们,欣赏了台湾美丽的风景,你想对台湾说些什么?

3、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然而,台湾至今还是一个没有回家的孩子。台湾曾经饱受荷兰的侵略。后来在清政府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中,割让给日本。日本人占领和统治台湾达50年之久。想一想,在这50年中,日本人会对台湾做些什么?

(让学生想象台湾人民遭受的苦难,为学生理解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师生深厚的爱国情谊作铺垫。)

4、总结:是啊,饱受欺凌的台湾人民多么渴望赶走侵略者,回到祖国的怀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难忘的一课》。让我们一起去感受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台湾人民的心声。

二、初读课文,

1、读准字,读准音。

2、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解释

3、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说一说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汇报交流

1、字音汇报

停泊

真挚

崇高

诸葛亮2:文章的主要内容作者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见到一位年轻的台湾教师认真教孩子们学习祖国文字,以及在学校礼堂里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像。

四:研读课文

(一)默读课文,找出哪句话在文中出现的次数最多?一共出现了几次?“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出现的次数最多,一共出现了三次。

(二)读讲第一次出现

1.指名读出这句话出现的地方。(3——6段)

师:默读课文,文章的哪些字,词,句,段给你流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一笔一划”,“认真”看出老师态度很端正。用心的教孩子学习国语。看出老师热爱自己的国家。(让孩子们一笔一划,认真地写下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让同学们严肃认真,富有感情的朗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个别读,齐读。)师:为什么老师会写的那么吃力那?(补充当时的历史背景。)

(二)、读讲第二次出现

1.指名读出这句话出现的`地方。(7——8段)

师:默读课文,文章的哪些字,词,句,段给你流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看出他们学习国语非常认真。他们有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感。

(三)、按刚才学法学习第三次出现1.指名读。

2:学生简介孔子,诸葛亮,郑成功,孙中山的资料。 3.思考:“我”是怎样说的?为什么“激动”?

4.“我”这时是怎样的感受?(激动,被这种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所深深感动。学生读出激动的感情,指名读,齐读。)5.理解最后两句话的含义。问:“我”这时的全部感情是什么?(浓烈的爱国情意,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民族精神。):

五、朗读全文,总结提高

1、作者为什么对那节课终身难忘?

作者被老师和学生的学习态度所感动。

作者在自己的国土上深情的朗诵“我是中国人,我在中国。”作者感受到台湾人民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2.说说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中心思想)

表达了台湾人民及作者的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六:欣赏歌曲《我的中国心》。

七、总结深化

“一国两制”的政策使香港于1997年7月1日回到祖国怀抱;澳门于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相信台湾有一天也能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爱中国。

难忘的一课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中国台湾人民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

2、能力目标:

体会“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三次在文中出现时作者的不同感受。

3、知识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难忘的一课》。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感受?

2、“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在文中共出现三次,每一次“我”都有怎样的感受呢?

二、阅读全文,体会作者的感受

认真地阅读全文,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作者的这种感受,用笔划出有关重点词句。

三、讨论交流

1、我们首先来看看当作者在窗外看到那位年轻的`中国台湾教师在教学生学习“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时,作者感受到了什么?

(要求学生抓住文中重点词句来讲。)

2、我被这动人的情景吸引住了,便情不自禁地走进教室和师生们一起一遍一遍地朗读着:“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时,作者的感受又如何呢?

3、从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作者的这种感受呢?

(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来讲。)

过渡:共同的爱国心使我们更加亲近了,下课后,我们进行亲切的交谈,那位年轻的中国台湾教师还一定要领我去看一看他们的小礼堂。

4、听着老师的话语,看着这些伟人像,作者的眼睛湿润了,他的眼睛为什么湿润了?

四、总结全文,深化中心

难忘的一课教案篇5

一、设计思想

?难忘的一课》是一篇略读课文。我在设计这篇课文时,紧紧抓住贯穿全文的关键句"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指导学生阅读。学生会凭着自己的直觉思维,围绕"难忘"一词,对课题产生浓厚的兴趣,愿意走进课文去学习课文,于是,我即从课题入手,就学生的阅读过程而构建教学过程。

我一开始就让学生带着课文为什么说这"一课"令作者终生难忘,依据文情和学情,可以形成这样一条教学思路:紧扣课题,构建三个板块,指导学生阅读。

二、教材分析

?难忘的一课》讲的是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作者在中国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里所见到的动人情景,表达了中国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

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课文开头交代了事情发生的背景和"我"当时的身份,然后叙述了在一所乡村小学的所见所闻和感受。写在一所乡村小学的所见所闻,先写老师教孩子们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动人情景,再写在礼堂里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像的场面,最后写作者在这所学校所见所闻的总的感受。"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寓意深刻。第一次是在课堂上,老师"一笔一画地写",然后和孩子们"一遍一遍地读",读得是"那么严肃认真而又那么富有感情","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的真挚的心",反映了这些刚刚从日本帝国主义铁蹄蹂躏下回到祖国怀抱的中国台湾师生强烈而真挚的爱国之情。第二次也是在课堂上,不同的是,这是作者在师生爱国之情的激励下,情不自禁地走进教室,跟着老师一起读这句话。反映了作者跟这所学校的师生有着共同的爱国之情。第三次是作者参观了学校里的中国伟人像之后说的,此时,作者内心无比激动和感动,他为祖国历代伟人像重新出现在礼堂而激动;为教师和孩子们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而感动。正是因为这样,所以作者说"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足以表达我这时的全部感情呢?"

三、学情分析

课文内容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与实际课堂学习很接近,容易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但课文中三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的句子,教师要让学生理解"我"每一次的感受。既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又是难点,当然也是激发学生思维的切入口。教师应充分信任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感悟文本,揭示中心。教师让学生找出三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的句子时,根据自己的已有水平,找出文中自己感触较深的句子,联系上下文,进一步体会句子的内在含义,从而让学生体会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四、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所讲的故事,并从中体会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2.知道课文哪些内容围绕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详写。学习这种表达中心思想的写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积累常用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重点难点

1、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并学习课文表达中心的写法。

2、难点:课文中三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理解"我"每一次的感受。

六、教学策略和手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这里提出了略读的要求。其实,在信息时代,略读更能迅速、便捷地获取大量信息,在日常生活中,略读比精读应用更为广泛。学习《难忘的一课》时,归纳为以下几点:

1.进行略读能力的训练,读懂文章的大意。注重略读方法的运用,如扫读、跳读等,训练学生快速默读的方法,提高阅读的速度,当然也不排斥精读方法的融合运用。

2.通过自主学习获取信息,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3.加强课内外联系,沟通课内外阅读,适度拓展和延伸。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运用精读课习得的方法独立阅读,实现向课外完全独立阅读的过渡。

七、课前准备

1、了解中国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历史。

2、搜集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对中国进行侵略的资料。

3、简单的多媒体课件。

八、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乡镇意见教师体会

一、谈话激趣,引入课文

1、揭题:同学们,我们每天都在学校里上课,哪一节课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今天,我们学的课文的作者也上了一堂难忘的课,(板书课题)谁给作者上的.难忘的一课呢?这难忘的一课的内容是什么呢?为什么这么令人难忘呢?这些问题大家想不想知道啊?

2、简介:课文写的是发生在中国台湾的事。中国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士。1895年,签订发不平等的《马关条约》,中国台湾人民连自己的祖国的文字都不准学,不准画中国伟人像。侵略者企图让中国人民忘掉自己的祖国,妄图使中国永远受日本的统治!中国人民蒙受着巨大的耻辱,过着奴隶般的生活!直到1954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台湾才归还中国。这篇课文就是在抗日战争胜利,中国台湾归还祖国后写的。

请大家赶快打开课文。

二、读通课文,初知大意

1.读通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记清字形。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2.思考: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

交流:检查掌握情况

(1)字音:指名读词,注意纠正。

(2)字形:说说易错的字,易错的地方。

如:"葛"注意笔顺,与"蔼"区别。"崇"与"祟"的区别。

(3)词义:结合课文理解。

3.指名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一位船员在一所普通的乡村小学上了一节令他终生难忘的语文课。)

三、研读课文,深入感悟

1、教师再问:难忘的一课是什么内容?(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那么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请你划出来,并读一读。

2、学生交流:"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3次)

三次出现在什么地方?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划出来。

请同学自己读一读这句话出现的地方?怎样出现的要读出来。

a学习第一次出现

1.指名读出这句话出现的地方。

2.问:老师是怎样写的?(一笔一画,认真吃力。)

从这"一笔一画"、"认真吃力"你看出什么?是怎样体会的?说明什么?"我"这时是怎样的感受?

("光复"不久,老师就把自己刚刚学会的祖国文字教给学生,体现了对祖国的爱。)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5自然段),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

b学习第二次出现

1.自己朗读第二次出现的地方。

2.问:他们是怎样朗读的?划出这些词语。

(严肃认真,富有感情,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

3.谈谈你的体会,你的理解。

重点理解:"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的真挚的心。"

"火热的真挚的心"指的是什么?(强烈的、深厚的爱国之情。)

4."我"这时有什么的感受?(感动)

5.进行感情朗读训练。

c按刚才的学法学习第三次出现

1.指名读。

2.思考:"我"是怎样说的?为什么"激动"?

3."我"这时是怎样的感受?(激动,被这种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所深深感动。)

4.理解最后两句话的含义。

问:"我"这时的全部感情是什么?(浓烈的爱国情意,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民族精神。)

5.朗读训练。

四、朗读全文,总结提高

1.说说课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中心思想)

(表达了中国台湾人民及作者的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2.围绕这个中心,课文哪些内容写得比较详细?为什么要这样安排?(为了突出中心。)

3.朗读三次出现的"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所在的句子,体会思想感情。

五、总结深化

"一国两制"的政策使香港于1997年7月1日回到祖国怀抱;澳门于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我想,中国台湾人民也将在不久的将来回到祖国的怀抱。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

九、板书设计

我是中国人一笔一画地写,一遍一遍地读(火热真挚)

我爱中国大声整齐继续更起劲(很有感情)

原来都是日本伟人

现在都是中国伟人(眼睛湿润)

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谊

十、作业设计

以读后感的形式,写写自己读了这篇文章的感受。

?问题研讨】

1、学习了课文,学生对"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的含义真正理解了吗?

2、学生能理解这句话为什么会让作者如此激动吗?以上问题我觉得是检测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

?参考资料】

1、着作类:《教师教学用书》,人民出版社,第281页。

难忘的一课教案篇6

教学要求

1.了解课文所讲的故事,并从中体会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2.知道课文哪些内容围绕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详写。学习这种表达中心思想的写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积累常用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并学习课文表达中心的写法。

教学难点 课文中三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理解“我”每一次的感受。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学生收集有关光复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针对组内无法解决的问题,班上交流。

(一)谁来说说“难忘的一课”是怎样的一个故事?(注意说明时间、地点。)

那么这节“难忘的一课”是什么内容?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3次)

(二)三次出现在什么地方?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划出来。

请同学自己读一读这句话出现的地方?怎样出现的要读出来。

二、交流第一次出现

1.指名读出这句话出现的地方。

2.问:老师是怎样写的?(一笔一画,认真吃力。)

从这“一笔一画”、“认真吃力”你看出什么?是怎样体会的?说明什么?“我”这时是怎样的感受?

(“光复”不久,老师就把自己刚刚学会的祖国文字教给学生,体现了对祖国的爱。)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5自然段),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

三、交流第二次出现

1.自己朗读第二次出现的'地方。

2.问:他们是怎样朗读的?划出这些词语。

(严肃认真,富有感情,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

3.谈谈你的体会,你的理解。

重点理解:“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的真挚的心。”

“火热的真挚的心”指的是什么?(强烈的、深厚的爱国之情。)

4.“我”这时有什么的感受?(感动)

5.进行感情朗读训练。

四、按刚才学法学习第三次出现

1.指名读。

2.思考:“我”是怎样说的?为什么“激动”?

3.“我”这时是怎样的感受?(激动,被这种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所深深感动。)

4.理解最后两句话的含义。

问:“我”这时的全部感情是什么?(浓烈的爱国情意,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民族精神。)

5.朗读训练。

五、朗读全文,总结提高

1.说说课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中心思想)

(表达了台湾人民及作者的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2.围绕这个中心,课文哪些内容写得比较详细?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为了突出中心。)

3.朗读三次出现的“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所在的句子,体会思想感情。

六、总结深化

“一国两制”的政策使香港于1997年7月1日回到祖国怀抱;澳门于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我想,台湾人民也将在不久的将来回到祖国的怀抱。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

作业设计:

课内:抄写词语、组词、理解课文后填空

课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忘的一课教案篇7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我在台湾一家航业公司的轮船上工作。

有一次,我们的船停泊在高雄港口。我上了岸,穿过市区,向郊外走去。不记得走了多远,看到前面有一所乡村小学,白色的围墙,门外栽着一排树。

校园里很静。我走近一间教室,站在窗外,见一位年轻的台湾教师,正在教孩子们学习祖国的文字。他用粉笔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写着: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他写得很认真,也很吃力。台湾“光复”不久,不少教师也是重新学习祖国文字的。

接着,他先用闽(mǐn)南语,然后又用还不太熟练的国语,一遍一遍地读。老师和孩子们都显得那么严肃认真,又那么富有感情。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而真挚的心。

我被这动人的情景吸引住了。怀着崇高的敬意,我悄悄地从_走进教室,在最后一排空位上坐下,和孩子们一起,跟着那位教师,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地朗读着: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老师和孩子们发现了我,但是,好像谁也没有感到意外。从那一双双眼睛里,可以看出对我是表示欢迎的。教学继续进行着,大家朗读得更起劲了。

下课了,孩子们把我围了起来。

老师也走了过来。他热情地和我握了握手,说:“我的国语讲得不好,是初学的。你知道,在日本统治时期,我们上的都是日本人办的学校,讲国语是不准许的。”

“我觉得,你今天这一课上得好极了!你教得很有感情,孩子们学得也很有感情。”

接着,这位老师一定要领我去看一看他们的小礼堂。

说是礼堂,不过是一间比较宽敞的屋子。

这位老师指着礼堂两面墙上新画的几幅中国历代伟人像,说:“这里原来画的都是日本人,现在‘光复’了,画上了我们中国自己的伟人。”我看到上面有孔子,有诸(zhū)葛亮,有郑成功,还有孙中山。看着看着,我的眼睛不觉湿润了。这是多么强烈的民族精神,多么浓厚的爱国情意啊!

我紧紧地握着这位年轻的台湾教师的手,激动地重复着他刚才教给孩子们的那句话:“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

难忘的一课教案篇8

一、复习提问,引入本课时

学生提出不明白的问题。

(一)谁来说说“难忘的一课”是怎样的一个故事?(注意说明时间、地点。)

那么这节“难忘的一课”是什么内容?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3次)

(二)三次出现在什么地方?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划出来。

请同学自己读一读这句话出现的地方?怎样出现的要读出来。

二、读讲第一次出现

1.指名读出这句话出现的地方。

2.问:老师是怎样写的?(一笔一画,认真吃力。)

从这“一笔一画”、“认真吃力”你看出什么?是怎样体会的?说明什么?“我”这时是怎样的感受?

(“光复”不久,老师就把自己刚刚学会的祖国文字教给学生,体现了对祖国的爱。)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5自然段),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

三、读讲第二次出现

1.自己朗读第二次出现的地方。

2.问:他们是怎样朗读的?划出这些词语。

(严肃认真,富有感情,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

3.谈谈你的体会,你的理解。

重点理解:“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的真挚的心。”

“火热的真挚的心”指的是什么?(强烈的、深厚的爱国之情。)

4.“我”这时有什么的感受?(感动)

5.进行感情朗读训练。

四、按刚才学法学习第三次出现

1.指名读。

2.思考:“我”是怎样说的?为什么“激动”?

3.“我”这时是怎样的感受?(激动,被这种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所深深感动。)

4.理解最后两句话的含义。

问:“我”这时的全部感情是什么?(浓烈的爱国情意,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民族精神。)

5.朗读训练。

五、朗读全文,总结提高

1.说说课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中心思想)

(表达了台湾人民及作者的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2.围绕这个中心,课文哪些内容写得比较详细?为什么要这样安排?(为了突出中心。)

3.朗读三次出现的“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所在的句子,体会思想感情。

六、总结深化

“一国两制”的政策使香港于1997年7月1日回到祖国怀抱;澳门于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我想,台湾人民也将在不久的将来回到祖国的怀抱。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

难忘的一课教案8篇相关文章:

幼儿园安全开学第一课教案7篇

幼儿园中班开学第一课安全教案7篇

一年级音乐课开学第一课教案5篇

秋季开学安全第一课幼儿园教案及反思6篇

我的一本书作文优质8篇

开心的一天作文8篇

写身边的一个人作文精选8篇

开心的一天作文精选8篇

我的一天650初中作文精选8篇

开心的一天作文优质8篇

难忘的一课教案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15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