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预案的制定需要考虑多种潜在风险和危机,你知道怎样制订一份完美的应急预案吗,以下是发发总结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防中毒应急预案5篇,供大家参考。
防中毒应急预案篇1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食物中毒事件及其危害,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正常秩序,同时提高医疗卫生人员对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能力,有效掌握应急救援程序及方法,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及《食品安全法》的要求,制定本预案。
一、应急处理的组织领导
为强化我院群体性食物中毒应急处置工作的统一领导和指挥,成立医院群体性食物中毒应急处置工作应急领导小组,下设医疗专家小组、管理报告小组、后勤物资保障小组。
1、医院群体性食物中毒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xx
副组长:xx
成员:xx
领导小组的职责是:在上级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负责领导、指挥我院群体性食物中毒应急处置工作,组织实施各项诊疗工作,统一调配全院人力、物力等资源,制定预防控制对策与措施,讨论决定我院防治工作的重大问题与事项。
2、医院群体性食物中毒应急处置医疗专家小组
组长:xx
副组长:xx
成员:xx
专家小组的'职责是:对可疑及确诊病例进行会诊,提出疾病诊断意见和治疗方案,指导医疗救治、医务人员的防护和消毒隔离工作。
3、医院群体性食物中毒信息管理报告小组
组长:xx
副组长:xx
成员:xx
管理报告小组职责:负责监测我院疫情,及时汇总,上报至医院群体性食物中毒防治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同时上报至疾控中心。
4、医院群体性食物中毒防治应急处置后勤物资保障小组
组长:xx
副组长:xx
成员:xx
物资保障小组职责:在本院发生突发事件后,及时提供救治工作需要的相关物资,包括床位、药品、急救设备、生活用品等。
群体性食物中毒应急领导小组及各应急小组成员的手机应24小时开机,院内召集紧急会议及紧急会诊时,在岗人员应在10分钟之内到位。
二、应急处置流程
1、接收三人以上食物中毒患者或病情严重有生命危险食物中毒患者时,即刻通知医务部(工作日)或总值班(夜间、节假日)。
2、医务部或总值班接到通知后,根据具体情况,立刻向分管院长汇报,分管院长向应急领导小组汇报,根据中毒患者人数、病情等情况判断是否启动应急预案,如无须启动,由科室组织力量抢救,必要时由医务部或总值班调动医疗应急队伍参与救治。如需启动应急预案,即刻组织院内力量参与救治。
3、院感办及时汇总食物中毒事件中发病人数及救治情况,上报至医院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同时上报至疾控中心。
4、如人数骤增,由医院群体性食物中毒防治应急处置后勤物资保障小组及时保证床位、药品的供应。3人以上类似食物中毒症状就诊
院感办负责上报信息至应急领导小组和疾控中心医务部或总值班调动应急处置队伍人员参加救治工作。
应急领导小组信息管理小组物资保障小组医疗专家小组启动应急预案无需启动应急预案报告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报告分管院长电话通知医务部,节假日或夜间通知医疗总值班和行政总值班。
防中毒应急预案篇2
为应对突发性天然气泄漏迅速有序地组织和恢复供气,保证用气畅通,促进事故应急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一、天然气泄漏对人体的危害
天然气泄漏时,当空气中的浓度达到25%时,可导致人体缺氧而造成神精系统损害,严重时可表现呼吸麻痹、昏迷、甚至死亡。
二、天然气泄漏的原因和特点
1、天然气泄漏的原因:
(1)阀门垫片损坏,出现裂缝,引起泄漏。
(2)压力表损坏。
(3)管道破裂。
2、天然气泄漏的特点:
天然气是一种易燃易爆气体,具有易燃、可燃气体的双重性,比空气轻。
如发生泄漏能迅速四处扩散,引起人身中毒、燃烧和爆炸。
三、天然气泄漏应急组织机构领导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分管院领导
组员:总务处负责人、学生处负责人、保卫处负责人、餐饮中心负责人、医疗服务中心负责人、餐厅(教工、学生)负责人
四、天然气泄漏的应急处理
在处理天然气泄漏时,应根据其泄漏和燃烧特点,迅速有效地排除险情,避免发生爆炸燃烧事故。在处理天然气泄漏,排除险情的过程中,必须贯彻“先防爆,后排险”的`指导思想,坚持“先控制火源,后制止泄漏”的处理原则,灵活运用关阀断气,堵塞漏点,善后测试的处理措施。
1.处理天然气泄漏的指导:
(1)天然气的性质和泄漏规律:扩散的气体遇到火源即可发生燃烧和爆炸。一旦发生爆炸,将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更大的.灾害。因此,在处理泄漏的过程中,必须坚持防爆重于排险的思想。
由于现场人员走动,铁器摩擦等因素易产生火花,势必造成扩散的天然气燃烧爆炸,不仅排险人员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而且周围的建筑物将遭到毁坏。
(2)设置警戒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严禁车辆通行和禁止一切火源,如禁止开关泄漏区电源。
2.天然气泄漏的处理方法
(1)天然气一旦发生泄漏,排险人员到达现场后,主要任务是关掉阀门,切掉气源,如果是阀门损坏,可用麻袋片缠住漏气处,或用大卡箍堵漏,更换阀门。若是管道破裂,可用木楔子堵漏。
积极抢救人员,让窒息人员立即脱离现场,到户外新鲜空气流通处休息。有条件时应吸氧或接受高压氧舱治疗,出现呼吸停止者应进行人工呼吸,呼吸恢复后,立即转运至附近医院救治。
(2)及时防止燃烧爆炸,迅速排除险情。现场人员应把主要力量放在各种火源的控制方面,为迅速堵漏创造条件。对天然气已经扩散的地方,电器要保持原来的状态,不要随意开或关;对接近扩散区的地方,要切断电源。
(3)用开花水枪对泄漏处进行稀释、降温。
(4)对进入天然气泄漏区的排险人员,严禁穿带钉鞋和化纤衣服,严禁使用金属工具,以免碰撞发生火花或火星。
五、公众安全
1.立即将泄漏区周围至少隔离50米。
2.撤离非指派人员。
3.停留在上风向。
4.不要进入地势低洼地区。
六、着火处置方案
1.小火用干粉灭火器或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2.大火用喷水或喷水雾。
3.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要把盛有可燃气的容器运离火灾现场。
七、急救方面
1.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2.迅速送往急救中心
3.如果患者停止呼吸,应进行人工呼吸
4.如果出现呼吸困难应进行吸氧
5.脱去并隔离受污染的衣服和鞋子
6.保持患者温暖和安静
7.应让医务人员知道事故中涉及的有关物质,并采取自我防护措施。
防中毒应急预案篇3
1、总则
1.1目的
为了有效预防台风、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对城镇燃气设施造成破坏而引发燃气安全事故或燃气供应中断,最大限度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保障安全稳定供气,根据《漳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抗台防汛应急预案》,结合我市燃气行业实际,制定本预案。
1.2、工作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应急处置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大限度地减少台风洪汛等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坚持预防为主,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增强忧患意识,做好应对台风洪汛等自然灾害的各项准备工作;坚持依靠科技,采用先进的监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设施,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加强宣传和培训工作,提高燃气行业自防自救和应对自然灾害的综合能力。
2、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漳州市区范围内因台风、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导致城镇燃气储存、输配、供应环节突发燃气泄露、爆炸、爆燃、火灾、停气等事故的预防和处置工作。
3、组织机构及职责
3.1组织机构
漳州市燃气管理处抗台防汛工作小组
组长:处主任
副组长:支部书记
成员:各科室人员和燃气企业负责人
3.2工作职责
及时传达和贯彻执行市住建局防汛抗灾指挥部的各项决定、指令,检查和报告执行情况;负责燃气行业防台风、暴雨、洪涝工作的部署和指导、检查,敦促燃气企业燃气设施灾害预防、抢险抢修及恢复供气工作。
4、预防和预警机制
4.1预案准备
各燃气企业应制(修)订完善防汛抗灾应急预案。
4.2预防准备
组织做好防台风、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的安全检查,督促各燃气企业备足抢险救灾物资和器材,落实抢险队伍,开展防台风、暴雨、洪涝抢险预案演练,加强防灾宣传工作。
4.3响应级别
按防台风、暴雨、洪涝的严重程度和范围,将响应工作由低到高分为Ⅳ、Ⅲ、Ⅱ、Ⅰ四级。
5、应急响应
5.1防台风响应
5.1.1Ⅳ级响应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为市防指防台风Ⅳ级响应。
市气象台发布台风(强热带风暴、热带风暴)预报,预计未来72小时内可能影响或登陆我市,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6级以上,或者阵风8级以上并可能持续;或者近海出现热带低压,预计未来24小时内可能影响或登陆我市。
应级响应行动:加强值班,密切监视台风发展趋势和风情、雨情、水情、工情,做好上传下达。
5.1.2Ⅲ级响应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为市防指防台风Ⅲ级响应。
市气象台发布台风(强热带风暴、热带风暴)消息或沿海台风(强热带风暴、热带风暴)警报,预计台风(强热带风暴、热带风暴)未来48小时可能或者已经影响我市,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8级以上,或者阵风10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应急响应行动:加强值班,密切注视台风和风暴潮情况,各司其职,做好防台风各项准备工作。通知各燃气企业投入防台风防洪排涝工作。
5.1.3Ⅱ级响应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为市防指防台风Ⅱ级响应。
市气象台发布台风(强台风、强热带风暴)警报,预计近中心最大风力10级以上的台风(强台风、强热带风暴)在未来48小时内将影响或登陆我市;或者预计近中心最大风力8~9级(含9级)的热带风暴未来24小时内将影响或登陆我市。
应急响应行动:立即按照防台风预案,部署落实防台风各项工作,传达省、市防指部署和上级领导指示。加强值班,领导带班。各级防汛责任人立即上岗到位,全面落实各项防御措施。组织各类抢险队伍做好抢险救灾准备工作。组织人员深入各燃气企业,指导检查防台风准备情况,督促其落实各项防御措施,并及时将防御部署情况上报局防汛办。
5.1.4Ⅰ级响应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为市防指防台风Ⅰ级响应。
市气象台发布台风(强台风、强热带风暴)紧急警报,预计近中心最大风力10级以上的台风(强台风、强热带风暴)在24小时内将影响或登陆我市。
应急响应行动:单位责任人上岗到位,指导检查各燃气企业全面落实各项防御措施,发现险情及时处理并报告。组织各方力量,全力投入防抗台风、暴雨、洪水工作。
5.2防暴雨、防洪涝响应
5.2.1Ⅳ级响应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为市防指防暴雨、防洪涝Ⅳ级响应。
(1)市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且暴雨可能对我市造成灾害。
(2)根据水文预报,预计九龙江西溪干流控制站之一发生2~5年一遇(洪水频率值含下限,不含上限,下同)的洪水;或九龙江北溪干流控制站之一发生5~10年一遇(洪水频率值含下限,不含上限,下同)的洪水;或其它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之一发生20~30年一遇的洪水。
(3)中小河流堤防出现险情
应急响应行动:适时启动防御暴雨洪涝预案,部署落实防御暴雨洪涝各项工作,传达贯彻防御暴雨洪水工作精神和上级领导指示。
5.2.2Ⅲ级响应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为市防指防暴雨、防洪涝Ⅲ级响应。
(1)市气象台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且暴雨已经对我市造成较大灾害。
(2)根据水文预报,预计九龙江西溪干流控制站之一发生5~20年一遇的洪水;或九龙江北溪干流控制站之一发生10~20年一遇的洪水;或其它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之一发生30~50年一遇的洪水。
(3)漳州城区发生5年一遇以下内涝。
应急响应行动:启动防御暴雨洪涝预案,及时通知各燃气企业加强安全检查,对可能发生内涝、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区域进行重点防护。
5.2.3Ⅱ级响应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为市防指防暴雨、防洪涝Ⅱ级响应。
(1)根据水文预报,预计九龙江西溪干流控制站或九龙江北溪干流控制站之一发生20~50年一遇的洪水;或其它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之一发生50~100年一遇的洪水。
(2)市气象台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且暴雨已经对我市造成较严重灾害。
(3)漳州城区发生5~10年一遇内涝。
(4)保护漳州市区的防洪堤出现险情。
应急响应行动:启动防御暴雨洪涝预案,指导检查各燃气企业全面落实各项防御措施,重点检查燃气场站中可能发生内涝、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区域的应急处置情况。
5.2.4Ⅰ级响应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为市防指防暴雨、防洪涝Ⅰ级响应。
(1)根据水文预报,预计九龙江西溪干流控制站或九龙江北溪干流控制站之一发生50年一遇以上的洪水;或其它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之一发生100年一遇以上的洪水。
(2)市气象台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且暴雨已经对我市造成较严重灾害。
(3)漳州市区发生10年一遇以上的重大内涝。
(4)保护漳州市区的防洪堤出现严重险情。
应急响应行动: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市防指有关抗洪抢险的重大决策和部署,认真覆行职责,全力组织各燃气企业开展防汛抗洪工作。
6、响应级别调整或终止
当应急响应条件变化时,根据市住建局防汛办指示及时调整防台风、防暴雨、防洪涝应急响应级别;
当应急响应条件消失时,根据局防汛办指示及时宣布终止防台风、防暴雨、防洪涝应急响应。
7、灾后处置
迅速部署落实抢险救灾的各项工作,组织各燃气企业采取有力措施,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秩序,保持稳定供气。同时,认真总结抗灾救灾经验教训,核实、汇总灾情,将抗灾救灾工作情况迅速报告局防汛办。
8、灾情、险情统计、报告
8.1灾情、险情统计
8.1.1组织各燃气企业做好灾情以及因台风、洪涝引发的重大险情、灾情等其他重大突发事件的统计工作,及时了解、掌握全局台风、洪涝灾害的全面灾情、险情信息。
8.1.2处办公室应及时收集、核实、汇总全局台风、洪涝灾害及因台风、洪涝引发的重大险情、灾情等其他重大突发事件。
8.2灾情险情报告
8.2.1灾害发生后,处办公室应及时将台风、洪涝灾情首次统计上报局防汛办,随后每天按规定时间统计上报灾情变化情况,最后灾情情况应在灾害结束后的第二个工作日内核实上报。燃气企业因台风、洪涝引发重大险情、灾情后,企业负责人除按有关事故规定报警(119、110、120)外,应当于1小时内向我处报告。
8.2.2确认有下列情况之一时,立即按有关预案进行处置,并根据相关规定要求把所掌握的情况报告局防汛办。
(1)确认因灾死亡或失踪人口后应在第一时间上报。
(2)确认因台风、洪水引发的特别重大、重大和较大的险情、灾情等其他突发事件发生后,应在第一时间上报。
(3)根据重大灾情、险情等其他重大突发事件的发展及处置情况进行续报,每隔2小时应不少于1次的续报,遇紧急特殊情况时,应随时上报具体情况,直至灾情、险情排除或结束。
(4)重大险情、灾情报告内容:因灾死亡或失踪人口报告内容应包括原因分析、死亡或失踪人口的基本情况等;重大险情报告内容应包括险情发生地的基本情况、险情态势及抢险情况等;重大灾情报告内容包括灾害基本情况、灾害损失情况、抗灾救灾部署和行动情况等。
9、保障措施
9.1值班与通讯联络
接到局防汛办防台风、暴雨、洪涝指令后,立即组织安排24小时值班制度,保证值班电话、值班领导、值班人员手机24小时开通,保持通信畅通。
9.2物资保障
建立防汛抢险救灾物资器材储备和管理制度,加强对物资器材的储备和动态管理,保持各类防汛抢险救灾物资器材得到及时的补充和更新。
10、附则
10.1奖励与责任追究
对在防台风、暴雨、洪涝工作中表现突出,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玩忽职守、不听从指挥、不认真负责或擅离职守并造成严重后果的责任人,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追究责任人的责任,并给予相应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0.2预案解释
本预案由漳州市燃气管理处负责解释,并根据实际情况变化,适时修订本预案。
防中毒应急预案篇4
为贯彻落实卫生部部公安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安全联防联控做好学校食品卫生监督工作的通知》精神,预防学校食物中毒发生,最大限度保护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制定本预案:
i.工作机构
成立学校师生食物中毒应急处理小组
组 长:副 组 长:成 员:日常监察:生活管理中心学生工作处总务处学生会生活部
ii.处理小组职责
1、应急小组组长负责全面工作,平时加强监督管理协调部门之间的工作,一旦发生食物中毒事件,负责组织抢救中毒师生,安排检查现场,调查事件的起因,负责安排善后工作。
2、宝负责日常超市和食堂的食品、食物安全检查工作,并制定管理措施及检查的各项措施,并与市防疫部门联系接受监督。如果发生食物中毒立刻报告,抢救中毒师生,解决善后工作。协助有关人员对超市的食品和食堂的食品展开全面检查。
3、监督组每周实行大检查制度,发现问题,责令限期改正。并不定时进行抽查。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确保师生安全。
4、学生会生活部要每天坚持卫生检查并如实填写记录表,对发现的如饭菜过期、有异味等问题及时报告以便检查整治。
5、生活教师坚持每天的检查制度,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并报告学生工作处 。
Ⅲ、中毒应急预案处理工作程序
1、如发现师生就餐后,集体出现不明病因的肚痛、胸闷、恶心、乏力昏沉、呕吐、水泻等症状,各班主任、值周、值日教师要马上报告医务室、校长办和校长,学校汇总情况怀疑集体中毒后立即启动本应急处理工作预案。
2、在第一时间通知学校有关领导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 。
3、迅速与学校医务室取得联系,采取就地救护。校长或校长办公室组织车辆或拨打急救中心120,就事态情况迅速采取救护措施,及时把中毒严重的`师生送医院进行抢救,确保在第一时间保证师生的生命安全。并迅速与家长联系,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抢救进展情况。
4、由组长负责组织调查事故原因。组织调查询问相关人员,弄清中毒事件起因并采取有效措施把中毒人员控制在最小的范围。配合其他部门进行有效工作,待防疫人员到达后立即提取24小时的留样并进行检查。如怀疑故意投毒,应及时向公安部门报告进行立案侦察。
防中毒应急预案篇5
为了保障全体师生健康地学习与生活,保证学校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促进学校后勤工作的管理和规范,防范食堂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切实有效地降低和控制中毒事故所造成的危害与影响,结合我乡实际情况和有关部门要求、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1、在食品供应过程中或学生用餐时发现食品感官性状可疑或有变质可疑时,经确认后,立即撤收处理该批全部食品,第一时间内通知所有学生停止用餐。
2、在全校范围内树立食品卫生安全意识、时时警惕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班主任发现本班学生就餐后有类似食物中毒可疑病情后,及时报告卫生院,由卫生院医生初步检查确定,做出以下措施:
(1)观察病情,对症处理。
(2)如确定食物中毒,做好以下工作:
1、初步诊断、治疗、护理患病的师生。
2、立即报告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全校进行紧急排除,通知有疑似中毒现象的学生紧急集中校医室进行临时处理,如中毒学生较多,情况紧急,可打120进行送院急救,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抢救措施。
3、立即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4、收集相关病情信息,协助卫生部门进行事件调查、处理。
3、学校主管领导立即指挥抢救工作,协调有关单位和部门的抢救。向局主管部门报告,指挥以下部门工作:
(1)责令食品立即停止食品加工、供应活动。
(2)由校医(后勤处)负责立即向上级卫生部门报告,报告时间间距离发病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
(3)保护好现场,封存一切剩余可疑食物及原料、工具、设备、保护好中毒现场和食品留样,防止人为地破坏现场,等候卫生执法部门处理。
(4)班主任负责协助校医护理患病学生,如发现人数较多,治疗护理在班级进行。对已确定重病师生负责转送医院治疗。
(5)学生处做好师生思想工作,稳定学生情绪;
负责家长的疏导工作;向新闻部门解释工作;协助学校领导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6)卫生室要深入各班级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向患者了解食物中毒的.经过,可疑食品、中毒人数,并预测发展趋势。
(7)后勤处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保障抢救机动车、药品、消毒用品到位,保障抢救中心必须品的供应。
(8)食堂负责人要协助卫生部门作带菌检查和取证工作,按照卫生部门的要求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
防中毒应急预案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