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设计需要考虑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以满足多样化的教学需求,教案不仅是教学的蓝图,更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工具,让每节课都充满活力,下面是发发总结网小编为您分享的盛开的花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盛开的花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巩固对角折、沿虚线折的技能。
2.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3.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
1.《画画玩玩》第14页。
2.剪刀、油画棒。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纸折的鲜花范例,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朵漂亮的花,你们看它是用什么做成的?"(用纸折成的)"这朵花是怎么折出来的呢?你们想不想知道?"2.教师示范讲解花的折法。
教师边出示折好的鲜花范例边说:先看看老师的这朵花是怎么折的。把一张正方形纸有颜色的一面朝下,按照中间最长的这根虚线对折,一个角和对面的另一个角对齐,用手指将折痕抹平,就成了一个三角形,再将三角形底边上的一个角按虚线向中间折,两边一样的折法,这样一朵花就折好了。
3.交代要求,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按照纸上虚线的地方进行翻折,注意把有颜色的一面折在外面,用手指把折痕抹平。
(2)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帮助弱的孩子。
4.总结评价,展示幼儿的'作品。
活动反思:
幼儿在整个活动中,专注度高,思维活跃,表现欲望强,能够大胆、自信地表达创造。在学习过程中,每个孩子都能够充分自主地探索和交流,有良好的对美好事物的感受、审美体验以及同伴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合作的交往能力,通过操作作品的展示,可以看出幼儿的个体水平经验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明显提高,卷、搓、贴技能得到发展。尤其是江天爱小朋友,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创作性地制作花朵,且大胆、自信。
教师在此活动中能充分尊重幼儿意愿、凸显幼儿的主体位置,让孩子们自主尝试、探索,获得认知、能力的发展。对于小班幼儿,能够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用游戏导入、图片观察、谈话讨论、合作创作等方法激发孩子的参与兴趣,鼓励孩子大胆表达,并耐心倾听并给予积极回应和鼓励。在孩子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不干预,不做过多要求,当孩子需要帮助时再给予具体的指导。对于重难点的把握和解决,也能做到主次分明,环节紧凑,使目标达成度高。
最后结束环节因时间因素,评价不全面,没有让每个孩子交流和分享自己的成功体验。
盛开的花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掌握铅笔屑的粘贴方法。
2、培养幼儿对粘贴画的兴趣,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体验创造带来的快乐。
3、让幼儿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活动准备:
范画一幅、铅笔屑若干、8开画纸人手一份、乳胶、棉签、碟子、抹布、剪刀、彩笔、垃圾筐。
活动过程:
1、出示铅笔屑,引入活动。
师:小朋友看这是什么?
师:对,是铅笔屑,老师用铅笔屑粘贴了一幅盛开的鲜花。
2、出示范画,引导幼儿观察。
师:小朋友看,老师粘贴的鲜花,花朵有什么不同?(幼儿发现花朵的花瓣,引导幼儿发现用铅笔屑制作不同的花瓣。)
3、师:如果我们要做一朵漂亮的花,应该按什么步骤来做呢?小朋友之间互相讨论一下吧!
小结:首先要构图,设计画面,然后在铅笔屑的.背面涂上乳胶再粘贴就可以了,最后添画叶子和背景。
4、请幼儿示范粘贴。
师:小朋友你看,这里怎么只有花茎和叶子,没有花呢?我们找一个小朋友来给它贴上吧!幼儿进行粘贴,示范粘贴方法。
(再粘贴过程中,教师及时提醒幼儿粘贴的要求和方法)
5、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及时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幼儿。
6、展评幼儿作品。
盛开的花教案篇3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运用造型元素,描绘出线条流畅、平涂均匀的想象中的鲜花世界。
二、过程与方法:
1、在欣赏中激发联想;
2、在比较中感受小画家的创造性想象。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鲜花的形态美、色彩美、激发学生对生活美的追求。
教学重点
运用造型元素,大胆表现心中花的世界。
教学难点
能从花的形态、色彩特征进行创造性相像。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以花的趣闻引入新课。揭示课题:想象的'鲜花。(1分钟)
二、讲授新课:
1、欣赏各种鲜花的图片。
重点引导学生欣赏花的形态美和色彩美。(2分钟)
2、以音乐歌舞的形式让学生感受花的文化,激发学生联想。(师:刚才我们看到的花五彩缤纷,千姿百态,非常地美,大家能不能把花的美唱出来,表演出来呢?好!全体起立,想象自己是一朵鲜花,可以自由地表演花的形态,全班齐唱《娃哈哈》)(音乐伴唱)(2分钟)
3、小组讨论:想象中的鲜花世界是怎样的?(2分钟)
4、叫各组回答讨论的结果。(4分钟)
5、通过欣赏学生作品激发学生的联想。(采用“欣赏—自学—指导”模式,让学生欣赏同龄人的作品,并通过比较与体验,了解同龄人是如何表现想象中的鲜花,在这一基础上由学生选择借鉴大胆地探索适合自己的表现方法,层层深入,突破难点。)(5分钟)
6、教师示范绘画步骤。(1分钟)
(1)先画出写实的花;
(2)在此基础上展开想象。
三、学生作业,教师巡回辅导。(18分钟)
作业要求:
1、基本要求:
能表现花的形态及色彩特征并进行简单的想象。
2、较高要求:
能自己想象创作的鲜花世界命题或写一句话。
3、个性探究:
创造性地用材料、工具、描绘出独特、与众不同的想象中的鲜花。
四、作业展示,师生共评。(3分钟)
1、作业展示,把学生作业贴到黑板上。
2、师生共评,提供评价要点:
(1)构思奇特,想象丰富。
(2)造型美观色彩鲜艳。
五、归纳总结,完美课堂。(2分钟)
1、学生小结:我学会了什么?(体现教学重难点)
2、教师总结。表扬学生,把学生的兴趣推向高潮。
盛开的花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买鲜花”的问题情境,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3.引导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地进行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计算。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2.引导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地进行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揭题
(一)复习铺垫:(出示题目)
1.计算:
40+6×870-5×4
2.一枝玫瑰花5元,一枝康乃馨3元。
根据上面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二)创设情境,聊天导入
现在已经是春天了,小草发芽了,花儿开了,又是一年新的开始,小刺猬也有了一个新的生意,瞧,它的鲜花店开张啦。(出示教材情景图)
二、扶放结合探究新知
1.让学生观察图片,提问:你能找出哪些数学信息?
2.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刚才我们对花店里的.花的情况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在你能根据图上的数学信息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大家提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如果要解决这个数学问题:
一枝康乃馨比一枝玫瑰花便宜多少元?我们要知道什么条件?
4.针对第一种方法,重点讲述:在一个算式里,如果既有减法,又有除法,要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为什么先算除法,再算减法?(意义上来多说。)重点强调。
5.买一枝菊花和一枝百合花,一共要花多少钱?
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知道哪些条件?
在大部分学生计算好以后,组织汇报。
6.及时总结:
在一个算式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我们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三、反馈矫正落实双基
组织智力大闯关:
第一关:(分男女生比赛)
4+24÷85-8÷4
72÷8-336+81÷9
45+8×480-6×8
指名学生说运算顺序,叫6名学生到黑板上板演。
第二关:森林医生:书上练一练:3题。
第三关:解决问题:书上练一练:1、2题。
四、小结评价布置预习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学会了什么?
盛开的花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手指点画梅花,注意花儿的大小、疏密。
2.培养幼儿养成保持画面整洁干净的良好习惯。
3.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创意绘本,绘画范例大图。
2.梅花的图片若干。
3.调好的白色、黄色、粉红色、红色颜料每组幼儿一份,抹布若干。
【活动过程】
1.展示梅花的图片,提醒幼儿注意观察梅花的形状和颜色。教师对梅花进行简单的介绍。
2.告诉幼儿,今天我们和小猪一起让梅花盛开。教师在绘画大图上示范讲解手指点画梅花的方法。重点示范五个花瓣的画法,及如何用手指蘸色等。
3.教师提出点画要求。教师重点提示:蘸色要适当,把梅花点画在树枝上,注意先从上端树梢点,再点下边的。小心别把颜料弄到衣袖上,手指上的颜料不要往身上抹,保持画面干净。
4.作品展览,互相欣赏讲评。
【活动延伸】
1.学习儿歌《花儿好看我不摘》
公园里,花儿开,
红的红,白的白。
小朋友们都来看,
花儿好看我不摘!
2.可以在美工区里投放点画材料,让幼儿点画出更多更美的花朵。
【活动反思】
从本节活动完成来看,我觉得我预设的两个目标孩子们基本上达到了,此外,本节课还提高了孩子们动手操作能力和审美能力,看着自己的作品,她们高兴的欢呼着、跳跃着。
像这样的活动,孩子们的兴趣很浓,因为是孩子们都很感兴趣的,所以孩子们能在学习中感受快乐。
盛开的花教案5篇相关文章: